重男輕女的父母,從未給過我愛和溫暖,如今竟要我來贍養這個家

重男輕女的父母,從未給過我愛和溫暖,如今竟要我來贍養這個家

近來流行這樣一句話: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童年的噩夢將是一生的陰影,更別說是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了。可能有人會問,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有那麼大嗎?我想,問這句話的人,你們應該是幸福的吧。你們的童年是美好的,你們沒有經歷過父母的偏心,沒有經歷過重男輕女帶來的傷害。

重男輕女的父母,從未給過我愛和溫暖,如今竟要我來贍養這個家

為什麼中國會出現重男輕女的現象呢?現在又不是古代,家裡也沒有皇位需要繼承。只能說,人們心裡還是會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想法,覺得男孩就是比女孩好。以後養老只能靠兒子,畢竟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而女兒在父母眼中究竟算什麼呢?是討債鬼,是賠錢貨,是連累這個家的拖油瓶。這種重男輕女的思想,是在倡導“男尊女卑”的舊權社會中才存在的,卻在這個新興社會依然上演著。

01

只因是女孩,所以就該一味付出嗎?


重男輕女的父母,從未給過我愛和溫暖,如今竟要我來贍養這個家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安家》中,女主房似錦是個雷厲風行的房屋中介。對待工作和下屬認真負責的她,也有著不為人知的令人難以啟齒的“原生家庭”問題存在。

重男輕女的父母,從未給過我愛和溫暖,如今竟要我來贍養這個家

男輕女可以嚴重到什麼地步呢?

在電視劇《安家》中,房似錦母親打電話來張口就向女兒要一百萬,因為弟弟要買房,美名其曰你是姐姐,你要幫助弟弟。無奈付了首付二十萬後,又被母親要挾,要求將剩下長達30年的房貸也替弟弟還了。因為弟弟是早產兒,弟弟體弱多病,

更因為你是姐姐,所以你就要多幫幫他。好像這一切都是做姐姐理所應當應該承擔的。不答應?那就鬧到你工作的地方,去你住的地方門口等著。母親和弟弟的軟硬兼施,讓房似錦再一次在所謂的親情中低下了頭,選擇了妥協。

重男輕女的父母,從未給過我愛和溫暖,如今竟要我來贍養這個家

“重男輕女”的表現只有這些嗎?並不是,很多父母雖然沒有讓自己的女兒輟學打工貼補家用,但在平常生活中卻經常讓女兒感覺到不被重視。為什麼呢?因為好吃的總也輪不到她們,因為時尚流行的衣服從不屬於她們,因為重活累活總是她們的。我同學身邊就有這種母親,買了好吃的零食總是說,回去要藏起來,不給女兒吃,這是兒子的。不必驚訝,這種現象基本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都上演過。更可怕的是,很多父母並不覺得自己重男輕女。他們只是覺得兒子更討自己喜歡一點。

重男輕女的父母,從未給過我愛和溫暖,如今竟要我來贍養這個家

02

我就是不喜歡你,但你依然要贍養這個家。

21世紀20年代,也就是現在。難道還存在“重男輕女”的現象嗎?這種現象當然存在,並且被壓迫的女孩還不少。甚至有些父母只把女兒當做自己的賺錢工具。女兒結婚就向男方獅子大開口,幾十萬的彩禮,房子也要寫上女兒的名字,還要有車。從小到大,

不僅不為女兒著想,還反過來利用女兒,用所謂的親戚來欺騙綁架她,讓她為孃家服務。

重男輕女的父母,從未給過我愛和溫暖,如今竟要我來贍養這個家

對於“重男輕女”這個現象,難道沒有女孩奮起反抗嗎?還記得《都挺好》中的蘇明玉嗎?本來可以上清華北大的她卻因為要減少家裡開支,被迫去上了師範大學。從小便被不公平的對待著。長大後的她終於有能力了,她儘可能的和家裡劃清界限。卻因為母親突然去世,平靜的生活被打亂,一而再再而三地為孃家服務著。

重男輕女的父母,從未給過我愛和溫暖,如今竟要我來贍養這個家

也有想要奮起反抗卻依然爬不出深淵的人。最典型的應該就是《歡樂頌》的樊勝美了吧。獨自一人生活在上海,卻每個月都要往家裡打錢,因為要養父母還要養哥哥和外甥。父親中風想方設法籌錢的是她,哥哥賭博輸了錢想方設法還款的也是她。樊勝美已經逐漸被她的母親所洗腦,她不是沒有想撒手不管過,卻最終因為所謂的家人和親情而不停地被拖進深淵。

重男輕女的父母,從未給過我愛和溫暖,如今竟要我來贍養這個家

03

他再無能再沒用,他依然是我的寶貝兒子。

再來看看那些生長在溫室裡的花朵,從小便被嬌生慣養的男生怎麼樣了呢?這種男生大多都是被養“廢”了。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在家裡是混世魔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可一旦走上社會就會發現自己一無是處。他們總是會有一種謎一樣的自信,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最厲害的人,殊不知出了家門的他們什麼也不是。不過他們一點也不擔心,因為他們的生活會有人幫忙改善的,他清楚地知道,他的父母是不忍心讓自己吃苦的。

重男輕女的父母,從未給過我愛和溫暖,如今竟要我來贍養這個家

重男輕女給被壓榨的女孩又帶來了哪些傷害?那些從小被忽視,被不公平對待的女兒,長大之後要麼是變得敏感而自卑,要麼就是百毒不侵的女強人。因為她們從小受的傷太多了,她們需要擁有一個盔甲來保護自己,她們逼迫自己學會長大,她們告訴自己只要努力就可以擺脫這不幸福的原生家庭。而那些敏感又脆弱的女孩呢?她們會不自覺形成一種“討好型人格”因為不被偏愛的她們渴望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可和關愛,然後來彌補心靈深處的傷害。

重男輕女的父母,從未給過我愛和溫暖,如今竟要我來贍養這個家

04

來到這世界的每一個生命,都應被溫柔對待

每個孩子降臨到這個世上,都是因為愛,每個孩子都應該是天使的存在,而不是因為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遭受著差別對待。楊振武說:“家長既要負責孩子身體的發育,又要負責孩子的心理發育。”

做父母的難道不應該保證自己孩子的身心健康嗎?難道不應該讓自己的孩子在一個充滿愛的氛圍里長大嗎?血緣關係,並不是用來蠶食個人的紐帶,而男女之別,更不是用來區分高低貴賤的標準。

重男輕女的父母,從未給過我愛和溫暖,如今竟要我來贍養這個家

結語

請不要帶著“重男輕女”的思想來對待你的孩子,因為你永遠無法想象那種傷害有多大。既然當初選擇為人父母,那就應該學會一視同仁。


希望那些正在遭受著,曾經遭受過的女孩們,能夠遺忘原生家庭帶給你們的傷害。不是要你們原諒,是希望你們能夠放過自己。希望你們依然愛著父母,只是不再毫無保留,希望你們依然會孝順父母,只是不再竭盡全力。要相信“沒有不可治癒的傷痛,沒有不能結束的沉淪。所有失去的,都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這個世界上,一定有人在愛你,所以你也要好好地愛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