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间相互推诿,甩锅现象愈演愈烈?掌握三招,不再负“重”前行


同事间相互推诿,甩锅现象愈演愈烈?掌握三招,不再负“重”前行

赵静是一家广告公司的活动策划,上周公司接到一个任务,帮助一家教育机构策划一场线上活动,因为赵静工作能力超群,做事也认真负责,于是上级领导便任命赵静为此次项目的负责人,并临时组建了一个10人小组,配合赵静的工作。

本来赵静想着可以借此机会,实现内部跃迁,升职加薪,可是开工后才发现,团队中总有人找各种理由偷懒,导致后期不停地返工,团队整体工作进度被拖慢。一些效率高的员工在偷懒者的影响下,也开始推三阻四、推诿抱怨,这让作为负责人的赵静苦不堪言。

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赵静只能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加班善后,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最终还是没能在规定时间提交方案。老板知道后勃然大怒,在会议上点名批评了赵静,觉得她过度个人英雄主义,没有管理的才能,取消了她负责人的资格。

赵静很委屈,但更多的是困惑和不解。其实,这样的情况在职场中很常见,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是各部门的精英,不仅工作效率高而且质量也有保证,可是大家一起做一个项目时,便会浑水摸鱼,效率低下。

同事间相互推诿,甩锅现象愈演愈烈?掌握三招,不再负“重”前行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心理学上一个著名的效应——社会惰性效应

社会惰性:亦称社会惯性。俄国的毕治杜立夫认为:自然界有惰性物质,人类社会也有惰性现象。社会惰性的表现是:社会成员的消极落后、不愿轻易改变其生活习惯或工作习惯等等。其突出表现特征是:知足、保守、安于现状、对新事物无兴趣、闭关自守、停滞不前等。

一、职场“甩锅”现象产生的原因

职场“甩锅”现象产生的原因本质核心就是害怕承担责任。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责任保证绩效”。“责任”二字对现在的职场人来说,变成了一种严重的心理负担,为什么大家会害怕承担责任呢?

1.害怕失败

每个人都惧怕失败,所以在面对不好的结果时,人们会习惯性的选择逃避、推诿。有的人甚至在事情还没开始时,就因为害怕承担后果而丧失了斗志。

对失败的恐惧是员工丧失责任心的主要原因,职场上,很多人在面对一项任务时,会提前预设结果,害怕失败后遭遇的嘲笑和批评,导致在工作开始之时,就选择了放弃。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鸵鸟心态,遇到危险就把头藏在草堆中,以为别人看不见自己,其实完全是自欺欺人。一味的逃避只会让事情变得越来越负责,因为不管你想不想面对,问题都在那里等着你去解决。

同事间相互推诿,甩锅现象愈演愈烈?掌握三招,不再负“重”前行

2.价值缺失

团队工作时,每个员工的价值不会做单独的计量,公司只会考量整个团队的成绩。这就导致许多员工在合作时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因为在他们眼中,团队协作的情况下,多劳并不意味着可以多得。

这就好像是一个能量守恒定律,单人工作时,价值可以得以体现,付出和收入是成正比的,但是团队协作时,等式便会被打破,付出多得不会有奖励,付出少的却可以坐享其成,久而久之便造成了甩锅现象的产生,每个人都想把自己身上的“责任”分给他人,并且不愿意承担后果。

3.职责不清

很多时候,部门之前的工作内容是相互交错的,久而久之,很容易出现无人负责的“灰色地带”。因为职责不明确,没有人愿意承担多出来的工作,长期的推脱和猜忌,让团队的成员缺乏信任,增加了工作的难度。

就像开篇讲的赵静的案例,如果一开始她就可以清楚的明确每个人的分工,那么团队间的配合就不会是一锅粥的状态。所以,想要避免甩锅现象的发生,就要在一开始重视流程和职责的分配,细化到每个小点,做好SOP。当工作越来越标准化,规范化的时候,同事间的摩擦便会越来越小。

同事间相互推诿,甩锅现象愈演愈烈?掌握三招,不再负“重”前行

二、“甩锅”现象造成的危害

1.投机心理盛行

职场中,一旦人们习惯将过错推卸给他人之时,只会慢慢蚕食自己的责任感,让社会化惰性的作用加重。因为他们觉得“甩锅”没有成本,不仅可以偷懒,还可以避免承担责任和风险。

长久的不良风气只会让你开始产生惰性和投机心理,在工作时浑水摸鱼,最后导致能力下降,团队效率降低,项目的最终失败。

2.团队意识弱化

长期甩锅给他人,会导致团队间的信任感降低,人与人之间不断猜忌,最终矛盾激化,产生冲突。就像开篇讲的赵静,因为团队成员不相互配合,对分工不明确,也没有一个核心的主导,导致彼此之间貌合神离。

当一个团队开始成为一盘散沙时,也就失去了本身的价值,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让团队间才成员分崩离析。

3.优秀员工流失

人是很容易受到他人影响的生物。当你工作时,周围的同事都在聊天、逛淘宝,那么你肯定也很难独善其身。

团队间的合作也是一样,在建立初期,大家都信心满满,想要做出一番事业,可渐渐发现偷懒的人越来越多,同事间相互“甩锅”的现象也变得越来越严重。这种情况之下,对于优秀工作、辛苦付出的人来说就是严重的打击,时间一长,这些优秀的员工便会流失掉。

同事间相互推诿,甩锅现象愈演愈烈?掌握三招,不再负“重”前行

三、如何降低“甩锅”现象造成的危害

1.合理分工,让责任更加明确

想要避免员工相互“甩锅”的现象发生,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明确每个人的分工,具体到每个人,每件事。比如每天工作完成后将进度表发至团队群,一方面利于大家信息共享,了解彼此的进度,一方面也可以互相监督,对标到责任人。

平时工作时,为了避免同事间互相“甩锅”,可以列好3种清单:

  • 需求清单:明确自己的需求,找到需要配合的部门,罗列出需要什么时间、什么场景下需要对方配合,以及配合的内容,尽量做到详细;
  • 执行清单:明确自己的在任务中需要做什么,做好SOP;
  • 核查清单:明确双方共同需要负责的点,再次进行分工,避免遗漏。

2.细化流程,让工作细分到点

到明确好责任之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细化流程,在梳理的过程中查漏补缺,避免无责任人导致的“甩锅”现象。

在工作前,将目标和待办事项用流程图的方式表示出来,让细节更加可视化然后将每一个环节的任务用有限度表示出来,明确团队的目标,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事情上。

流程的细分可以让我们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工作进度以及未完成的待办事项,在被同事甩锅时,便可以有理有据的进行回击,证明自己已经做完了该做的事情。

3.建立制度,让员工更有动力

想要避免团队间“甩锅”的现象,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科学的奖惩制度。对于多数员工而言,收入决定了其工作的付出程度。

团队协作之所以有“甩锅”的现象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分配不均,责任不明导致,只有设置奖惩制度,让优秀的员工不心寒,让懒惰的员工受惩罚,才会从源头上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

同事间相互推诿,甩锅现象愈演愈烈?掌握三招,不再负“重”前行

职场中,难免会遇到同事间相互“甩锅”的现象,作为管理者来说,想要有效避免这一现象,就要做到减少社会惰性,避免职责不清导致的责任缺失。

对于个人而言,当我们无法改变他人的时候,可以从自己出发,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工作时建立具体的执行清单,细化流程,工作时做好证据留存,避免他人“甩锅”。

汇源集团创始人朱新礼说过:“先做人,后做事;会做人,才能做好事。”面对同事间“甩锅”的现象,我们只要努力做好自己,问心无愧便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