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地名的由來是什麼?有哪些故事?

無錫,一個謎一般的地名,總在“無錫”與“有錫”之間徘徊。

無錫的地名最早出現在戰國。據有關史料記載,無錫地名最早來源於楚國春申君黃歇所說“立無錫塘,治無錫湖”。而作為西漢會稽郡26個縣中之一的無錫縣,正式出現是在東漢班固、班昭所著《漢書·地理志》。後世關於無錫建縣歷史。


無錫地名的由來是什麼?有哪些故事?


歷代無錫縣誌所記都以《漢書·地理志》為標準,官方明確記載為西漢高祖五年始置無錫縣。

關於無錫地名的由來,現在能見的最為清晰的記載來自唐朝茶聖陸羽的《惠山寺記》。據《惠山寺記》記載,惠山東峰,即錫山,曾在西周至先秦時期大產鉛錫,到漢代才採盡,故在此建立無錫縣,隸屬於會稽郡。

東漢孝順時期,因聽聞有一樵夫在錫山下看見一碑文寫道: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清。所以順帝遂再次將有錫改名為無錫縣,隸屬於吳郡。陸羽的記載雖然比較清晰,但缺少了新莽時期無錫復改有錫的記錄。王莽執政後曾在全國範圍內大幅度地修改地名,其中有些地名改的是非常無厘頭。比如無錫改名為有錫,就是王莽按照反義詞改地名的一個鮮明例子。


無錫地名的由來是什麼?有哪些故事?


但忽略王莽這個特例就能證明無錫地名的由來確實就是錫山無錫嗎?我們從科學角度來看看。

據有關地質學專家表示,從對地質結構的分析結果來看,無錫地區幾乎沒有生成錫礦的可能。還有學者調查發現,即使是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無錫地區依然能夠找到鉛鋅礦。因為鉛和錫的外表非常相像,所以古代百姓在錫山開採的礦物質很有可能是鉛,而不是代代相傳的錫。

其次坊間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無錫”是一個古越語地名。“無”是發語詞,無實義,而“錫”字因為古越語的消亡,已經無從考證了。


無錫地名的由來是什麼?有哪些故事?


根據不同學科的學者跨領域的研究觀點,“無錫”與江浙地區的其他一些地名的命名邏輯很相似。比如餘杭、姑蘇、夫椒等地名,和無錫一樣,都是屬於齊頭式地名。

這些地名雖然冠首字寫法不同,但古音相近,都是典型的古越語的發語詞,無實義。這類古越語的地名隨著吳越國的移民變遷、歷史消亡,流傳下來的已經不多了。因為和漢語言有所不同,所以後人往往不知所以,望文生義之下很容易造成誤解。

另外,坊間還有一種說法。根據民間傳說,無錫地區自古就很少下雪,所以當地百姓就叫它“無雪”。因為在無錫本地方言中,“無雪”和“無錫”的發音相同,所以“無雪”就慢慢被叫成了“無錫”。

無錫的朋友們還聽過哪些說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