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初五財神文化淺論財富的本質

今日初五,俗稱破五,過年期間又很多禁忌,在過了初五之後,這些禁忌即告解除,故稱“破五”。又稱"潑汙",通常初五,會做一次大掃除,然後把從大年除夕夜開始存留的汙水、垃圾可以全部倒掉清除,叫“送窮”。

初五既是“破五節”,又是店鋪開市和祭財神的日子。商鋪開市,就恢復正常生活了。財神信仰是中國古代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現象。迄今為止,很多地方仍保留著初五迎請財神的習俗,尤其還沒完禁放煙花爆竹之前,每到初五這天,鞭炮陣陣,此起彼伏,一點也不遜色於除夕當天。財神的起源頗為難考,財神的祭祀也因地區不同而不同,一般認為有所謂“正財神”趙公明,“文財神”范蠡,“武財神”關羽,“偏財神”五路神、利市仙官,“準財神”劉海蟾,拜的五路財神,寓意收盡東南西北中五路財。

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天下熙熙皆為利趨,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春節期間,人們最喜歡的拜年詞就是恭喜發財,財源廣進,我想很少有人會拒絕財富,也幾乎沒有人會嫌棄自己的財很多,可是財的本質是什麼呢?首先我們從接財神文化開始淺論財富的本質。

從初五財神文化淺論財富的本質

一、財神的本質是忠義誠信

大家都知道,初五是皆財神的日子,而民間信仰中的財神諸如文財神,趙公明,武財神關羽,皆是仁義,忠信之士。

元明時《三教源流搜神大全》雲:“趙公明,終南山人,頭戴鐵冠,手執鐵鞭,面如黑炭,鬍鬚四張。跨黑虎,授正一玄壇元帥。能驅雷役電,呼風喚雨,除瘟剪瘧,袪病禳災。如遇訟冤伸抑,能解釋公平,買賣求財,宜利合和,無不如意”。

而關公武財神更是忠義精神的化身,關羽一生忠義勇武,堅貞不二,不為金銀財寶所動,最善制煞鎮妖除鬼魅防小人 “關聖帝君”,簡稱“關帝”, 明清時代,關羽極顯,有“武王”、“武聖人”之尊,不但在佛教界擔任了警衛局局長,位居伽藍殿之尊,商賈們更是敬佩關公的忠誠和信義,把關公作為他們發財致富的守護神,奉為武財神!

由此可知,人們祭祀文武財神真正的寓意傳承財神不為金錢利益所動,忠義誠信的正義精神,也是藉由財神的忠義精神在新的一年給自己提個警醒,新的一年,忠義誠信,不被貪利而忘義迷失了自己,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不被忠義,方能積聚真正的財富。

從初五財神文化淺論財富的本質

二、財的本義是才能

提到財,大部分人想到的就是金錢,財等於金錢嗎?在古代財通才字,貝在古代代表財富金錢,才是有才能才幹,財由貝與才共同組成,寓意有才能有才幹就可擁有物質的金錢和財富。

由此可知,財的本質不僅僅是我們常人眼中的金錢,更是我們自己本身所擁有的創造金錢財富的才幹和能力,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臨淵羨魚,不如歸而結網,都是在告訴我們,自己的才幹和才能才是我們真正能掌控的財富。 而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除了我們擁有的才能才幹是我們的財富本質,我們身體本身,一個健康的體魄,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維等等都是我們的財富,由此可知,把財富等同於金錢是有多麼的狹隘。

從初五財神文化淺論財富的本質

三、德財需配位,財的本質是能量

現實中,很多人發大財後立即出現重大災難,或是家散,或是身病,或是牢獄之災,有的甚至橫死,這樣的例子在自己的身邊或多或少都會發現,為什麼呢?德不配位的情況下,擁有過多的物質財富,只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麻煩乃至災禍。

古人云: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為什麼呢?因為財富的本質是能量,作為群經之首的《易經》開篇便言明: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如果一個人德行不厚,自然沒法承載大於他本身德行所能承載的能量,如同讓一隻螞蟻去舉起一隻大象,其結局自然是粉身碎骨。

財富的本質是能量,是維持人日常生存生活所必不可卻的生活物資,由於人的勞動和生產,就有了多餘的能量物質的聚集,為了便於交換,產生出了物與物的交換,到以貝殼為中介的交換,最終發展成了我們當今社會的金錢形式交換,到現在發展起來的手機支付虛擬貨幣的交換,而所有交換的最終實質是能量,而能量的本質是流通和為人所用,所以能量越大則意味著責任越大。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舟大者任重,馬駿者遠馳”。當一個人擁有的財富能量超過了自己日常生活的正常所需,即超過了平均的生活所需之後,應該擔當更多的社會責任,讓剩餘的能量應該更多的讓能量流通起來,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和讓物盡其用,而不是僅僅是囤積,而當我們真正做到責任越大的時候,相對而言的財富也會變得越大。

從初五財神文化淺論財富的本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