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轮式自行35mm高炮列装,导弹遍地的时代,高炮还有用吗?

毛小暖


当然有用了,高炮时间出现早于导弹已经在战争中被证实有效,在喷气式战机出现之前由于飞机飞行高度、飞行速度较低,基于直瞄硬杀伤的高炮命中概率还是相当高的。比如二战中最有名的德国88毫米高炮,在战争期间就曾打的盟军空军一片哀嚎,高炮以弹雨的数量优势取胜,就算瞄的不是太准在弹幕下总有命中概率。

这是被高炮命中的B-24轰炸机,已经算皮糙肉厚的机型了被打中一样没戏。

在弹幕中飞行的盟军轰炸机,闪中星星点点都是高炮、高射机枪,这么密集的弹雨就算当场没打直来等回去一看就知道会有满身弹孔。

到了越南战争期间地空导弹应用一下子变的很广,由于技术的成熟命中率也相应的提高很多,但这并不意味着高炮将消失。于是就有了萨姆地空导弹和高炮并列的战法,两者在越南战争期间都取得不俗的成绩。

随着中低空战机、直升机大量在战场使用,再加上导弹成本必定高于炮弹,传统高炮也有了炮瞄(火控)雷达的辅助可以实现自动化跟踪射击。因此,高炮有了车载以及弹炮合一系统,首先机动性得到满足可以野战部署,其次由于弹炮合一可以在火力上做到互补。对于世界各国而言都有类似风格的轮式自行高炮(或弹炮合一系统),这是实战需求所以不存在跟导弹冲突的问题,我军列装自行35mm高炮也是相当正常的。


河东三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打个非常不恰当的比方。

美国有个宣传片,让年轻男女防止艾滋病。

有句口号就是让年轻男女一定随身带着避孕套:宁可带着用不到,也不能要用的时候找不到。

小口径高炮的意义就是这样。

以我国的35毫米高炮为例,雷达最大搜索距离可达20公里,配备敌我识别能力,可在静止和行进间不间断对空监视,并将捕捉到的信号自动传输给跟踪雷达。

火炮有效射距4,000米,有效射高3,000米。

单门射速为550发/分钟,两门可以每分钟发射1000发以上,当然是理论射速。

由此,35毫米高炮会形成3到4公里内的近距离防御火力圈。

它可以有效对抗无人机、直升机、攻击机,甚至可以平射打击敌人装甲目标。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近距离防空导弹是有最小射程的。

过于近的距离,导弹是达不到的。

比如我军的飞弩便携式防空导弹,最低射高也有500米。

如果再低,导弹是无法攻击的,等于不设防了。

同时,近距离防空导弹很多是采用红外制导。这种制导方式比较容易受到干扰,导致失效。

而高炮除非雷达瘫痪,一般不会受到影响,时刻都可以作战,是最稳定的近距离防空武器。

所以,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小口径防空高炮,相反中大口径高炮基本都被淘汰。

目前国外已经开始逐步废除单纯的小口径高炮,而是开始同防空导弹混编。

我军35毫米高炮也预留了导弹位置,可以安装多枚防空导弹。

这主要是高炮的射程还是有限。

而现代化的空中攻击武器,比如反坦克导弹之内,射程都超过高炮的火力范围。

所以,配备导弹几乎是必须的。即便是飞弩导弹射程可以达到6公里,比高炮大了很多。


萨沙


其实陆军高射炮的作用就相当于海军舰艇上近防炮的作用,也是末段防御的最后一环。一般来说,高射炮用于拦截制导炸弹,火箭弹等低价值目标比较合适,也可以在末段拦截巡航导弹。但是对于战斗机,武装直升机,弹道导弹就无能为力了。在防空导弹有最低射程和最小射高的今天,自行高射炮还是有很大作用的,用于弥补防空导弹的拦截盲区最为合适不过了。


我国双35毫米自行高射炮的射程为0-4千米,射高为0-3千米,射速500发/分钟,配备的搜索雷达探测距离为20千米。

再来看一下,我国各型防空导弹的最小射程和射高,红旗-16防空导弹的最小射高为10米,最小射程为1500米。红旗-7防空导弹的最低射高为600米,红旗-9防空导弹的最低射高为25米,最小射程为7千米。由此可知,现役防空导弹的最低射高都在10米以上,最小射程也只有1.5千米。也就是说,在10米以下,1.5千米以内的圆柱形空域都是防空导弹的拦截盲区,如果说没有自行高射炮,那么盲区的空域又该交由什么防空系统来防御呢?



所以说,自行高射炮还是有很大作用的,其作为对空防御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不可或缺的。只不过现在很多国家都在淘汰单纯的高射炮,而是以弹炮结合的新型防空系统来取代高射炮。弹炮结合系统既具有防空导弹的拦截精度,又具有高射炮的拦截密集度,将导弹和速射炮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优势互补,在拦截目标时显得游刃有余。


毕竟不是所有的空袭都会用价值连城的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像是激光制导炸弹,无制导炸弹还是有很大的应用范围的。也只有美国有那个财力只使用巡航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以及空地导弹,而其他国家大多还是使用无制导炸弹的。如果说,面对的是无制导的普通炸弹或者精确制导炸弹,使用防空导弹进行拦截时,就显得效费比太低了。一枚防空导弹拦截一枚炸弹,那得耗费多少导弹。而这类目标没有机动能力,使用高射炮拦截时也比较容易。

另外,针对超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时,高射炮的作用也比较大。防空系统受导弹的最低射高和射程,以及雷达对超低空飞行器探测距离的限制,或许当巡航导弹来临时还没有发现,或者发现了却达不到拦截的条件。这时就得由高射炮出面了,发射密集的弹幕展开拦截。
其实,随着激光武器的发展,大可以研制出激光,导弹,速射炮相结合的三位近防系统。将三种武器的优点集成到一台车上,同一进行目标的搜索和攻击。防空导弹进行第一波次等我拦截,激光武器进行第二波次的拦截,高射炮进行最后波次的拦截,这样就可以形成三层立体的防御体系。(图片来自网络)


江山何沉


在旅级野战防空体系之下,双35mm自行高炮在实际使用中的性价比要远高于防空导弹,且对于一些高速末端的拦截效率也要略比防空导弹更好一些,同时对于班队作战的后勤补给也能减轻不少的压力,何来没用之说,并不是导弹能够解决一切问题。

解放军师承苏联,对于野战防空历来就比较重视,初步构建了弹炮一体、射高全覆盖、射程相衔接的野战防空体系。单纯的就轮式双35mm自行高炮来讲,其相比传统的履带式自行高炮系统,轮式最大的特色就是提升该型装备的野战伴随作战能力,其凭借机动优势能够实现伴随装甲集群高速突击作战,对于我军当前打造的轮式轻中型合成旅具有重大意义,能够显著的提升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

我们都知道,防空作战由点防御和面防御两部分组成。在野战防空系统的应用中,通常类似红旗-16这种中程防空导弹系统一般隶属于战役军团,主要用于要点地域的防空遮蔽任务,类似红旗-17、红旗-7等这类自行防空导弹系统,对重要的战场节点进行机动防御,与红旗-16构成一套全覆盖的对空遮蔽网络。

防空大网拉成之后,主要用于抗击一些高价值目标,诸如敌军前线支援飞机、巡航导弹、精确制导弹药等,但是从射距上来看,防空导弹的射程、射高每一个型号都有相对固定的一个范围,尤其是体现在最低射高上,像红旗-16这种中程导弹射程可达50公里,射高在15-20000米之间,红旗-7射程略近一些只有20来公里,射高也大致相差不多,这就突出了野战防空体系的一个巨大的漏洞,那就是低于10米射高的目标导弹很难有效进行拦截,这时就需要传统的火炮来弥补了。

现代随着导弹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高炮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但是介于20-35mm之间的小口径火炮在世界各国却得到保留,英美等传统军事强国亦是如此。小口径火炮相对大口径火炮具有射速高等特点,能够满足当前的空防需求,尤其是在末端拦截时效果尤为明显,这也是自行高炮恩宠不减的核心原因,它的存在填补了野战防空体系末端拦截的最后一块短板。


再来看看使用性价比。野战防空相较国土防空拦截的目标种类更加多样化,这就带来一个很直接的性价比问题,以色列用上百万美元一发的铁穹拦截弹拦截一枚几百上千块就可以制造出来的火箭弹,性价比如何只有以色列人自己清楚。在野战防空中亦是同样的道理,导弹拦截一些高价值目标,诸如巡航导弹、作战飞机性价比确实不错,但是让其拦截一些简单制导的远程火箭弹或者航弹,尤其是数量比较多的情况下,导弹拦截的成本顿时飙升,同时对于一些小型无人机变态的飞行轨迹和速度,导弹的拦截成功率也是一个问题。

一枚导弹便宜点几十万美元,贵点上百万美元,大规模抗击几千块的传统弹药,这个消耗不是所有国家都能承受的,即是不差钱也不是这么个造法;高炮就不同了,尽管使用的编成弹药相比传统弹药造价也不低,但是相比导弹就很廉价了,比较适合大规模抗击作战应用。

另外防空系统一套的载弹最多也就是8枚,一波抗击完进行补充中间有一个时间空挡,在这个重新装填的时间空挡期内,一旦敌军发动攻击,防空导弹系统多少显得的有些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但是自行高炮就不同了,重新装填弹药的速度比防空导弹快了几十倍,几乎可以忽略这个时间空挡。最主要的是自行高炮可以伴随装甲集群突击作战,除了对空实时掩护之外,必要时还可以进行平射,对地面的目标进行压制,能够很好的协同装甲部队作战,还可以一定程度保证自身的安全,这些优势是作战所需,而防空导弹所不具备的。

因此,导弹再如何遍地开花,但是大量的使用导弹对于性价比、后勤补给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不差钱,也经不起如此铺张浪费,一发导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元就没了,但是自行高炮虽然造价不菲,但是作战使用性价比相比防空导弹要好得多,在作战使用上也更加灵活,所以说高炮无用,只是眼光太浅薄,败家玩意。


鹰鸽分析


纸上的宣仔,为您解答。

不论是双35自行高炮还是单管35mm自行高炮,都旅级单位是野战伴随防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你如果细心点就会发现,今天这个时代,各主要军事强国里大口径高炮已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只有小口径高炮还在用。所以导弹遍地的时代其实是淘汰了大口径高炮。而小口径高炮是最后5公里的末端防御网的核心力量,用于拦截敌方的直升机,低速固定翼飞机,无人机,空对地导弹,巡航导弹等目标。在这个范围下,短程导弹和小口径高炮的防御效果其实是差不多的,但是小口径高炮显然效费比更高。比如,对付一个低速无人机目标,小口径高炮只需要一个短点射,运气好的话首发命中都不是问题。而如果用导弹,怎么着也得打出一颗出去。其实自行高炮本身并不便宜,上的火控系统和雷达部分,导弹发射车和自行高炮是都要有的,这方面省不了钱;但是一枚导弹和几十发炮弹比哪个更贵?显然还是导弹贵。

我军新型PGL12 单管35mm轮式自行高炮


当然了,自行高炮和近程导弹相比,它的射程有很大的劣势。比如我们的PGZ09双35高炮只有4000米的斜距射程,中高空飞行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够不到,对付拥有10公里以上射程空对地导弹的武装直升机和攻击机也显得过于短手;所以现在的重型合成旅是将PGZ09和红旗-17混编到防空营下,并配有便携式防空导弹。PGZ09和红旗-17火控和行走机构都十分先进,可以在行进间打击目标,是伴随防空的绝佳组合,可以为合成旅撑起半径10公里的铁幕;没有PGZ09的单位用PCZ-04A弹炮合一系统也能凑合。次一点的中型旅则用的是红旗-7和PGL12 单管35mm防空炮或者干脆用牵引式双35mm炮。旅级再往上就是集团军,集团军一级的防空旅就不可能见到高炮了,用的是40km以上射程的红旗-16。

PGZ09 双管35mm自行高炮

红旗-17/道尔M与PGZ09式自行高炮撑起了重型旅的野战伴随防空

PGL12 和红旗-7撑起中型旅野战伴随防空


纸上的宣仔


现在在各国大部分的陆军都列装有自行高炮,而且自行高炮的价格比主战坦克还要贵,价格通常是主战坦克的两倍左右。那么在这个导弹遍地的时代高炮还有用吗?依靠人工装弹和瞄准射击的牵引式高炮可能作用不是很大,但是自行高炮却可以在这个导弹横行的年代独树一帜,对,它有一项技能所有导弹都不能完成的,那就是与装甲对,一起行进间作战进行野战伴随防空,而这就是它唯一的优势。




其实无论是中层进程还是远程防空,陆军的野战防空主要还是依靠导弹来完成,但是这些导弹都不能伴随装甲部队行进间作战,而且导弹的机动部署是要时间的,而且雷达和导弹也是有射击盲区的,所以在4公里内这个范围内就有可能存在着空隙,所以为了百分百的保护装甲部队的安全,自行高炮就有存在的价值。更何况自行高炮除了拥有两套雷达系统以外,还有没有传统的光学瞄准系统,一旦敌人采取电子压制的战术,雷达哪怕是没肝药或者死机几秒钟那么装甲部队都有可能会被摧毁。



其实陆军的野战防空主力还是这些防空导弹

而在官方的宣传当中,无论是海军的舰艇和空军的飞机都很喜欢打火箭弹进行表演,而陆军除了除了打炮弹以外,也很喜欢打防人员牵引式高炮,不过导弹时代,依靠人工装填和瞄准的高射炮,用途并不是很大,但也不是没有用,特别是前面强调的一旦敌军采取电子压制传统高炮就可以发挥作用,而对于低空目标来说这些高炮组成的防空火力网也是它们难以逾越的障碍,可以作为二线防空部队作为备用,不过这样的布置这种多用于要地防空。自行高炮主要的作用还是野战伴随防空。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现代防空作战当中,主要使用防空导弹,高炮的地位虽然有所下降,但并没有被淘汰,主要原因就在于,高炮也有自己的特点,使用成本较低,消耗的炮弹很便宜,导弹一枚少说几万美元的问题,且高炮不怕电子干扰,在许多情况下当导弹无法使用时,高炮还能发挥正常的作用。

这一点在目前的电子技术兴起的今天还是相当重要的,更重要的在于,目前的高炮还可以在战斗中发挥其他作用,比如:进行平射,参与地面作战等等,这一方面的价值从最近的实战来看,非常的有价值,多用途性是导弹是无法比拟的,在技术现代技术的进步下,高炮的使用空间也正在提高,像新一代的制导炮弹技术,让高炮对目标的打击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也因此高炮还有存在与发展的机会,还不可能被完全淘汰掉。


麦田军事观察


高炮在如今的现代战争中依然有用,因为防空导弹等武器的使用成本太高,对比之下高炮就便宜多了,而且实战中也确实需要高炮作为最后一层来构建完整的防空体系。 防空导弹系统虽然攻击效果好,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高昂的使用成本,比如一发海麻雀近程防空导弹都需要近1000万美元/枚,更何况中远程防空导弹了。但是相比之下高炮就要便宜多了,炮弹的价格和导弹的价格几乎是天壤之别。因此高炮的价格优势是让其至今装备在多个军队的重要原因。

然后就是实战需要,实战中的防空体系是多个层次的,而高炮负责的就是最后一层,一般用于对付在数公里之内的目标。相对于导弹,高炮的反应速度更快,在较近距离上能够更快做出反应,而现代战争中战机普遍具有极高的飞行速度,而且超低空突防也极为常见,所以让高炮来担任最后一层防空作战的任务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而且如今的很多高炮也不是之前简单的依靠人力操作的高炮了,其已经整合了自行底盘、雷达、防空导弹等装备,综合作战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同时,高炮在城市作战等特殊环境中也有很大的作用,比如俄军在车臣战争中就利用Zsu-23-4自行高炮协同装甲部队和步兵清缴车臣武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战争之王


导弹的种类很多,对地攻击的主要是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弹道导弹末端速度快很难防,主要防巡航导弹,因为巡航导弹射程远、速度低、成本低,也是用得最多的。现在自行高炮由雷达制导,防巡航导弹还是有效的,人工瞄准的不行。防导弹高炮不是主要的,高炮是最后一道,打漏网的,象55舰上的1130作用一样的,远射程的还有几道防空导弹拦截。


阿牛china2016


当然有用,现在高炮是用来打导弹的,装甲部队最后道铁裤衩

如果让以色列人选择他最痛恨的防空系统,人家肯定会选择俄罗斯的铠甲-S1弹炮合一近防武器系统,因为这是拦截以色列对叙利亚发射导弹最多的武器系统。

自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以色列对叙利亚进行了将近200次的空袭,大部分都是采用战斗机防区外打击战术,在叙利亚领空外发射空射巡航导弹进行外科手术式打击。这种方式可以确保自身战机的安全,但有将近七成的空射武器被叙利亚拦截或偏离目标,而其中最大祸首就是铠甲-S1弹炮合一近防系统。


以色列空袭叙利亚使用最多的武器,黛利拉空射巡航导弹

巡航导弹本身体积小,又多采用贴地飞行模式,所以很难在远距离发现和摧毁。而防空导弹价格昂贵,像毕竟便宜的一枚山毛榉导弹都要差不多45万美元,还不一定能够拦截中。相比较下,高炮炮弹就要便宜多了,虽然射程近,但是现代火控加持下,对付弹道轨迹固定的巡航导弹来说,可以保证极高的命中率。


我国的双35高炮,更是采用现在国际流行的AHEAD可编程引信技术,炮口设置感应线圈,可以测算每发炮弹初速,再计算炮弹到达目标前所需要的时间,设置炮弹爆炸时间,让炮弹在目标前爆炸形成杀伤弹幕,成倍放大拦截效率。
AHEAD技术图解

在目前防区外打击技术越来越盛行的今天,高炮的重要性非旦没有降低,反而更加突出。虽然其射程近,但是反应快、拦截效率高、成本低,是摧毁拦截敌方来袭巡航武器的最佳选择,是陆军最可靠的“铁裤衩”和“最后道防线”。



并且高炮的高射速和高射角,在反步兵,打击非重装甲目标时是极好的武器选择。美军在曹县战争时就大量使用小口径高炮的弹幕进行火力封锁;苏军在阿富汗使用小口径高炮来对付躲在树丛或岩石堆里的狙击手;俄军在攻打格罗兹尼巷战时用高炮封锁街道两侧高层建筑,都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
前苏联经典自行高炮“石勒喀河”还有个称号,“巷战之王”,字面意思自己体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