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團的降薪計劃,疫情之下的中小企業該如何自保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6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導讀:

這兩天,一份關於上汽集團旗下上汽大通汽車的降薪方案文件在全網流傳,文件顯示,上汽大通將自3月起下調員工月績效獎金髮放比例。根據方案顯示,上汽大通佔工資35%的績效獎金從3月份起將進行“打折扣”,級別越高折扣也越高。

上汽集團的降薪計劃,疫情之下的中小企業該如何自保

3月5日下午,上汽集團乘用車公司緊急開會,口頭通知了乘用車公司薪資調整安排,大致包括:

1、高級經理以下減發百分之七十五的績效工資,高級經理及以上全部減發;

2、減發時效為三月到六月,後續視公司經營情況再定;

3、績效獎金與公司經營狀況強相關;

4、居家辦公,隔離觀察的按天扣發用車補貼。

一位上汽乘用車公司員工告訴36氪,“績效工資減發75%相當於整體工資減少15%。

降薪15%、取消年休假補貼、高溫補貼標準降低、其他福利降低...在疫情的衝擊下,上汽率先“降薪求生”!

為什麼上汽能在特殊時期降薪?

1、降的不是固定薪酬,而是績效工資和福利性支出,於情於法都是合理的。

2、汽車行業業績下滑,公司績效受影響,員工績效工資肯定受影響。

3、構建了相對完善的績效管理制度,員工工資中含績效工資,特殊時期有條件和理由降薪,讓企業和員工共克時艱。而非固定薪酬鐵板一塊,目前階段會很被動。

上汽集團的降薪計劃,疫情之下的中小企業該如何自保

企業實行績效評價、發放績效工資的現實狀況?

1、紮紮實實做形式,表面上在做績效,但薪酬幾乎不變。因為績效評價充斥著主觀判斷,結果缺乏數據、評價漏洞百出、績效激勵性差等。

2、只強調公司想要的績效,忽視了員工想要的薪酬,兩者沒有做到高度融合。傳統的KPI考核、目標考核僅強調公司的業績目標需求,沒有從順應人性的角度對接上有效的激勵,最終績效結果差,員工工資下降,雙輸局面。

3、沒有選擇好的績效管理機制。選擇好的、適合的績效管理機制,企業的績效管理幾乎成功了一半。傳統的績效評價模式確實忽視了企業弱勢群體,那就是員工的聲音。員工需要激勵,中國員工不怕付出,如果一味地強調考核,而鮮有激勵,員工一定會用腳投票。績效管理這個業績加速器是會失效的。

中小企業如何設計激勵薪酬?加薪不增加企業成本?

KSF全績效薪酬模式

舉例

上汽集團的降薪計劃,疫情之下的中小企業該如何自保

這種薪酬模式有這樣幾種特點:

1、大彈性、寬幅:定量薪酬講求的是穩定,變量薪酬追求的是激勵。變量越大,彈性就越大,激勵性就越強。因此,KSF要求從原來的固定薪酬(或底薪)中拿取不低於50%的部分用於寬帶激勵設計,通常比例鎖定在60-80%。

2、高績效高薪酬:員工創造的越多,獲得的回報就應該越高。多勞多得,才符合人性需求及市場規則。企業不要擔心員工的收入高了,而是要致力於一手提高員工的收入,另一手促進員工創造高價值、高績效。相比而言,員工收入高穩定性就強、對公司的認同度與歸屬感也會得到改善。

3、利益趨同:在傳統模式之下,員工與老闆的利益通常是矛盾的。員工工資屬於管理成本,工資水平走高人力成本就會上升,而企業利潤就會下降,因此,老闆內心不太願意增加員工工資。而KSF認為員工工資應該屬於資本,員工是來創造價值的,根據自己的貢獻獲得相應的收益。所以,KSF模式的追求結果是:員工收入越高,企業賺的就應該越多。只有員工與企業的利益實現趨同,思維才能統一,目標才能真正一致。

4、激勵短期化:激勵設計有兩種傾向,一是短期化,即月度;二是長期化,即三年以上。不過,任何激勵設計都不能忽視短期化的趨勢。沒有努力的現在,何談美好的未來。所以,KSF倡導的就是先做好月度激勵,再擴展到年度及長期。

5、管理者轉向為經營者:管理者做事,經營者做價值和結果。管理者管人,經營者要經營人。管理者為老闆打工,經營者必須為自己幹、團隊一起幹。管理者只關注自己的收入,經營者必須創造價值和增值。管理者的起點是先得到,經營者的起點是先付出。KSF認為,管理者關心自己的收入卻在為別人幹,經營者關心績效和結果但為自己幹,企業應該讓更多的管理者轉變成為經營者,貢獻更高的價值就能獲得更多的分享。

總結

KSF增值加薪、PPV產值計薪,加薪卻不增加企業成本。通過機制,激發員工潛能、提升人效、讓管理者關注經營結果,讓員工自己為自己幹,實現企業增利、員工漲薪的目的。

全國最實用、最快效、獨創的“KSF薪酬全績效模式 、PPV量化薪酬模式”如何系統地設計、落地?

★《全優績效》——最適合本土企業的兩大創新績效模式大揭秘,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獲取績效學習視頻,瞭解《全優績效》一書

本書提供讓員工加薪、卻不增加企業運營成本的績效管理方案。

一本讓員工自動自發、拼命工作的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