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而亡,英國戰略變動而死,第二第三代垂直起降戰鬥機

海鷂戰鬥機垂直起飛時,作戰半徑低僅有98公里,是和鐵匠戰鬥機一樣的只能保衛航母桅杆的和平鴿。

但是說一千道一萬,英國皇家海軍雖然對海鷂不滿意,至少海鷂戰鬥機發展的鬱鬱蔥蔥,美國海軍陸戰隊,英國皇家海軍,印度海軍,意大利海軍,西班牙海軍,泰國海軍等都有采購,時至今日,海鷂依舊活躍於美國兩棲攻擊艦的甲板上,依舊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主力戰鬥機。

雅克38鐵匠戰鬥機服役時間是1976年到1980年代中期,大致的服役時間為15年左右,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到1991年在陸地使用狀態1991年後正式封存。

蘇聯解體而亡,英國戰略變動而死,第二第三代垂直起降戰鬥機


雅克38戰鬥機共計建造了143架,後續建造了50架雅克38m,墜毀38架,無人死亡,雅克38戰鬥機在其服役歷程當中備受抨擊。航母桅杆保衛者,和平鴿,寡婦製造者等等一系列的惡名,但是至少這兩級垂直起降的戰鬥機,他們曾經翱翔於天空,曾經搭載於航母,曾經宣揚國威於四方

但是第二代垂直起降戰鬥機呢?再怎麼搜腸刮肚,也只能想到一個那就是蘇聯的雅克141,

但是蘇聯的垂直起降戰鬥機計劃,不僅僅是雅克141

紅海軍的絕唱,第二代垂直起降戰鬥機——雅克141

雅克-141戰鬥機,雅科夫列夫設計局1975年開始設計工作,1987年首飛。

而雅克38戰鬥機真正的首飛時間應當算作1971年,並於1973年在莫斯科號直升機航母上實行垂直起降,1976年雅克38伴隨基輔號出現在地中海(蘇聯海軍的保密制度非常的強,所以說蘇聯海軍艦載機的具體時間點會有一些疑問)

也就是說,在雅克38鐵匠在磕磕絆絆的發展的時候,雅克141就已經開始了研製,並穩步推進當中。

因為蘇聯海軍非常明確,雅克38僅僅是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而雅克141是實現蘇聯海軍質變的艦載戰鬥機。

蘇聯解體而亡,英國戰略變動而死,第二第三代垂直起降戰鬥機


作為唯一擁有實體機的第二或者第三代垂直起降戰鬥機

雅克141於1987年首飛。

採用了升力發動機加升力巡航發動機佈局。

長度18.36米

翼展10.1米(摺疊後為5.9米)

高度5.00米

機翼面積31.7平方米

空重1165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19500千克

動力裝置1臺R-79V-300加力發動機

圖曼斯基設計局研發的R79發動機,最大加力推力約15.5噸不加力推力8.94噸。

座艙後部機身串列安裝2臺圖曼斯基設計局研製的RD-41升力發動機,單臺推力為4.25噸,也就是說這兩臺發動機能夠給雅克141提供整整8.5噸的升力推力,單臺推力41.68千牛(4250千克)而且這款發動機的推出率也很高,發動機重量僅290千克,卻能提供4.25噸的推力,1:14的推重比。

當然了,隨之而來的就是非常糟糕的發動機壽命以及非常糟糕的油耗問題。

但是升力發動機它需要作用的時間,僅僅是在降落時,這個問題雖然說有點尷尬,但是還可以接受

因為升力發動機性質特殊,需要的工作時間,僅僅是起飛時間及降落時間,因此極度壓榨發動機的潛力,壽命短點就短點,200夠用。

雅克141戰鬥機短距起飛時,尾噴旋轉65度,升力發動機啟動,兩者全部進入加力狀態滑跑5米後就可以起飛,這個滑跑距離就是單純的意思一下

在降落時,發動機噴口偏轉為95度,升力發動機啟動,同時一部分高壓燃氣被傳送到翼尖以及尾部的噴嘴。因此最大推力下降到14噸左右,兩臺升力發動機不受影響。

也就是說雅克141最大垂直降落重量理論上來說能夠達到22噸左右

最大飛行速度1.7馬赫實用升限15,500米。

在垂直起飛時的航程為1400千米,戰鬥半徑在500千米左右、

當短距起飛並攜帶副油箱時,最大航程為2100千米,作戰半徑在800千米左右

一個冷知識,雅克141的兩個升力發動機加起來能夠提供8.5噸的升力,主發動機能夠提供15噸的推力,就算考慮到發動機燃氣傳輸到高壓燃氣噴嘴導致的升力下降,以及二次吸入廢氣導致的功率下降,即便如此至少也能提供12噸的升力,也就是說,加起來能夠提供20噸的升力,而他的最大起飛重量才19.5噸......空重是11.65噸,也就是說能夠攜帶總計約8噸左右的油和彈。

滿載起飛的情況下推重比直奔1.1....

蘇聯解體而亡,英國戰略變動而死,第二第三代垂直起降戰鬥機

F-35B垂直起飛時,F135-PW-600渦扇發動機能通過尾噴管產生7.1噸垂直升力,通過通過傳動軸驅動升力風扇產生9噸垂直升力,再加上翼根滾轉噴管也能產生1600千克升力,總升力為17.7噸。沒有雅克141的該,F-35B空重14.7噸,垂直起飛重量為16.8噸。

122米的短距滑跑,起飛重量就能大幅增加到22.7噸,再遠點滑跑,最多能夠達到27。

對比一下蘇聯的最大垂直起飛推力20+,最大起飛重量才19.5的雅克141.

丟人

只能說,為啥雅克141最大起飛重量低,不是因為垂直起飛的拖後腿,而是因為機翼太小...

哪怕一個升力發動機出現故障,也能保證正常起飛

只能說蘇聯人真的是被雅克38給坑怕了。實在是難以接受雅克38和平保衛者了。

雅克141的各項數據都不錯,雷達也能看出去,最大起飛重量雖然說有點低吧,但是面對雄貓和大黃蜂不是沒有還手之利,至少稱得上一款能用的艦載戰鬥機。

只可惜,1991年蘇聯解體,基本上已經設計完畢,而且成功渡過了原型機階段的雅克141夭折。

雅克141的後續型號雅克141m自然也就沒有了下文

雅克141的升級版雅克141M/雅克43/雅克143(內在差距可以忽略,就是su27和su30的關係,可以按照改進型命名,也可以擁有新的命名)

蘇聯解體而亡,英國戰略變動而死,第二第三代垂直起降戰鬥機

整體來說無論是雅克141m還是雅克143再或者雅克43

他們三個其實都是雅克141戰鬥機的深度改進型,在雅克141戰鬥機的基礎上,趁著還沒有大規模量產,對其進行隱身化修形,增大機翼面積,機翼偏向梯形翼模式,,整體來說這個改造比較接近於f15SE。擁有了一定的隱身能力,但是其隱身能力根本無法和隱身戰鬥機比較,只能說是能夠削減rcs,增大發現難度,對於垂直起降戰鬥機而言,還能夠彌補一部分軟肋。算是三代半的垂直起飛戰鬥機了。

蘇聯解體而亡,英國戰略變動而死,第二第三代垂直起降戰鬥機

雅克143戰鬥機相比雅克141整體來說,動力更換成了圖160同款的nk-32發動機(胖點就胖點,影響不大)

直徑:1460MM,最大推力25噸,常規推力13.72噸,

f-135直徑1.13米,只能說如果雅克143真的出來怕是比肥電還要胖

但是雅克143或者雅克43戰鬥機是在蘇聯解體以後才提出的雅克列夫設計局的自救計劃,所以選擇已有貨架技術,拼湊出來的產品,但是蘇聯已經解體了,這個計劃再好又有什麼用呢?當年的雅克列夫設計局希望通過雅克43戰鬥機起死回生,在那個年代,雅克43真的複議的話,那就是開創了一個時代。

但是蘇聯沒了,俄羅斯也沒錢了,自然買不起,不過大洋彼岸的敵的美國對此表示,哎呀,這個也還不錯哈。

專利我買了,賣不賣?

1992年在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資金援助之下,雅克141 48-2號原型機在範保羅航展上亮相1994雅克設計局向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展示了雅克141雅克143,或者說雅克43m的相關概念。

1995年兩國達成技術合作協議,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得到他想要的技術之後合作結束。

在雅客141雅客141m(雅克141的改進型)雅客143(雅克141m改進型的初步定型方案)雅客143m(雅克143的改進型,雅克143與雅克143m適用的圖才是上面的那兩張,雅克141m的隱身化沒有這麼徹底)後

理論上來說,如果俄羅斯繼續採購的話,那麼俄羅斯的接下來肯定會需要一種全方位隱身的垂直起降戰鬥機

因此雅克設計局在這方面也做了相關的預研工作。

而雅克設計局研發的隱身戰鬥機則是雅克201

雅克201戰鬥機在設計階段就將隱身性能放在了第1位理論上來說,雅克設計局認為俄羅斯將來再怎麼窮,就算他那些航母全部退役,以後他起碼也能建造兩艘兩棲攻擊艦吧,我這個的可信度不比隔壁蘇霍伊的隱身艦載戰鬥機計劃靠譜嗎?

蘇聯解體而亡,英國戰略變動而死,第二第三代垂直起降戰鬥機

雅克201

雅克201戰鬥機採用雙大傾角垂尾雙水平尾翼,發動機採用加裝了,可旋轉噴噴口的R-79M-300發動機(雅克設計局琢磨了一下,nk32發動機是在是太胖了,裝上那個真的成了攻擊機了,所以改回R-79M-300)

升力發動機繼續使用雅克41同款的2臺RD-41升力發動機

在發動機噴口方面考慮過F22那種隱身二元垂直升力巡航噴口,無非是旋轉的級別更多了點,另一種則是常規的圓形。

然而這並沒有什麼意義,蘇聯都涼了,指望賣給誰?據說相關的圖紙賣給了某個國家,也有消息說俄羅斯有想法和某個國家合作研發,但是這些都是沒有任何可信新聞證明的假消息,我們只能真誠的希望這個假消息是真的。

蘇聯解體而亡,英國戰略變動而死,第二第三代垂直起降戰鬥機

雅克201

根據上圖可以看出,雅克201計劃採用了鴨翼設計,以增強機動性,升力發動機對機動性的影響被極大的減輕。然而依舊是一個空中樓閣。

折戟沉沙的英國皇家海軍第二代與第三代垂直起降戰鬥機

雅克141的離去令人惋惜,雅克141m戰鬥機的逝去更讓人感慨,但是蘇聯的雅克141雅克141m,他至少在歷史上還多少留下了他的足跡,皇家海軍的第二第三代垂直起降戰鬥機,那就真的是在歷史上沒有引起一絲一毫的波瀾

真的一點兒都沒有

海鷂戰鬥機,是整個冷戰時期,全球海軍唯一真正能用的垂直起降戰鬥機,畢竟雅克38戰鬥機的性能有多糟糕,大家心裡應該也都有數。

但是歸根究底海鷂戰鬥機不能超音速,雷達差,最大起飛重量低等問題無法避免而且無法彌補,所以說英國皇家海軍在海洋服役之後,也擁有諸多的新型的垂直起降戰鬥機計劃。

能夠查到的英國相關的第2代第3代垂直起降戰鬥機的方案有很多,但是怎麼說呢,要麼是光能查到個圖(多半還是大手子自己畫的),查不到相關的文字描述,要麼是光能查到文字描述,查不到圖。

蘇聯解體而亡,英國戰略變動而死,第二第三代垂直起降戰鬥機

p-1216

比如說上面這個p1216,鴨翼,前掠翼,單垂尾,垂直起降看樣子還考慮了隱身設計。

蘇聯解體而亡,英國戰略變動而死,第二第三代垂直起降戰鬥機

再比如說這個常規佈局,單發,單垂尾,皮托管進氣道,怎麼看怎麼f-16的16垂直起降版的P.125方案咋看咋覺得不靠譜

但是像這些戰鬥機計劃往往遺存的資料非常少,一方面這些戰機計劃時至今日,他依舊擁有較高的可行性,比如說某個正在組建其兩棲攻擊艦編隊的國家,只要願意賣這個國家又不缺錢,他是不介意買的。

在這種情況下,資料相對來說很罕見,因此這一代沒有服役的戰鬥機的知名度也是非常的低。而且第2代第3代垂直起降戰鬥機的區別非常的混亂,他並沒有像隱形戰鬥機與常規戰鬥機一樣,如此清晰的間隔,也沒有第1代戰鬥機和第2代戰鬥機之間以有沒有雷達作為其明顯的分割。

大致理解一下,第2代垂直起飛戰鬥機就是追求正常戰鬥機級別的"高空""高速"第三代要求擁有更強的機動能力

金斯頓公司:P.1209。1979年,海鷂戰鬥機已經修成正果,當時英國也有一些其他的垂直起飛戰鬥機的相關研發工作,但是這些研發的垂直起降戰鬥機,往往發動機數量比較多,因此油耗慘不忍睹,也就是海鷂模式,多少靠譜一丁點,

英國人在這個過程當中發現垂直起降戰鬥機的超音速能力並不是不可以實現的1979年3月30日英國在超音速垂直起降戰鬥機方面的相關計劃,P.1209的研製計劃正式提出。這個計劃整體來說不再是戰機整體佈局遷就發動機佈局而是發動機遷就戰機整體佈局。

P.1209戰鬥機計劃主要是為了解決在戰鬥機垂直起飛過程當中,為了儘可能提升進氣量而擁有的那個碩大的進氣道,導致惡化了戰機的氣動外形,導致無法超音速飛行的問題。

採用下頷式進氣、大型翼根邊條,飛馬11 F一33型三噴口PCB發動機的P.121 2計劃,這個計劃因為機翼面積太小,無法提供足夠的滾動力距而終止。

P.1208強調機動性。前掠翼也就證明其沒有超音速飛行能力,嗯,不靠譜。

蘇聯解體而亡,英國戰略變動而死,第二第三代垂直起降戰鬥機

再比如說同樣是來自於金斯頓的採用非常現代化的前掠機翼、後掠平尾、雙尾撐佈局,採用了三噴口PCB發動機的P.1214戰鬥機計劃,

蘇聯解體而亡,英國戰略變動而死,第二第三代垂直起降戰鬥機

這個計劃非常非常非常科幻,別說那會兒的,就是現在造出來的難度都比較大,盤子通過這個圖,想不明白他的那個發動機是怎麼佈局的,通過這個理解方式以及相關描述,應當是一個擁有三個PCb噴管的發動機,但是發動機位於機體前部問題是後半截不管了?這麼大一塊不管了

升力主要來自於前半截兒??又不是常規戰鬥機,這個佈局真的飛得起來麼?

蘇聯解體而亡,英國戰略變動而死,第二第三代垂直起降戰鬥機

活該涼了

金斯頓P.1216

蘇聯解體而亡,英國戰略變動而死,第二第三代垂直起降戰鬥機

金斯頓公司提出P.1216相關計劃的時間大概是在1981年左右

整體來說這個計劃非常的有特色,機身採用大角度後對翼佈局,然後來了兩個巨大的尾撐,怎麼說呢?可以理解成大角度後掠版本的lca,再加上兩個半拉的f104 讓尾翼儘可能離開升力中心,獲得更大的翼效應。

看圖說話的意思似乎就是將導彈掛到那個巨大的尾撐上,

這種設計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優點,那就是主發動機後方沒有任何遮擋,所以說不再需要為了遷就機身而佈置兩個尾噴管,整個機身只需要兩個發動機噴管就夠了,剩下的那一個直接讓發動機扭方向就好。

英國皇家海軍在當時還挺滿意的,所以說想要在p1216型戰鬥機上安裝一個多功能雷達使其能夠同時滿足攔截轟炸機和發射反艦導彈的任務。

蘇聯解體而亡,英國戰略變動而死,第二第三代垂直起降戰鬥機

當然了,到後期英國人也發現了這個採用巨大的雙尾撐佈局是多麼的不好描述,所以說改回了常規佈局,但是又給他加上了鴨翼加前掠翼整體來說可行度那是越改越低了。英國人在這個階段放棄了不切實際的超音速轉而放棄治療。重新使用了P.1208的鴨翼+前掠翼佈局,但機身更長,在機尾加上大後掠角的小平尾

英國人轉念一想,既然這佈局沒辦法超音速飛行或者說為了超音速需要犧牲的有點多,那麼咱們還是增強一下他的機動能力吧,首先前掠翼佈局是非常典型的高性能佈局,但是因為前掠翼佈局的戰鬥機會存在嚴重的氣動發散問題,所以在高速飛行時會導致震顫甚至解體,垂直起降戰鬥機超音速難度比較大,所以這個問題不存在。

鴨翼戰鬥機的航電設計難度比較大,這個問題更不用擔心,相信我,能夠完成已經非常複雜的垂直起降戰鬥機設計飛控的團隊,他們不會解決不了鴨翼戰鬥機的飛控的。

也就是說到這個階段,p1216戰鬥機計劃已經成功達到了發動機團隊想幹掉設計師,飛控團隊想幹掉設計師,戰鬥機飛行員更想幹掉設計師的情況下,他怎麼能修成正果?

還有p.1216家族還有一個以海鷂的機身為原型,延長機身1.5米左右,安裝全動鴨翼和前掠機翼的計劃。

蘇聯解體而亡,英國戰略變動而死,第二第三代垂直起降戰鬥機

我尋思了一下,大概長這樣。

嗯,可靠性更低,而且難度還更高,戰鬥力還更低,只能說這群戰鬥機計劃真的是涼的理所應當。

這個方案不是金斯頓的計劃了,而是沃頓的計劃,但是,怎麼說呢?

沃頓的計劃沒有采用pcb發動機,而是採用了可旋轉發動機的設計模式

p.103設計和p.1216同步進行,採用兩臺可旋轉的發動機

蘇聯解體而亡,英國戰略變動而死,第二第三代垂直起降戰鬥機

鴨翼加後掠翼的機翼佈局,資料顯示,垂尾和鴨翼都是不可動的設計,水平機動完全依靠副翼。

戰鬥機的俯仰通過旋轉發動機實現。

飛控設計團隊表示想要打斷設計師的腿

海軍飛行員表示想要打斷設計師的腿,是什麼讓你覺得小霸王服務器能夠帶動這個級別的飛控了?還是說沃頓的設計師認為海軍飛行員都是八爪魚?

上述計劃海軍只承擔了極少的費用,其他的由設計局自行承擔,然後英國默默折騰EF-2000去了,取消了全部垂直起降戰鬥機計劃

金斯頓虧的是血本無歸設計局都宣告解散了,沃頓也是淪落到了破產的下場。

綜合一下,這一群計劃,沒一個靠譜的,一副德三末日科技的感覺,一樣的不可靠,一樣的天馬行空,一樣的放棄治療。

當然了,英國在金斯頓和沃頓這對難兄難弟的這些極度不成功的垂直起降戰鬥機設計草案上也獲得到了很多的啟發,而這些啟發則被運用在了f35b垂直起降戰鬥機之上。

雖然說f35b戰鬥機沒有使用英國常用的PCb發動機,而是採用了具有大量的毛式特色的升力發動機+升力巡航發動機。所以英國人在f-35的貢獻主要集中在了發動機以及升力風扇的工作上......

蘇聯解體而亡,英國戰略變動而死,第二第三代垂直起降戰鬥機

所以這個究竟是誰的孩子還真得打一個問號,畢竟f35看起來確實和海鷂半毛錢關係都沒有,和雅克141至少得有一塊錢的關係,和雅克143得有兩塊錢的關係。

按照蘇聯的那種設計思路,如果雅克201戰鬥機真的出現的話,那麼它長的極有可能就是X35的樣子。

首先技術水平在進步,那麼咱總算不用安裝兩個升力發動機了,完全可以從主發動機拉一根大軸出來,弄一個升力風扇以避免再次出現那種發動機廢氣被主發動機吸入導致發動機熄火。因此就可以縮短機頭,作為配平適當縮短尾撐。

蘇聯解體而亡,英國戰略變動而死,第二第三代垂直起降戰鬥機

轉機

2018年8月22日,在莫斯科州庫賓卡舉行的俄羅斯"軍隊-2018"國際軍事技術論壇開幕式上,俄羅斯副總理尤里·鮑裡索夫披露,俄羅斯已經將製造新型垂直起降戰鬥機的計劃,列入了國家武器裝備計劃。

有創作者認為這個計劃會是雅克141的延續,但是考慮一下俄羅斯垂直起降戰鬥機的發展,就會發現,這個計劃,至少也是雅克143,膽子大一點都會是雅克201。

蘇聯解體而亡,英國戰略變動而死,第二第三代垂直起降戰鬥機

但是查到的18年的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報道,說的是俄羅斯國防部門計劃研究一種常規佈局的飛機和直升機的混合體的垂直起降飛機。空降兵部隊計劃把這種飛機用在空降兵登陸戰場俄羅斯軍事專家阿列克謝萊昂科夫表示,俄羅斯在2023年就能得到第1架該型號的飛機。

注意關鍵詞,空降兵登陸戰場。

但是沒關係,這不是一個問題,甭管他生產的究竟是雅克141還是雅克141m,或者雅克143再或者雅克143m,如果是雅克201的話自然會更好。

就算他計劃生產的是俄羅斯版的魚鷹或者勇氣。這都無所謂反正咱們的垂直噴管技術還是直升機使用的渦軸發動機都有所不足?以及咱們的兩棲攻擊艦的地位比較尷尬,所以說在發動機尚且存在困難的情況下,兩棲攻擊艦什麼時候才能擁有vtol戰鬥機確實是不容樂觀。俄羅斯造的話,搭個順風車互惠互利,各取所需,未嘗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