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鬆曾說明朝全面反映了知識分子的劣根性,然而事實是這樣嗎?

上古之月


首先高曉松這話就有問題,全面反映是哪個全面,他是作為讀書人的這種劣根性表現出來,還是把他作為人的這種劣根性表現出來。

人的劣根性是相通的。

首先我承認他是有點牛逼。但我一直認為評價一件事物,評價一個人不能這麼絕對。

舉個例子,如果我說高曉松是現代的孔子。你信嗎?很多人不信的。

如果我說高曉松某種意義上有孔子的一些優點。這樣讓人還挺接受的。

很多人都說明朝是被讀書人養壞的。說這話的人就很不全面。

因為一個國家都是有好與壞組成。明朝朋黨,你能夠否認,當時的官員就一定這麼壞嗎?就一定是劣根滿滿,他們有自己的立場,誰能知道他們不是為國家好呢?

所以不要太想信權威,要有自己的想法。

李鴻章之前被罵了幾十年了,幾百年了,現在很多人還覺得他有功有過。不能單一評價,像什麼社會史觀,現代史觀、革命史觀、全球史觀等等各種觀都用在他身上,從而真正還原一個有血有肉真實的李鴻章。


新奇研究所


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是以帝王將相為主體的歷史,而非以人民為主體的歷史。王權處於中華文明史中心的地位,人民處於無權的地位,民權觀念在古代中國歷史上都是不存在的。首先認識到中華文明史本質的是辛亥時期的革命知識分子,他們提出用民史來對抗君史。五四時期的激進知識分子對中國文明的本質進行了猛烈的批判。"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中國傳統知識分子被稱作儒,集師者、學者、官員的功能於一身,其基本作用是為王權政治搖旗吶喊。什麼立德、立功、立言,什麼"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廢掉了王權,傳統知識分子全都要失去方向。為王權政治服務,是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核心使命。什麼讀書做官論,什麼"學好文武藝,貸與帝王家",都是傳統知識分子作為王權政治附庸的生動寫照。附庸就是奴才,奴性是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基本特性,這種特性浸潤在傳統知識分子的骨髓裡。"見到老爺就燒香,見到下人就放槍",這是奴性的真實寫照。奴性就是狗性,見到主人就擺尾、見到生人就狂吠。奴才就是狗腿子。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就是王權政治豢養下的狗及狗腿子。這就是革命知識分子乃至無產階級革命家鄙視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原因。對中國傳統知識分子來說,其首要使命不是什麼立德、立功、立言,而是立人,為自己爭得做人的地位和權利,實現從傳統知識分子向現代知識分子的轉變。





肖戰的思考


是不是,首先要看知識分子的劣根性是什麼。如果把“沽名釣譽”,“自負”,“眼高手低”,“自私”,“沒有擔當”,“急功近利”等名詞來定義為知識分子的劣根性的話,那明朝的確反應出了一些。

“東林黨”把持朝堂時,的確有很多官員,以反對皇帝為博取聲名的手段,各類政務處理能力又不強,還比不了魏忠賢一個“閹黨”。東林黨當時貌似清流,維護大眾利益,實則是通過限制皇權,保護江南富商和一眾同等出身的官員。導致朝堂無人可用。皇帝才啟用太監來協助管理。李自成起義,需要軍費都沒有大臣願意出力,結果京城攻破,從各位大臣家中抄出大量白銀珠寶。文人誤國,不幹正事,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盤,而不是真正的體恤民間疾苦,以裹挾和代表民眾的名義,為自己爭取清名,從而保護他們自己的社會地位,保護江南富商團體和文人團體的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