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歷史地圖遊八閩,認識18萬年福建歷史文化(6):近現代

福建文化,源遠流長。早在18萬年前,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

福建人類歷史時期自然和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狀況及其變化均可在地圖上體現。

按時間順序將福建歷史文化分為秦漢以前、魏晉南朝、隋唐五代、宋元時期、明清時期、近現代六個篇章描述。

下面請看近現代的地圖見證福建歷史文化。

近代是福建由盛轉衰,淪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淵的年代。

1840年鴉片戰爭後,福建被迫開放廈門、福州兩埠,為“五口通商”之一,這打破了清朝閉關鎖國的局面,使中國由閉關逐步走向開放,走向近代化;同時也加速了中國社會內部的變革,客觀上促進了中國封建舊制度的解體。

民國北京政府時期

民國元年至16年(1912年至1927年),民國北京政府時期,中國政區體制變動較大:

實行省、道、縣三級政區體制,全省設四道

廢府留縣,附郭有兩縣者合併改名,故有閩侯、建甌

兩縣;

廢州、廳而改縣;

民國3年(1914年),全國重名的縣改名,永福縣改為永泰縣

跟著歷史地圖遊八閩,認識18萬年福建歷史文化(6):近現代

民國 福建省(一)

民國南京政府時期

民國17年至38年9月 (1928年至1949年9月),民國南京政府時期,中國政區體制又有改變:

民國17年(1928年),正式廢道,實行省、縣二級政制,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為“省府輔助機關”,不是一級政府;

民國24年至28年(1935年至1939年),設若干個特種區;

抗日戰爭時期,福建省會由福州遷到永安縣,有些縣治也有遷移。

跟著歷史地圖遊八閩,認識18萬年福建歷史文化(6):近現代

民國 福建省(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

1949年8月2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成立。當時全省設2個市、8個專區,下轄67個縣。

1951年增設泉州、漳州2市(縣級)。

1958年全省共建656個人民公社,1984年撤銷人民公社,設立鄉鎮建制。

改革開放以來,福建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省情調整了行政區劃,把部分經濟較發達、規模較大的縣改為縣級市。

1999年地區全部改為設區市,形成市帶縣體制。

跟著歷史地圖遊八閩,認識18萬年福建歷史文化(6):近現代

現代 福建政區

福建華僑遍佈全世界

近現代時期,福建人向周邊省區、臺灣、港澳以及東南亞、日本,進而向歐美各地遷移。華僑足跡遍及東西洋。

他們為當地的經濟文化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同時,他們也將福建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

據史籍記載,到鴉片戰爭爆發前夕,東南亞地區華僑總數已達100萬人以上,除暹羅、真臘、安南外,各地華僑以祖籍福建的佔多數。

東亞尤其是東南亞是歷史上福建向海外移民的主要聚居地

跟著歷史地圖遊八閩,認識18萬年福建歷史文化(6):近現代

近代福建人口移居東亞及東南亞

跟著歷史地圖遊八閩,認識18萬年福建歷史文化(6):近現代

近代福建華僑及外籍華人主要祖籍地分佈

近現代福建名人輩出,“開風氣之先”,形成了文化發展新高潮

鴉片戰爭以後,福建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和中外文化交匯的前沿,湧現了眾多“開風氣之先”的人物:

有“開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則徐

啟蒙思想家、教育家、翻譯家嚴復

西洋小說翻譯家林紓

推動“東學西漸”的陳季同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

林覺民等辛亥廣州起義“福建十傑”等獻身革命的志士

……

他們為中國近代社會進步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跟著歷史地圖遊八閩,認識18萬年福建歷史文化(6):近現代

林覺民的《與妻書》

中國船政的引領作用

“洋務運動”(1866年)中,清政府創建了福建船政及船政學堂,成為中國海軍、造船、科技、教育、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引領者:

它是清政府規模最大的造船廠和海軍人才培養基地,

它為中國海軍建設做出巨大貢獻,

它對中國科技進步、工業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它對中國的教育、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產生了積極的推進作用,

中國船政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開創意義併產生深遠影響。

跟著歷史地圖遊八閩,認識18萬年福建歷史文化(6):近現代

二十世紀初的馬尾福建船政建築

明清文學發展繁榮,晚清以至民國時期,出現了一群文學大師

在晚清大變局中,福建形成了持守中國固有文化傳統的“同光體”閩派詩人群體

近現代湧現了以冰心、廬隱、林徽因、林語堂、鄭振鐸等為代表的享有盛譽的文學家群體。

基督教快速發展

19世紀80年代以後,基督教在福建傳播發展較快,20世紀初發展到高潮,信教人口比例居全國首位。



文章鏈接:

1、

2、

3、

4、

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