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英雄入吾彀中”,重用少数民族将领是大唐兴盛的重要原因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说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私自去视察御史府(考试进士的地方) ,看到许多新智取的进士鱼贯而出,便得意的说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李世民是一代雄主,文才武略,都很出众,到他自己接帝位后,更是在中国历史上取得一次大统一,声威远播域外,特别是在用人上,兼容并包,只求罗致天下英才为己所用,终成就大唐极盛之势。

李世明不仅大开科举招揽文人,而且不拘一格大胆任用武将,其中一大批少数民族军事人才脱颖而出,他们东挡西杀,守疆拓土,平定叛乱,为大唐兴盛立下汗马功劳,在史册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光辉一页。

这里仅择其中最为著名的十位少数民族将领作一简介。


1.执失思力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重用少数民族将领是大唐兴盛的重要原因

执失思力生卒年不详,突厥人,唐朝将领。

他原是东突厥执失部酋长,东突厥灭亡后,归降唐朝,担任左领军将军。后来奉命招降浑、斛萨等部族。并娶唐高祖之女、唐太宗之妹九江公主为妻,官拜驸马都尉,封安国公。此后多次随军征战,先后大败吐谷浑、吐蕃、薛延陀。

永徽四年(653年),因受房遗爱谋反案牵连,被流放巂州,九江公主求削封邑,与夫同行。龙朔年间(661年―663年),复任归州刺史,不久病逝。麟德元年(664年),追赠胜州都督,谥号景。

2.阿史那·社尔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重用少数民族将领是大唐兴盛的重要原因

阿史那·社尔(604年-655年),唐初名将,突厥王族,处罗可汗次子。


社尔原是东突厥拓设,设牙旗于漠北,统帅铁勒、薛延陀等部族,后被薛延陀击败,率部西迁,并趁西突厥内乱,夺取其近半国土,自称都布可汗,但后来又被薛延陀击败,只得逃奔高昌国。


贞观九年(635年),社尔率部投奔唐朝,被封为左骁卫大将军,尚衡阳长公主,拜驸马都尉。此后,社尔随侯君集平高昌,封毕国公,又先后征讨高句丽、薛延陀的战争,屡立军功。贞观二十一年(647年),社尔任昆丘道大总管,率领铁勒、突厥部众十万人击败龟兹,并迫使于阗国王臣服。后升任右卫大将军,加镇军大将军。


永徽六年(655年),社尔去世,赠辅国大将军、并州都督,谥曰元,陪葬昭陵。

3.契苾何力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重用少数民族将领是大唐兴盛的重要原因

契苾何力(?-677年),铁勒族契苾部人,契苾氏,名何力,唐朝名将。契苾何力本是铁勒可汗,后率部归顺唐朝,授任左领军将军。贞观九年(635年),随军大败吐谷浑,因功娶临洮县主为妻。


贞观十四年(640年),跟随侯君集消灭高昌国。贞观二十二年(648年),跟随阿史那社尔打败龟兹,俘虏龟兹王诃黎布失毕。后因攻打西突厥之功,升任左骁卫大将军,封郕国公。此后多次率军击败高句丽。龙朔二年(662年),安抚铁勒九姓叛乱。


乾封元年(666年),契苾何力奉命讨伐高句丽,攻克高句丽七城(一作八城)。总章元年(668年),与李绩攻克大行、振辱夷二城,直抵平壤城下,擒获高句丽国王,灭亡高句丽。契苾何力因功升任镇军大将军等,改封凉国公。仪凤二年(677年),契苾何力病逝,追赠辅国大将军、并州大都督,陪葬昭陵,谥号烈(一作毅)。

4.黑齿常之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重用少数民族将领是大唐兴盛的重要原因

黑齿常之(630年—689年11月26日),百济(位于朝鲜半岛西南部)人,黑齿氏,唐朝著名军事将领。黑齿常之生在百济。黑齿常之的早年事迹不详,善于用兵,史称其“骁勇有谋略”。在百济任达率(百济官名)兼郡将。降唐后数十年,黑齿常之屡建战功,纵横青藏所向披靡,数破突厥,威震天下,进爵燕国公。永昌元年,受酷吏周兴诬陷,黑齿常之含冤自缢而死。


5.高仙芝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重用少数民族将领是大唐兴盛的重要原因


高仙芝(?-756年1月24日),高句丽人,姿容俊美,善于骑射,骁勇果敢。幼时随父入唐。20岁时被授予将军。官至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等职,封密云郡公。

吐蕃占领小勃律,唐王朝三次出兵不捷,遂于天宝六年(747年)命他为行营节度使。率军出击,智取小勃律,升安西节度使。天宝九载进攻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先约和,后突袭,生俘其国王和部众。次年,石国引大食来攻,他出击大食败归。后入朝,授开府仪同三司,任右羽林大将军。

天宝十四年(756年),安禄山叛乱时,高仙芝以副统帅之职出征讨叛逆,前线失利,退守潼关,为监军宦官边令诚诬陷杀害。


6.哥舒翰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重用少数民族将领是大唐兴盛的重要原因

哥舒翰(?-757年),突骑施(西突厥别部)首领哥舒部落人 ,唐朝名将。


天宝六年(747年),哥舒翰被王忠嗣提拔为大斗军副使,迁左卫郎将。他与吐蕃战于苦拔海,屡破吐蕃,擢授右武卫员外将军。王忠嗣受宰相李林甫诬陷后,哥舒翰接替其职。并极言王忠嗣无罪,最终感动唐玄宗,使其得免死罪。


天宝八年(749年),哥舒翰发动石堡城之战,率陇右、河西及突厥阿布思军,以死伤数万人的代价,攻占石堡城,俘虏吐蕃大将铁刃悉诺罗等人。战后,以功拜特进、鸿胪员外卿。


天宝十一年(752年),进为开府仪同三司。次年,进封西平郡王。天宝十三年(754年),又拜太子太保,加实封三百户,兼御史大夫。


安史之乱时,哥舒翰被起用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赴潼关拒敌。次年,被逼出师,于灵宝之战中遭遇大败。哥舒翰被安禄山俘虏。至德二年(757年),唐军克复两京,安庆绪逃往邺城。临行前,将哥舒翰杀害。后赠太尉,谥号"武愍"。


7.李光弼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重用少数民族将领是大唐兴盛的重要原因

李光弼(708年-764年8月15日 ),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唐朝名将,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第四子 。


李光弼出身"柳城李氏" ,初任左卫亲府左郎将,袭封蓟郡公。天宝十五载(756年),经郭子仪推荐而任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年),任天下兵马副元帅、朔方节度使。宝应元年(762年),命军镇压浙东袁晁起义,进封临淮郡王。次年,安史之乱平定,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获赐铁券,名藏太庙,绘像凌烟阁。晚年为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所谗。病死徐州,年五十七。追赠司空、太保,谥号"武穆",世称"李临淮"、"李武穆" 。著有《将律》、《统军灵辖秘策》及《李临淮武记》 ,今已佚。《全唐文》录有其文 。


8.仆固怀恩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重用少数民族将领是大唐兴盛的重要原因

仆固怀恩(?-765年9月27日),铁勒仆骨部人,唐朝中期名将。仆固怀恩在安史之乱时随郭子仪作战,任朔方左武锋使,骁勇果敢,屡立战功。又与回纥关系良好,曾出使回纥借兵,并嫁二女与回纥和亲。
安史之乱中,仆固怀恩家族中有四十六人为国殉难,可谓满门忠烈。平乱之后,仆固怀恩率朔方兵屯汾州。后因被宦官骆奉先陷害,举兵叛唐,不久病死,唐代宗仍为他感到可惜。


9.白孝德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重用少数民族将领是大唐兴盛的重要原因

白孝德(715年-780年11月15日 ),安西(今新疆库车)胡人,唐朝中期名将。


白孝德是龟兹王族后裔,勇猛强悍、精于骑射,尤善使两支短矛。后应征从军,屡立战功。安史之乱爆发后,白孝德随军入关勤王,在蕃将仆固怀恩军中充当军吏。两京光复后,因功升任副将,隶属河北节度使李光弼麾下。乾元二年(759年),于河阳之战中阵斩叛军骁将刘龙仙,升任镇西、北庭行营都知兵马使。


宝应元年(762年),被将士推举白孝德为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广德二年(764年),改任鄜坊、邠宁节度使,奉命抗击吐蕃。历任检校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封昌化郡王。大历十四年(779年),担任太子少傅。次年,白孝德逝世,年六十六。追赠太子太保(一作太保)。


10.浑瑊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重用少数民族将领是大唐兴盛的重要原因

浑瑊(jiān)(736年-800年1月1日 ),本名日进 ,铁勒族浑部皋兰州(今宁夏青铜峡南) 人。唐朝名将,朔方节度留后浑释之之子。


浑瑊早年累官中郎将,后成为郭子仪部将,参与平定安史之乱,曾任左金吾卫大将军。官至检校司徒、中书令,封咸宁王,故后世称其为"浑咸宁"。贞元十五年十二月(800年1月),浑瑊去世,获赠太师,谥号"忠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