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两个孩子之间的感情,长大后才能相亲相爱?

袖子公公


我也是2个孩子的爸爸,两个孩子相差2岁半,二孩刚出生的前半年,大宝觉得我们对她的爱被二宝分走了,经常发小脾气。刚开始我们也莫名其妙的,之前挺乖的孩子咋就这样了呢?我和老婆观察了好久才注意到是因为她觉得之前我们所有人都关注着她,现在应为弟弟的出生我们没有以前那么关心她了。后来我们每天坚持给大宝一个拥抱,做事情的时候尽量一碗水端平,不会因为说因为大宝大一些,就应该在一些事情上让着弟弟。在二宝大一点,让大宝参与到爸爸妈妈和二宝的互动中来,体会到有个弟弟也挺好。慢慢的就好了很多。姐姐7岁了,每天晚上读书给弟弟,两个要一起睡觉,不给还不开心,哈哈。现在虽然偶尔闹闹小矛盾,总体来说关系非常融洽了。


云哥育儿经


我有两个孩子,大宝比小宝大八岁。我对他们的培养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哥哥(弟弟)是用来爱的。

在没要小宝之前,我从没有想过两个孩子之间的感情要我来培养。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的家庭很注重亲情:姨妈很爱我的母亲,我很爱自己的弟弟。没有刻意的培养。我比弟弟大五岁,我清楚的记得弟弟出生的那个下午。我从外面玩耍回来,看见满屋子的人。从他们的谈话中,我知道了:我有弟弟了。从那一刻起,我觉得我不是最小的了,我不能撒娇了。母亲下地干活的时候,弟弟就归我照顾,我把好吃的好喝的都给他。一直到长大,我得到的好东西全给他。现在,他成家了,一直记得我的好,只要我有什么要他帮忙的,他从不拒绝。

小宝的出生是经过大宝的同意的,但就算如此,大宝也会吃醋。大宝要求绝对的公平。可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小宝刚出生需要我天天抱着,这就造成我不可能时时陪着大宝。而且老公一家,在亲情方面非常淡薄。老公常说:他感觉不到哥哥对他的爱。为什么会这样?他们家的人感情内敛,不善交流。而大宝像极了他的父亲。

所以,我开始了我刻意的培养。我告诉他:弟弟是用来爱的。我们要爱他,等他长大了,他也会爱我们。我让他和我一起照顾弟弟。

等小宝长大一些,我也对小宝说:哥哥是用来爱的。我们时刻要想着他。带小宝去超市,小宝伸手抓了一个棒棒糖,要买。我引导:买几个?他又拿起一个,说:“买两个,哥哥一个,我一个。”

我想:在我的引导下,兄弟俩长大会相亲相爱的。


凤凰舞


我家两个孩子相差5岁,姐姐比弟弟大5岁,下面是我的想法,希望有所帮助。

一、打算怀二胎前务必要做好老大的思想工作。

现在很多爸妈在追二胎潮,但是生二胎前有没有了解过老大的感受,有许多的家庭因为生了二胎后,老大有的脾气暴躁,也有的变的沉默寡言。我家生二胎前经常给她讲一些兄弟姐妹的故事,带她去有二胎的家庭玩耍,时间久了,她就特别想要个弟弟妹妹跟她一起要。

二、怀孕期间,让老大陪同一起产检,有胎动后,让他多多与肚子里的弟弟妹妹一起互动。在产检时刻及胎动时候,多多讲一些老大小的时候及在肚子里的样子,因为他们都住过同一个世界上最贵的🏠。我们家每天晚上都是老大给肚子里的宝宝讲故事,唱歌。然后我在旁边就会一直夸奖大宝。

三、出生后,让大宝更多的参与二宝的成长,我们不能对两个宝厚此薄彼,尽量做到公平。让大宝带二宝的过程中,多多谈谈大宝小时后有趣的事情,让大宝觉得,即使生了弟弟妹妹,爸妈依然时最爱他的。

我建议做为妈妈还是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大宝身上,因为她出生时全家的爱都给了她,已经习惯所有人的目光都是注视着她的,而二宝出生时,就是出生在一个有哥哥姐姐的家庭,他在成长的过程中已经能够感受到自己不是家庭的唯一。个人感觉在一个二胎的家庭中,大宝的角色很重要,如果大宝腾爱弟弟妹妹的话,就不用太担心长大后他们的亲情关系。





马小马和马小猪


我和姐姐从小别说打架就是吵架都没有过,现在我们都中年了姐姐还是什么都想着我,她孩子爱喝羊奶,就给我儿子也买,一系列吧……

记得小时候姐姐和我犯错误爸爸从来是一样责罚,

我是觉得让孩子们觉得爸爸妈妈对每个孩子都是同等的爱,同等的责罚,不要袒护小的。

再比如买好吃的必须是双份一样的,或者领一个出去买吃的玩的,一定要说分享给没去的那个一半……总之让孩子们觉得彼此是手足,最亲的人就好了[害羞]


忆我们的童年


我家有三个孩子,老大和老二只相差两岁,老二刚出生那几年老大很排斥,关于这个问题有一些心得

1有了老二以后老大一般心里是有被忽视的感觉的。大人要有意的多给老大一些关注,爸爸妈妈也要抽出一些时间单独只和老大在一起

2在照顾老二的时候的时候邀请老大加入,让孩子感受到做哥哥姐姐的优越感,告诉老大他小时候也是这样被照顾的,也是这样慢慢长大的

3不要强调老大就得让着老二,当老大有对老二有爱护的行为时,即使正强化,强调他是一个非常有爱的哥哥或者姐姐。当老二有做的好的事情的时候,也要强调那一定是因为他有一个好哥哥或者姐姐做榜样。


涵宣言家庭心理顾问


二胎家庭,我们总是幻想可以兄友弟恭、姐妹和谐。但如何培养孩子间的感情,让他们真正是除了父母之外最亲密的人?

1、从小培养孩子的分享精神。

二胎政策开放之后,很多爸妈反映大孩子不想要弟弟妹妹,甚至有些偏激的孩子还对弟弟妹妹施暴。

这些大都是因为大娃从出生开始就是家中珍宝,大家把所有的爱都放在他身上,让他们养成了那种唯我独尊的习惯。

而一旦有了小宝宝,便感觉他们的爱被分走了,父母长辈会对嗷嗷待哺的孩子更多关注,以至于大娃更加觉得委屈,脾气暴躁的孩子更是对选择欺负弟妹来找到平衡。

这些孩子,缺少了分享的精神,他们习惯了全家围着我转的日子,容忍不了冷落。

所以,培养孩子的分享精神尤为重要。

在只有一个宝贝时,我们可以培养孩子和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分享。

我们要告诉孩子,家里夫妻关系是优于亲子关系的,爸爸最爱的是妈妈,然后才是宝宝。

有了好吃的东西,我们要和孩子一起分享,而不能让孩子独自享用。

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在有了新生命到来事不至于太惊慌失措,他已经学会了要分享,总会接受得自然一些。

当然,分享精神不代表要剥夺孩子对自己东西的支配权。

比如家里来了小朋友,我们可以建议孩子分享玩具零食,但不能强迫孩子必须分享,也不能因为孩子不愿意而给孩子下自私的定义。

他们有权利支配自己的东西,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和孩子讲道理,这次给找朋友玩,下次去小朋友家,才可以玩别人的玩具之类的。

总之,手段要委婉柔和,拒绝暴力谩骂!

2、让孩子之间有界限。

上一辈的人总喜欢说,你是哥哥/姐姐,要让着弟弟妹妹,所以好的东西,要先给弟弟妹妹!

我不能赞同这一点!

家里的玩具之类,应该是特定有拥有它的孩子,而如果有公共的,也应该大家有相同的机会拥有它,不论年龄大小。

有了好吃的东西,都应该所有孩子一起分享,公平对待。

如果小孩想要玩大孩的东西,必须征得大孩的同意,否则,即使小孩用哭闹政策,也不能妥协。

不然,我们不仅会让大孩觉得委屈,也会让小孩养成任性自私的坏习惯。

在孩子之间,我们是他们的评判员,一旦我们不公平,那受委屈的孩子就会不信任我们,次数多了,他们也会觉得我们不爱他了,离我们越来越远。

而在这些不公平中,委屈的一方也会对另一方产生怨恨的心理,积怨久了,很可能酿成悲剧!

3、大孩要爱护小孩,小孩也要尊重大孩。

我们习惯教哥哥姐姐,你是姐姐/哥哥,一定要保护好弟弟妹妹,要爱护他们。

母亲的兄弟姐妹关系很好,连几个表姐妹关系也一直很好,很大原因就是小时候的互相照顾,母亲照顾过好几个表弟妹和弟妹,所以如今大家都挺尊重她,对她很好。

这种姐妹兄弟中间的感情,就是因为大孩子对小孩的呵护,对他们有了爱。

这没有错,但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忽视对小孩的教育。

哥哥姐姐爱你,疼你,但是你也要尊重爱护哥哥姐姐。

好吃的东西要和哥哥姐姐分享,想要哥哥姐姐的东西,必须征得同意才可以拿……

只有孩子互相爱护、互相理解,才能更加和谐。

4、早一些培养大孩对小孩的期待。

我很喜欢龙应台对待二胎的那些方法。

在二孩还在肚子里时,她就和大孩介绍小孩,更是在小孩出生时,送了一个大孩喜欢的玩具,并告诉他那是小孩给他带来的礼物。

小孩小,我们免不了更多的关注,也是这些不经意的瞬间,会让大孩产生失落感。

而这个时候,和大孩的沟通就尤为重要了,即使他们只是孩子。

龙应台告诉大孩,在大孩这么大时,他也曾制造了许多混乱,而为了解决这些混乱,大人们也曾围着团团转。

所以,小孩现在经历的这些,都是大孩曾经经历过的,等小孩这么大时,我们也会像对待大孩这样对他们的。

总之,我们要学会转移孩子的不满心理,让他们学会分享,彼此爱护,不论大小,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





烟花笑雨


成年人的恋爱不是牵手拥抱就可以了的,是一起扛住 一起互为支撑 一起组建家庭 ,所以需要相爱 需要默契 需要观念一致,还需要坚定地站在对方身旁 。



情感信赖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题面看是关于二孩关系和孩子养育的问题,“如何培养两个孩子的感情,长大后才可以相亲相爱”,前半句:如何培养两个孩子的感情,有强烈的主观愿望,两个孩子的感情由第三个(妈妈或爸爸)培养的;后半句,长大后可以相亲相爱,时间有要求:长大后;结果有限定:相亲相爱。

其实这个问题是每个有两个孩子的父母的美好愿望;但它不该成为一个问题。两个人的感情是靠两个人的点滴相处日常陪伴积累的,只要我们做父母的可以少干预、少参与、少评判,他们就会是彼此的伴,有喜欢爱护、有比较竞争、有模仿学习,在这样的真实关系中成长自己、建立关系。长大后的他们在某日会有自己的密友、有自己的爱人、有自己的孩子,却依然不能否定,那个从小一起长大的人,是理解他最深的、陪伴他最久的、可以彼此相忘也可以时时惦记的手足。


每日半小时实验


给孩子合作玩耍的机会,让他们在合作中建立良好的情感链接,对双方平等对待,不能过分对哪一个偏心,让另一个产生“争宠”“自卑”等情绪,孩子产生误会时,要找出适当的方法对他们进行调解,大人双方也要和孩子进行合理的合作和情感上的链接,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健康的情感链接,因为社会中大多数家庭对于和孩子的情感链接是不属于健康的,至于具体的问题我相信大家都明白,这里不多做解释,所以也不要完全把重心放在对孩子进行培养,大人在孩子面前对于外人的交往,对孩子的教育,夫妻的相处方式等对孩子的影响都不容小觑,也要更多的注重家庭的氛围,让孩子处于一个健康良好又合理的环境氛围,这样才能让孩子的心里上健康。从而对于情感的成长与形成也会是健康的。这样也不用担心孩子双方的情感问题。


苏采舟L


少插手他们就是最好的做法。小孩子之间就是一会闹腾一会好的,本来就没有大矛盾,有时候你被他们气的不行的时候,他们已经又在一起玩耍了,很本不记仇。很多时候,你一插手事情性质就变了,一碗水难端平,矛盾点就集中到你这了,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你,总有人会觉得你偏袒了另一个而心里失衡,长期如此就会影像他们的感情。影响他们感情的不是那些打打闹闹的生活小事,而是父母的偏袒,不公平对待,他们不能对父母怎样就把这种情绪转嫁到对方身上,感情怎么能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