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频率比较高的人,是不是能力不足的人?

逍遥邀对联


职场中频繁跳槽会让人觉得该候选人流动性太大,稳定性较差,造成不愿意录用的影响,事实上频繁跳槽也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行为,并不是所有的频繁跳槽都应该被唾弃。

一,年轻的职场萌新

23-25岁之间的刚毕业小年轻如果频繁跳槽我认为值得鼓励,以前大家上大学找工作,要么是包分配,要么是专业对口,而现在早已经没有了这样的观点,学的机械干的文员比比皆是,加上现在的年轻人一毕业就迷茫,工作一半年后仍然迷茫,所以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人一定不能在某个岗位上凑合工作。

毕业后做的第一份工作可能就会是以后长期发展的工作了,所以第一份工作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未来,决定着前途,因此第一份工作不喜欢就换,换第二个发现不适合还是得换,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不喜欢的工作长期干下去就成了工作的傀儡,既不喜欢,迫于生活又不得不干。

刚毕业趁着年轻,要有不断试错的勇气,因为只有这个时期试错的成本较小,才能让你真正找到自己热衷的行业,干自己喜欢的工作,这样才能长久,才能谈未来,才敢言成功的话题。

二,经验丰富的职场老鸟

一般工作两年以上的人基本都已经职业定型了,既然横向基本定型,那么就要在自己领域的纵向进行深耕发展,频繁调槽只会在找下一份工作的时候更加的不容易,要么是能力不足被单位抛弃,要么是自己太矫情。

作为一个HR,谈不上阅人无数,但也确实见过形形色色的候选人,有的太稳定了,雷打不动,有的跳槽过于频繁,时刻有流走的风险,这两种其实都不能作为最佳候选人,过于稳定的人只有忠诚度,在创新意识方面一定不太擅长,雇佣成本不变的时候可以接着用,抬升成本继续雇佣就很鸡肋;频繁跳槽的随时也会流失,人力部门各个环节都得增大成本,包括招聘,预算,培训,劳动关系等。

一般工作数年以后还频繁跳槽的人我见过的多是这样的:

1.低能找高薪,基本工资低,绩效工资高,完不成绩效被辞退;

2,包装简历高薪入职,能力更不上露出破绽被辞退。

3.盲目自信,以为自己很值钱,裸辞后屡战屡败。

所以我个人觉得频繁跳槽不一定是能力不行,年轻人还是需要经过多次试错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常言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入错行很可怕的,人们还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你不小心的入错行,可能某个行业就差了个状元,工作经历丰富年纪稍微长一些的,频繁跳槽大多是能力不行,多注意提升和反省自己才行,一家企业不适合自己发展有可能是企业的问题,如果每一家都不适合,绝对就是自己的问题,一定不是点儿背。

最后,跳槽该跳还得跳,有能力的越跳越吃香,没能力的再跳都是在原地打转!


笔记簿杏豆


这种说法不能一概而论,职场中跳槽是一个很常见的事,大家跳槽的原因也各不相同。

有的人岗位变动频繁,五年职业生涯,已经有三次跳槽经历,几乎每一年半都有一次工作的变动,这样的人在多数HR眼里可能会被认为工作能力不靠谱,但仔细看一下工作经历就会发现,有的人跳槽后,不仅升职加薪,平台也越来越大,个人也有更大的施展才华的空间。


我有一个朋友在互联网行业,6年时间先后经历了美团、百度、阿里、头条等四家公司,美团作为毕业首个offer,工作了两年跳槽到了百度,工作一年后,跳槽到了阿里,工作三年后,跳槽到了头条,仅仅四次跳槽,年入总包达到了150W,个人也从当初的初级工程师,变成了资深专家。

频繁跳槽可能跟行业有关,如果你在大公司之间频繁流动,那么对于你的职业生涯绝对起到正面的加成效果。大公司市场大,业务种类广,仅仅研发岗位就数不胜数,有经验的人随时都可能被猎头关注到,这样跳槽根本不是一件难事,即使频繁跳槽,他们得到的评价应该也不会低。

也有一些人跳槽茫无目的,不仅没有职业规划,频繁换行业,就连每个工作的时间间隙也极为短暂,这样的人也许有能力,但职业生涯无规划,短期内任性妄为也许很舒服,时间一长就会发现,自己的职业生涯可能面临失败的局面。十年后,人家一步一步成为行业领袖,而你只是在原地踏步而已。

在一个行业里面没有3到5年以上的积累,在一个公司工作不到一年以上,不建议跳槽;同样也不要因为工作不顺心,就赌气跳槽;更不要在下家无着落的情况下就选择跳槽,否则等待你的绝不是什么好下场。

跳槽有风险成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新工作等待你的将是未知的风险,而你很可能需要半年时间才会熟悉新工作与新环境,而你也不确定新工作是否一定好于其他选择,所以每一段跳槽都要慎重。

那些频繁跳槽的除了个别人有出色的能力外,大部分人也就是无奈的被动跳槽而已,能力真的一般般。


HR沐云君


个人大学毕业以来的跳槽:第一阶段,刚毕业的时候频繁跳槽,试错,两年内换了是行业并最终选定了目标行业。第二阶段,选定行业和公司深入工作几年后,薪资待遇已极度低于同岗位市场水平,通过跳槽重新给自己进行了市场定价。第三阶段,个人家庭原因不得不跳,被动跳槽。第四阶段,工作职位进入瓶颈期,跳槽实现职业晋升,跳了两次,其中第一次算是对岗位判断失误,略有遗憾,也算是职业晋升阶段的试错。……跳槽思路一定要清晰,试错风险要控制好,否则自毁前程。我自己第三阶段的跳槽是被动跳槽,差点把自己职业生涯毁了,幸好我当时给自己的风险底线设置好了,才没有一落千丈无法翻身。

总结:跳槽本质是件中性事件,是解决职业发展问题的一个方式。无论跳槽与否,在职业生涯过程中如果一旦出现薪资长期低于市场价格、职业生涯无法晋升等职业发展的实质问题。都应该反思,如果跳槽这个手段已经用过,那就要考虑其他方面的问题了。


疯子73727929


频繁跳槽跟性格有关,但跟能力不一定有直接关系。我们来分析一下频繁跳槽的3个原因以及3个跳槽的建议:

1.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晰

如,我有个朋友做文员的,本来干得好好的,却嫌这份工作没挑战性,枯燥无味,看到好友在做销售,每天接到上万的单子觉得很酷很带劲,关键是月薪也高,这位朋友很动心,决定不干文员要去做销售。

后来她去了一家健身房当销售,才发现这一切没她想象的那么容易,她不仅记不住销售知识,面对陌生人也无法圆滑地打交道。总而言之,她的性格并不适合成为一名销售员,尽管她非常想要改变自己,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这位朋友毕业两年,换了四五份工作,做过客服,销售,文员等类型,但始终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工作,这种就属于定位不清的,她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能做什么,什么工作才能扬长避短。

2.眼高手低型

有一类人总觉得目前的薪水配不上自己的能力,于是不断跳槽,希望能够找到越来越好的工作。

但实际上,这种人去了哪里,都不会得到重用,因为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如小张(化名),小张第一份工作也是销售,但他去的是大城市的大企业,资源和销售机制都非常成熟,客户也是现成的,因此业绩不错,收入也还可以。

后来成家了,小张觉得现在的薪水太低,他自信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于是跳槽了,不过跳槽后他发现,自己的能力并没有那么强,一切只是平台提供的优势罢了,因此他的下份工作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顺利,给的薪水也不那么高,但他没有去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而是以跳槽来解决问题。

这种人并没有自知之明,给自己的评价远高于客观水平,结果到了市场上检验马上就会很失望,但他们又不安于现状,总想找到更好的,结果就出现了不断跳槽的局面。

3.遇到困难逃避型

日剧《我要准时下班》里面的来栖就是这种类型的员工,来栖在一家网络工作上班,作为初来乍到的新人,他因为泄露了产品视频引起轩然大波,还差点导致公司蒙受巨大损失。

来栖因此非常愧疚,同时怀疑自己的能力,感觉自己什么都干不好,经过再三思量,他向东山递了辞呈。

但东山并不接受,他只好留了下来,之后因为遇到其他困难,来栖申请调职,东山笑了起来,鼓励他,并且真诚地赞赏了来栖身上的优点,这才打消了来栖离开的念头,帮他重拾了信心。

来栖是不是很像初入职场的我们,作为一个新人,我们经常一不小心就捅娄子,还感觉自己很差劲,整天活在自我怀疑当中。

为了逃避困难,很多人会直接选择离职,但去到另一个公司,这些困难依然会接踵而来,于是就陷入了不断跳槽的死循环。

那么,想要避免频繁跳槽,我们应该怎么做?

1.找到你的优势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位朋友一样,她的优势是喜欢小孩子,而且性格单纯,如果去做幼师是非常合适的。

但如果去做销售,她的缺点会暴露出来,如,不懂得沟通,说话总是直来直去,容易得罪客户。

如,做事不细致,不懂得去跟进客户的需求等等。

找工作我们要结合自己的优势,不要去挑战自己的短板,有些事情你无论怎么努力也做不好,但有些工作能够让你扬长避短。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

你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朋友们经常夸你什么优点?

身边的人会拜托你帮什么忙?

有什么事情你做得比别人好?

你做什么事感觉很轻松?

2.遇到困难寻找解决方案,而不是逃避困难

逃避困难在职场中是很常见的事情,很多人都有这种畏难心理。

但我们要知道,困难是逃不掉的,你在这个公司不去处理掉,去到下个公司依然还是会遇到,所以长痛不如短痛,与其让这个问题不断困扰你,不如你主动出击,去把它解决掉。

如,我曾经不擅长做视频,每次让我剪辑视频我就感到害怕,不想做,但当我试了一次之后,我发现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难,而且在动手的过程中,我相当于学习了一门技能。

这样的话,无论我去到哪里,这种技能都不会丢,下次遇到这种事情也没有那么害怕了。

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脑海中设置了很多可怕的场景,跨出第一步,剩下的就容易了。

3.千万不要裸辞

如果你跳槽的原因不是上面这几种,而是你工作的行业再走下坡路,或者公司发展遇到了天花板,这时候跳槽是可以的。

但是,不建议裸辞,一定要找好后路才提出离职。

一来,没有工作的那段日子你会很慌,而且要有积蓄才能安然度过。

二来,空白的这段时间,在简历上不好交代。

三来,会增加很多不确定因素,如果这个过程中一直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你会陷入死循环,时间久了,你可能连工作的心情都没了。

我是苏乐,前500强企业文案策划,富书,樊登读书原创作者,青云计划得奖者,一对一写作培训师,专注分享写作干货和职场提升方法,欢迎关注我!

苏乐爱写作


从我做HR招聘这些年的观察来看,”跳槽“频率和能力没有绝对的负相关,单纯以能力来定性,并不合适。

究竟怎么看待”跳槽“频率比较高的人呢?

下面我来给大家做一些分析:

一、”跳槽“频率和一个人的职业规划有关

经常有人前来咨询时会问我:丁老师,跳槽多是否一定不好,不跳槽的那种人HR最喜欢了吧?

我有些苦笑不得,对方有这样的误解我可以理解,因为这个社会总在批判年轻人浮躁、跳槽多。

我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跳槽频率的高低,真不是绝对的。

1、朋友A,她在一个单位工作了整整十年,岗位是行政专员。因为单位效益越来越不景气,员工都看不到希望,于是A就从单位离职出来了。但是她面试了好多家,都没有拿到合适的offer。

A说:求职时,面试官就是觉得她在一个单位做了十年,还是行政专员,有点怀疑她的能力。

是的,A这个人性格就是喜欢求稳,十年一个单位忠诚度是高,但这样的稳定就依赖于平台,而非个人自身。当平台不稳了,A也就不稳了。

2、朋友B,她同样也工作了十年,期间跳槽三次,工作过四个公司。从一个HR助理一路做到HR总监。

B有次自嘲:下次我再跳槽的话是不是太频繁了,估计没有公司会要我啦。

我说:我并不觉得啊,因为你每一次跳槽都是依据自己的职业规划进行的,我看到的都是在往上走。

A和B,两个人,如果要比较现在的能力,那一定会说B更强,但事实上跳槽的频率也是B更高。

我觉得这中间的差异,主要是源于两人的职业规划不同罢了,B从毕业开始就规划好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要达成什么目标、实现的路径是怎么样的,当遇到好的机会,她果断会选择跳槽;而A一直是打工求稳的心态,只要一份工作能让自己一直干下去,为啥要考虑发展这么头疼的事情呢?

二、能力不足的人,该如何选择跳槽

说完A和B的故事,会令人产生一个疑惑:如果我也和B一样能力不足,是该多跳槽还是少跳槽好呢?

我觉得有两点要考虑清楚:

第一、导致你能力不足的原因是什么?

究竟是你自己不努力学习、实践还是公司限制了你的发展?

这非常关键,也就是心理学中常说的归因模式,是内归因素还是外归因素。

你自身原因导致的就是内归因素,那么即便你不跳槽,只要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付出更多的努力,你也可以取得事业进步与职业发展。

是公司原因导致的就是外归因素,你已经足够努力了,只是目前的平台无法提供你进一步发展的空间,那么跳槽就是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换到其他更好的公司,也许你的人生会翻开崭新的一页!

第二、跳槽能给你带来什么价值?

现在许多人跳槽的原因都很简单,一次吵架受了点委屈就裸辞,可是你是否想过:天下哪有不委屈的地方?这里的人际关系复杂,其他公司就很简单了吗?也许只是一个坑到另一个坑。

只要不突破你的道德底线,属于你个人的原则性问题,我觉得首先就不要冲动型跳槽。

考虑跳槽的选择,一定要想清楚能给你带来的价值是什么?

第一方面是钱,新的工作是否能给你的收入带来明显的增长?如果是,那我想可能你之前的公司让你低就了;

第二方面是职业发展,新的工作是否给你更高的职位、更大的成长空间?如果是,那你是否又敢于接受挑战?

第三方面是其他因素,例如新的工作机会是否让你的生活上更便利,是否有熟悉得领导更NICE等。

总之,职场上作为一个成年人,你需要有经济、理性的思维来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假如找不到这样的价值点,我建议你先等一等,或者让更专业的猎头来帮助你。

三、能力的培养关键取决于你自己

以上分析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可以看出,能力和跳槽并没有绝对的关系。

尤其是30岁以上的职场人,如果你对自己的能力增长还是依托于平台,我觉得你需要认真进行思考:究竟你能力的背后是平台的能力还是自身的能力。

有些公司里的管理层,看起来位高权重,其实能力并不强,一旦这样的公司出现问题,这类人是很难再到外部风光。

而有些公司的核心骨干,自己能力很强,与公司之间的关系更像强强联合,彼此促进。真的有天公司出现问题了,这类人换到任何平台都一样是金子。

因此,我想说的是,30岁以后的你,应该让自己也开始变成“平台”,例如你可以有能力去带领团队,培养新人,帮公司开拓新的业务等等。

当你的焦点是放在自己身上,而非跳槽换平台这件事上时,你才能真正培养起职场核心竞争力。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我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见解,仅供各位朋友参考,希望有帮助、有启发!

我是丁路遥知事,欢迎转发并点击关注我。每日为您解答各类职场问题、分享职场信息。

丁路遥知事


恰恰相反,跳槽频率比较高,至少能证明他在找工作这项能力上很强。

别不服气,不信你辞职找工作看一看,有没有人家找工作那么顺利,有没有人家越跳槽越好的那种情况。据说,就有人两年换了5份工作,工资收入翻了两番的情况。所以跳槽频繁,证明他能力很强,这并不奇怪。

当然啦,并不是所有跳槽频繁的人能力强,有一些是被迫无奈的,在哪一家公司都干不长,多半是因为公司发现这个人做事不行予以辞退,当初之所以能够录用,往往是因为被对方的假象所迷惑,这种人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开低走:面试的时候看上去很不错,但是用起来却并非那么回事,可谓名不副实。就像一只花瓶,很漂亮,但只能当摆设。

可以说这种频繁跳槽并非是自己的主观意愿,还是本身比较差,只是凭借面试的充分准备和发挥,蒙混过关,可一旦入职做实际工作,就暴露了自己的软肋和虚弱,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能力不足。

还有一种是此人心浮气躁,浅尝辄止,在哪里都干不长,做事只有三分钟热度,很容易厌倦。刚开始入职的时候,对环境和工作都比较新鲜,干得很起劲,但时间一长,觉得没劲儿,兴趣点转移,目标也就不在这里了,他必须通过跳槽去寻找新鲜感和刺激,这种多半属于心态问题。而心态问题多半是由于他的认知能力不足,比方说做这份工作认为没前途,学不到什么东西。实际上,很多工作就是从基础干起的,他没有看到一项工作的远景和使命,只是得了近视眼,只看到了手头上的工作,对更需要专业,更需要战略眼光的事情却视而不见。

其实像这种人并不少见,总结为一句话就是:眼高手低!做什么事情习惯从负面的角度去看待,而且喜欢给自己找理由,常常归罪于外。他们从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也不积极,更不想着如何去改变。其实他们跳槽根本就不是工作本身的问题,但是他这个人的问题。

一个人的能力不足但学习态度好,往往还可以弥补,毕竟可以通过学习调整,能够提升他的能力;怕就怕一个人能力不强,还不愿意学习,不愿意调整自己,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如果这样的话,他的跳槽不过是毛驴拉磨,转了一圈又一圈,重复一个又一个的循环而已,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一个跳槽频繁的人,主要还是他的认知和思维模式在起主要作用。刚刚毕业的前两年频繁跳槽还能够理解,毕竟很多人还处于社会职场的摸索适应期,如果过了两年之后还一直这样,这种人基本上也就停止成长了,不大可能做出什么像样的成绩。

只有那种跳槽每跳一次都能实现职业飞跃的人,才是真正的往上走,比方说从小公司跳到大公司,从低职位跳到高职位,从不知名公司跳到知名公司。至少在给人的感觉上,你是越来越牛了!否则你只是在一些不知名的小公司跳来跳去,只是低水平的重复而已,跳得越多,死得越快。

你说是吗?

喻派职言,今日头条签约作者,15年人力管理经验的职业导师,关注我了解更多。出版有《绩效管理顶层设计》、《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等专著。

喻派职言


跳槽频率比较高,人员能力不足,确实是会在职场中同时发生,但是这两者实际是相互独立的两个现象。

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题主问出这个问题,是在逻辑上犯了归因错误。

这就好比公鸡打鸣的时候,太阳就会升起,我们能因此就说:因为公鸡打鸣,带来了太阳的升起。

当然,从我过往这10多年面试近万人的经验来看,我们做HR这一行,确实有时候会把跳槽的频率作为能力强弱的判断依据之一,而且在大部分情况下,不同的跳槽频率,代表的能力大小在HR眼中确实会不一样,如果再辅以其他的面试证据,可以说判断的准确率就会比较高。

那么到底是为什么,明明我们知道这是两个独立的现象,最终依然会以此作为判断能力强弱与否的一种依据呢?

我们先把常见的跳槽频率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跳槽频率特别高,大概每半年不到,就会换一份工作。

第二类:跳槽频率相对较高,大概每一年或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就会跳一次槽。

第一类:跳槽极其频繁,且在2~3年内一直持续这种状态,大概率是能力不足。

从过往的面试经验来看,应聘者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有2种主要原因:

1、新工作干不下来,自己不好意思/没有成就感再干下去,甚至是被企业劝退的。

很多人入职2~3个月,因为工作干不好,干的没有成就感,此时就会萌生退缩的想法,造成严重后果的,甚至会被公司主动辞退。

只是1次或2次情况还好讲,次数多了,长期这种情况,说明员工缺乏基本的学习能力或者说是岗位专业知识。

毕竟大部分的工作岗位,在刚入职时候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或者即便本身有工作经验的,也是让新人先逐步从熟悉的工作接手做起,再逐步增加新工作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有2~3个月的时间一般已经足以应对。

2、新公司环境、团队、文化、工作内容适应不了,或者是自己干一段时间就不想干了

偶尔一两次判断错误还可以理解,但是多次发生这种情况,说明无论是在对工作内容的选择和判断上,还是要对自我的认知上,应聘者都容易出现较大偏差,而这也从侧面说明,应聘者缺乏基本的判断及分析能力,也缺乏最基本的自律能力。

第二类:跳槽相对频繁,确实有一部分是能力不行的原因,但是不排除还会有其他原因,必须要辅以其他情况进行佐证才能下判断

就我过往的经验,第二类跳槽状况,除了可能是因为能力不行之外,也有能力还不错,但是因为其他原因造成的。归纳下来主要有以下3点:

第一,应聘者一直在小企业之间跳槽,缺乏职业发展前景,做了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之后,很容易出现能力发展瓶颈,不得不再次跳槽。

小企业一般缺乏比较系统化的职业发展路径,也没有足够的平台,如果应聘者一直在小企业之间跳来跳去,那么对于一个员工来讲,能够获得的能力增幅有限,

这个时候,不能说这个人的能力不行,只能说他的能力发展遭遇到了瓶颈,而这个瓶颈与其本人的综合素质及工作能力无关,而更多是视野和机会问题。

很多优秀的职场人,就是因为最开始选择了小型企业,再加上几次跳槽都是在同等规模间平行跳槽,最后即便个人足够优秀,也很难一次性就能进入集团性大公司,最后通过频繁跳槽,来逐步接近目标公司,实现“曲线救国”。

第二,有些应聘者是在尝试不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曾见过一些优秀、年轻的职场人,在近5年内尝试了3-4份工作岗位,其核心目的就是在还没为自己找到合适的人生赛道之前,通过深入了解一份工作方式,来决定自己的终身职业发展方向。

这种做法虽然看起来职场前期会损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是相对于更长的人生职业发展来讲,这种牺牲还是可以接受的。(当然前提是目标清晰,有规划性的接触)

还有一种人,就是以创业为最终目的,所以也会不断的快速尝试不同企业或工作,以自己未来创业方向所涉及的领域为中心点,给自己的创业打下基础。这个时候跳槽就是为了快速摸清行业的主要知识和流程脉络,并借此积攒一些人脉。

最后,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因为对待工作与生活价值理念不同,而产生的较频繁跳槽。

我记得曾经有一对情侣,他们的跳槽频率,也差不多是1-2年一次,每次跳槽中间会间隔大概半年的休息时间。

后来和他们聊下来,发现是因为他们俩是“丁克”的理念,也不太想过早受到原生家庭的捆绑与束缚,更多希望在年轻的时候,能够多去世界走一走,开阔下眼界。

实话实说,这两个年轻人能力都非常强,而且真的工作起来也很拼,所以以他们的工作业绩很容易找到下一份工作机会。

在每一次短暂的休息期间,他们都会去不同的国家旅游,然后回国之后就会立刻收心重新再找一份工作,然后攒一笔钱,再选择离职出去旅游。以此循环度过了近6年生活。

在他们的心里,工作时就全力以赴,生活时就倾情投入,这是他们的一种生活理念。

结语

以上我们分析了,跳槽频繁当然不能完全证明能力强弱。

但是,从HR和企业的用人角度出发,虽然跳槽频繁不一定能证明你能力不足,但是,它一定可以证明你不够稳定。

企业方作为一个盈利的组织,必然会考虑招聘成本、培训成本、未来的替换成本、工作交接带来的沉没成本,所以企业一般会优先选择稳定性更强的应聘者。

所以在职场上如果想有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至少以3年左右一次工作周期,才是一个好的决定。


我是@子佳看职场 ,大型集团企业HR总经理,严肃专业,偶尔搞怪的HR从业者,持续分享职场干货,关注我,我们一起职场前行。

子佳看职场


跳槽频率比较高的人,也有可能是能力太强的人。

我们都知道云锋基金创始人之一的李颖,她用3年的时间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毕业时拥有两个学士学位和一个硕士学位,这样的人可能是能力不足的人吗?但是,她在10年时间里跳槽4次,平均两年半一次。

我们可以看看她的跳槽经历,2000年毕业进入麦肯锡做管理顾问,2002年跳槽到Ikanos做市场及营销总监,2005年跳槽到ut斯达康做副总经理,2006年跳槽到KPCB做合伙人,2010年与马云等合伙成立云锋基金。

从管理顾问,到市场及营销总监,到副总经理,再到合伙人,一步步走来,是因为李颖在追逐一个梦想,就是“找一个团队自己创业”,而频繁跳槽恰恰是她积累行业经验,实现梦想的途径,频繁跳槽恰恰是她能力很强的体现。

反观我们的很多企业里,有的人十多年待在一个岗位上,甚至有些人一辈子待在同一个岗位上,对企业的忠诚度也很高,我们就能说他能力很强吗?或许他待在一个地方舒服惯了,不想动,或许是当“螺丝钉”久了,害怕出去,还记得收费站撤销,“我的青春都交给了收费,现在我除了收费啥也不会”的事情吗?

所以,跳槽频繁的人也有可能是能力太强。职场人要做好人生规划,事业发展规划,静下心来,真正想一想“我想要什么”,真正打造专业积累、管理积累和社交积累等核心资本,这才是职场人的内在价值,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剥夺不了的,与你跳不跳槽没有关系。


自由职路


没有这么绝对的事。

1、能力好的人

其实往往有能力的人,对于自我价值的体现更加强烈,当公司目前不能满足其价值体现(更好的薪资、更高的职位)时,则会毫不犹豫的跳槽。这部分人相当的自信,而且也有实力,在很短时间内会迅速找到能满足自己预期目标的公司。

2、能力不好的人

对于能力不好的人,进入公司时发现公司对于该岗位的要求,远大于自己实际能力,只不过凑巧的是在面试环节很好的被掩盖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会显示出力不从心的状态,因此通过跳槽来跳出这个自己挖的“坑”。

3、定位不清晰的人

还有一类人,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没有清晰的认识,急于摆脱现有状态,因此当收到新的OFFER时,不去实际了解新公司的情况,一头栽进去。然后才发现,公司有诸多不足,且还是自己无法忍受和接受的,因此陷入死循环。


竹xiaoxiao


说到跳槽频率比较高,其实简单的说一种是能力不高的,另一种是能力比较强,但在短时间内跳槽比较频繁的。

那么就来说一下为什么有这两种情况的出现:

第一,能力不高,喜欢通过跳槽来为自己做多项选择,多半是有选择困难症和眼高手低的一类人。

说实话你可以发现,几乎每个周边都会有这样能力不高,喜欢跳槽的人。在他们眼里,总是觉得没有一家公司能入得了法眼。

只要工作时间长了,工作累了,工作中体力活多了,离家远,工资低……反正理由很多,多数是认为是公司的问题。然后一不爽就选择裸辞或者跳槽。

其实,这种状态是典型的“职场菜鸟”和心里不成熟的表现,眼高手低,同时能力不足,很多情况不去反思自己的问题,把问题全部认为是公司的问题,搞的全公司都围绕他转一样。


第二,有能力,能力很强,在短时间频繁跳槽,在试错阶段,这样一类人只要明确目标,往往在后期工作会很专注。

说到这里可以说,大学毕业后谁没有在多家公司工作过的经历。几乎很少能马上就找到和自己专业十分对口,干的得心应手,薪资也满意,还能学到很多东西的公司。

这段时间,往往是试错阶段,体验阶段,学东西阶段。可以说,在这个阶段,往往会朝着学东西,学工作经验。你能说,这个时候能力不强吗?


往往这个阶段是训练能力的时候,这个阶段就会出现像一些学某项技能很快,理解能力很强在一行很快能适应的一类人。这类人一旦明确了目标,往往在这一行深耕下去,成为这一行业的精英。

总结:如果能力不足的,调整心态,及时提高职业技能比频繁跳槽重要。如果是一时很难做出选择的,我认为从“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未来的职业目标”这三方面来做复盘和反思,我相信你很快就能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