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获客、激活、留存到变现,通过关键指标构建数据分析体系

在互联网公司,总是逃不过获客、激活、留存、变现等业务话题,在各个阶段当中,数据分析师应该从哪方面着手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通过以下内容,我们来梳理数据分析师的分析框架。

从获客、激活、留存到变现,通过关键指标构建数据分析体系

1、获客:优化成本,扩大规模

获客阶段数据分析师要做的是「花最少的钱,做最多的事」,其实也就是两点:优化成本、扩大规模。

从优化成本来讲,需要做的是:寻找最优推广渠道。互联网行业一般通过以下几个渠道获取新用户:

  • 口碑渠道:朋友推荐计划/新用户专属礼品等等;
  • 有机渠道:其中包括内容渠道,也就是所谓的软文和免费推广工具;
  • 付费渠道:比如百度、抖音等线上广告,李嘉琪等达人推荐,广告牌等线下广告。

数据分析师需要做的,是在众多的推广渠道当中权衡利弊,找到效果最好并且最适合品牌产品的渠道,衡量渠道作用的指标一般包含以下几点:

  • 成本
  • 定向
  • 控制
  • 时间投入
  • 产出时间
  • 投入规模

成本是要考虑的第一要素,其次需要「定向匹配」也叫「人场匹配」,比如说我们之前就帮一个品牌做过代言人选择的分析,我们通过分析A和B两个明星的微博粉丝发现,A明星虽然名气更大但B明星的粉丝属性更加符合品牌的调性,最后品牌方选择了B明星做代言,最终获得了不错的效果。那时间的投入也是一样的,比如之前脑白金的广告,它需要日复一日的来「洗脑」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这可能不符合产品的调性。最后还要考虑广告规模,比如说「注册送优惠券」,需要提前考虑到,发放多少的优惠券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2、激活:让用户真正使用你的产品

当新用户的数量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但很多用户还是处于「认知」水平,我们需要把这种认知转化为「兴趣」,让用户真正开始使用你的产品并且需要让用户使用到产品当中的「核心功能」,这个核心功能是用户留存下来的基础,否则已经被激活的用户就会很快再次流失。

第一:绘制通往核心功能的路线图。用户从进入到产品到接触到核心功能,可能需要经过多个阶段,举个例子:现在很多电动汽车厂商都标榜自己可以做到终身免费维修,那至少用户需要购买这台汽车,并且需要维修的时候,才能体验到这个「核心功能」,在此之前,用户对于你的这个功能并不熟悉,信任感也会大大降低。

在通往核心功能的路上,数据分析师需要划分流程节点,并且以每个节点的数据创建「转化与流失漏斗报告」,通过报告就可以分析出,在哪个节点上用户流失最为严重,再结合流失用户的调研,就可以找到问题所在,从新优化用户体验。

针对流失用户,一般采用「触发物」来触达用户,这个触发物可以是短信也可以是我们常见的APP消息推送,但无论使用什么形式的触发物都要尽可能的遵守以下6个原则:

  • 互惠:用户看到给予的奖励或者优惠,会产生消费心理;
  • 承诺和一致性:假如你在推送中告诉用户,注册即可领取礼品,但当用户注册之后,给出的消息却是「手慢了,礼品已领完」,那这个用户可能会感觉到上当受骗,从而成为永久流失用户;
  • 社会认同:我们经常会收到这样的消息「你的朋友xxx也在使用这个APP」类似的消息,这样它就把这个产品绑定了一个社会关系,从而促进用户的使用;
  • 权威:假如你是学数据分析的,某个软件给你的推送是「清华大学数据分析教授正在直播」,那么我想你一定会去看一下;
  • 好感:这是一个用户体验的问题,不要一天给用户发很多条同样或者相似的推送,这样的话用户会感觉「被骚扰」,我相信没人会喜欢被骚扰电话轰炸的感觉;
  • 稀缺:这个方法用的最炉火纯青的公司是雷老板的小米,饥饿营销就是稀缺的典范,告诉用户,慢一点可能就会错失一个极好的产品;

3、留存:唤醒并留住用户

首先需要认识到一点,「用户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用户本身的贡献」,这句话需要牢牢记住,看起来好像不好理解:我来举个例子:假如你是一个卖奶粉的商家,一个用户整个生命周期可能会在你的产品上消费1000元,但是,这个用户给你带来的价值绝对不仅仅是1000元,你的用户会通过自身的行动去影响更多与他类似的人(也就是你的潜在客户),所以说,留存有它的复合价值:

提高口碑营销和病毒营销的效果。

留存过程可以大致分为3个阶段:

  • 留存初期:也就是刚刚激活的用户,他们从产品当中获得的价值越大,留存率就越高;
  • 留存中期:进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使用户形成习惯,产生满足感,举个例子:滴滴打车大家都用过,经常使用的人,绝对不会想回到在路边招收打车的时代;
  • 长期留存:靠的是完善的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大的价值,比如大家常用的工具:百度网盘。一方面,你的资料都存储在网盘里,迁移成本很高,另一方面,很多人都在使用百度网盘,用户之间可以非常便捷的分享文件,这就是这个产品为用户带来了更多的价值。

留存下来的用户也不能置之不理,就像很多平台现在都在做「大数据杀熟」,也就是说,既然你无论如何都会使用我的产品,那么我把产品以更贵的价格卖给你也没有什么影响。这样做短期之内获取可以提高营收,但长期来看,由此对产品和用户之间长期积累下来的关系损害是不可修复的。

所以要对老用户「更好」,一般采用用户回报策略:

  • 品牌大使计划:这是用户身份的象征,最常见的做法是「用户推荐」,通过请老用户来现身说法,招募新客户,同时给予老用户一定的奖励,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 认可用户成就:常见做法是「会员等级」,等级对应着相应的权益;
  • 客户关系个性化:也就是传统的CRM方法,常用的是RFM模型,对高价值用户分层管理;

4、变现:提高每位用户带来的收益

提高收益的第一步,要让更多的用户产生付费行为,在通往付费的过程中,要绘制变现漏斗,这部分和「激活」有很大相似之处。


从获客、激活、留存到变现,通过关键指标构建数据分析体系

用户变现框架

其次,需要做营收拆解:

收益 = 付费用户数量 * 客单价

针对不同的用户,其消费水平和需求也不一样,需要把用户进行拆分,比如说,按人生阶段可以拆分如下:

从获客、激活、留存到变现,通过关键指标构建数据分析体系

举例:按人生阶段拆分用户群

大多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可以定制不同的产品策略。

在客单价的提升方面可以使用:产品连带或者产品组合。比如:某个服饰品牌,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买运动裤的消费者当中,有60%的人都会买卫衣,但目前品牌并没有这样的组合搭配,也就是说这完全是用户自发的行为,洞察到这一点之后,就可以设计产品组合策略,来帮助用户挖掘他们的需求点,从而提升客单价。

其次,在产品价格方面还可以使用一些消费心理学的技巧,拿经典的「经济学人杂志的价格来举例」:


从获客、激活、留存到变现,通过关键指标构建数据分析体系

经济学人案例

以上是美国经济学人的案例,方案2对比方案1仅仅增加了一个C选项,在支出几乎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大幅提升了销售额,方案2中B这个选项,正常人肯定是不会选的,那么B我们就成为「烟雾弹套餐」,B的价值仅仅是为了凸显C产品组合多么的划算,以至于让消费者产生「买到就是赚到」的错觉。

以上就是互联网人必须了解的用户获取、用户激活、用户留存、用户变现的分析框架,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