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中國家庭幸福感的十大原因,你的家庭一定也有不止一個

第一個,家庭中有一個過度嚴厲的父親

中國人常說,嚴父慈母,這實在是對父親功能的一個限制,因為父親也可以很溫柔的,我理想化的一個父親,是這樣一個狀態,他跟他人有一個非常清晰的邊界,但是他也有溫柔的能力,因為很多父親,他的人格沒有真正成長到一個男人的狀態,所以他需要用過度嚴厲來裝模作樣的來像一個男人,實際上,是在拼命掩蓋自己沒有長大的這一部分,如果大家想像一下,青春期的男孩,在他喜歡的女孩兒面前如何的裝模作樣,你就可以理解已經有了女兒或兒子的男人,在孩子們面前那麼嚴肅,是在幹什麼。

第二個,過分嘮叨的媽媽

就是對家庭裡的事情過分控制,有可能指責,有可能嘮叨,總是對孩子說很多很多話,這樣實際上就是在通過她的嘴巴滿足她的幸福,簡單說,她就是還停留在口欲期,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嬰兒他跟這個世界的鏈接就是嘴巴,那麼一個到了媽媽級別的人,那麼多的攻擊性和情緒都是通過嘴巴出來的話,那就說明她正在用她的嘴巴對她的老公和孩子施虐,這樣的現象在中國的家庭其實非常常見,如果以上兩個方面畫面化一下,可以想象,一個家庭,爸爸是在這個裝模作樣的嚴肅,然後媽媽在那裡嘮叨,然後孩子就在那裡備受虐待。

第三個,家庭裡的話題被限制

在中國的家庭裡,最容易被談起,也最容易掩蓋事實真相的就是孩子的學習,大家會不會覺得這個有點耳熟,爸爸媽媽跟孩子沒有任何的話題,只能夠談學習,這是被中國家庭最高談論的事情,大家都躲在學習的後面,感覺比較安全,但是,當父親開口談學習的時候,就是他們掩蓋他們內心的恐懼和不安,而他們自己也沒有能力處理,所以就拿學習這塊遮羞布來擋住。

影響中國家庭幸福感的十大原因,你的家庭一定也有不止一個

第四個,過度象徵化

現在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人,對中國目前的一個印象是,全世界華人的孩子都在學鋼琴,鋼琴在這個就是一個高度象徵化的一個代表,人民在它上面賦予了很多的意義,比如,高貴,優雅,階層等等,有靠近此物,來滿足自己的一些需要,另一方面,這個也隱含著一些攻擊性的需要,比如,帶著孩子區考級,看我孩子把別人打敗了,但是呢,我有的時候有個矛盾的心理,就是看到現在孩子參加很多藝術,或其他能力方面的培訓班,而我那個時候呢,什麼都沒有,但是,反過來想,他們應該羨慕我們,因為我們那個時候玩的是更加原始的東西,比如說,象徵化低的東西,如泥巴、棍子,或一些小動物,但是,大家知道,現在的孩子沒有機會如此的親近大自然,這也是現在孩子們比較悲哀的一面,過度象徵化會導致虛偽,還有導致一個人實際的生活能力的降低,還可以導致,過度的情感隔離,因為,在可以直接對一個人說,我愛你的時候,他 不說,我給你彈一首曲子,這個時候也可以看到,心與心之間遙遠的距離,這裡麵包含著害怕,害怕跟另一個人親近,就已經表明那種安全感的缺乏和擺脫孤獨感的之間,強烈的內耗,這種內在的硝煙密佈,只有一條彈鋼琴,這一條蜿蜒曲折的通道可以散發,大家可以想象得到這個人的內心狀態的樣子麼?

第五個,過度背景化

現在社會上,很常見的一個詞“拼爹”,無論是大學,還是中學,現在甚至在幼兒園,在入學前,老師先要調查的是,孩子父母是做什麼工作的,好像現在這個被教育部明文禁止了,但是很多老師還潛伏地在做,而孩子們之間,談論的也是,我爹是做什麼的,我媽是做什麼的,拋開社會道德的大旗來說,我仔細體會了一下,這種言論的心理動機是什麼,一個人的背景已經把這個人本身給掩蓋,對於父母來說,過度在孩子面前證明自己的社會背景,說明他心裡很虛,害怕自己在孩子心中不是一個好父母,所以需要這些背景來擋住前面,來隔離孩子跟真實的自己靠近,說到底,就是父母自己心裡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父母,而他們又害怕孩子們看到這一點,所以,就努力地編制了一副宏偉的背景,來擋住孩子的視線。

第六個,工作化

我遇到很多的家庭,父母都在拼命的工作,然後把孩子給忽略了,他們為什麼要拼命地工作呢,就是因為如果他要是有過多的時間在家裡的話,他就沒有辦法控制自己,而要在家庭情感裡卷出自己的脆弱,因為家庭裡是一個少講理、多用情的地方,也就是說,是一個很容易接近真實自我的地方,所以,在外面跟別人玩,要安全得多,看起來就不用那麼心苦,真的是有很多孩子被父母用過度的勤奮工作給毀了,他們被巨大的忽略了,很多孩子對這樣的父母在童年基本上沒有什麼印象,所以這樣的父母對國家、民族的確做了很大的貢獻,但實在是虧欠妻子和孩子太多了。

影響中國家庭幸福感的十大原因,你的家庭一定也有不止一個

第七個,限制孩子的某一個興趣特長

比如說有的孩子人際關係好,但是學習一塌糊塗,反過來說,有的孩子學習成績好,但是人際交往一塌糊塗,孩子是想用成績不好的方式來跟父母進行病理性的連接,意思是說,如果我有缺陷的話,你就可以乘虛而入,指責是,我全神貫注地注意你身上有沒有什麼缺陷,然後就攻進去,這就是家庭成員之間沒有界限的表現,所以,指責是想進入另一人的世界,是家庭中未分化的表示,簡單說,孩子如果有某項能力上的缺憾,就說明父母離他過近的一個表現,是父母的攻擊性行為把孩子給無能化了。

第八個, 家庭角色

這種在中國家庭中也比較常見,比如說,爸爸在家庭一直處於一種去世的狀態,而媽媽呢,擁有這個家庭過多的權力,這個一方面是性別的認同感,一方面呢,也是用這種方式防止父親在這個家庭中失控,爸爸的攻擊性和侵略性要強一些,而媽媽呢,就算它再兇悍,也是具有母性的,所以,對家庭的傷害就會少很多。

第九個, 隔代捲入

就是一個沒有分化好的男人,跟一個沒有分化好的女人結婚,然後有了一個孩子,這個家庭就有可能是一種很黏糊的關係,因為他們怕這種黏糊的關係帶來的錯亂,所以他們有意無意的邀請孩子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來進入家庭,這就是關係入侵,這樣子呢,就稀釋家庭中父母跟孩子的關係,這就是典型的中國家庭的特徵,三代人像一鍋粥那樣的在煮著。

影響中國家庭幸福感的十大原因,你的家庭一定也有不止一個

第十個,功利化的關係

這個意思就是,我愛你,不是因為你是誰,而是你擁有了什麼,比如說,你擁有了很多的才藝,你必須會彈鋼琴我才愛你,或者說,你必須在社會上取得很多成就我才愛你,這種有條件的愛,反映在親情中間的時候,尤其變得悲哀,如果家庭中的血緣之愛、親情之愛被加入了這些功利性的東西的話,就很不知道生活還有什麼意思,幸福是一種什麼東西了。

在家庭中的關係也是這樣,如果爸爸媽媽在人格上有很多依賴,沒有分化和獨立的能力的話,孩子註定就損害了父母的利益,所以孩子就會生各種各樣的身心疾病,最嚴重的就是精神分裂症,因為精神分裂症的永遠都玩出家庭的了,也就是“相濡以沫”,在家裡互相吐唾沫,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這個場景,真是感人至深啊,互相吐唾沫、殘喘在生活,我相信,好的狀態是相望於江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