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聚焦脫貧監測戶、邊緣戶、未脫貧戶,建立防貧返貧保險機制

焦作市: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手抓兩不誤”

焦作:聚焦脫貧監測戶、邊緣戶、未脫貧戶,建立防貧返貧保險機制

河南日報農村版訊(記者馮佳志 通訊員毋昆)

3月5日,記者在焦作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九場新聞發佈會獲悉,該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一手抓剩餘貧困人口的高質量脫貧,一手抓已脫貧人口的鞏固提升,確保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手抓兩不誤”。

焦作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市扶貧辦主任高明武介紹,該市共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9940戶108551人,涉及8個縣(市)區76個鄉鎮1603個貧困村,其中貧困村190個,深度貧困村43個。截至2019年底,全市已累計實現脫貧10.29萬人,累計脫貧率達94.78%,190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序列,貧困發生率由2017年底的1.36%降至0.21%,脫貧任務大頭落地。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給該市脫貧攻堅帶來了嚴峻挑戰和多方影響,主要表現在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受阻,扶貧項目開工推遲,包括蔬菜大棚在內的扶貧產業農產品因賓館、商場、餐飲業關閉出現銷售難等問題。

“去年,焦作市共有外出務工貧困人口24743人,其中省內務工21125人,省外務工3618人。今年受疫情影響,大部分人無法外出務工,收入來源問題亟待解決。”高明武說。

針對這一問題,該市農業農村局積極與工信局結合,按照“分批有序錯峰”的方式,組織貧困人口返程返崗、外出務工,或通過本地企業、扶貧車間、公益崗位等,幫助貧困人口就近就地就業。

截至目前,該市共有外出務工貧困人口8382人,1125個扶貧公益崗位數已復工1101個,復工率97.86%。帶貧企業、帶貧合作社、扶貧車間共112個,開工86個,開工率76.79%,貧困戶復工人數207人。

與此同時,該市通過建立多項機制,幫助農戶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建立市級重點企業調度備案制度,將100家蔬菜生產(儲備)企業列入市級重點調度備案單位,對蔬菜等農副產品實行統一調度。搭建產銷對接平臺,讓市場和生產者直接對接,已銷售蔬菜820餘噸、蛋類240餘噸。建立直供社區機制,認定4家企業為社區直供企業,優先購買扶貧合作社生產的蔬菜,已向80餘個社區直供蔬菜及副食品255噸。建立企業與貧困戶產銷對接機制,4家直供社區企業同時為20家已復工的重點工業企業直供蔬菜,保障企業復工需求。

“為防止邊緣戶、貧困戶意外致貧返貧,焦作對人均純收入5000元以下,有剛性支出的脫貧戶和有潛在致貧風險的邊緣戶開展日常動態監測。”焦作市農業農村局綜合科科長賀翠霞說。

賀翠霞介紹,動態監測重點包括家庭收入、家庭成員勞動能力及健康狀況、產業覆蓋或轉移就業情況,隨時掌握變化情況,因戶因人精準幫扶,降低返貧風險。

在堅持“兩不愁三保障”標準,以及脫貧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的基礎上,該市將符合低保條件的脫貧監測戶、邊緣戶、未脫貧戶全部納入低保範圍。對發生突發意外的脫貧戶、邊緣戶開展民政救助和慈善救助,對貧困重度殘疾人實行“兩項補貼”,全面落實“兩定製兜底線”“集中醫養和貧困兜底線保障”,兜住脫貧底線。

同時,該市還聚焦脫貧監測戶、邊緣戶、未脫貧戶三類對象,重點圍繞因病、因災、因學、意外事故災害等領域,探索建立防貧返貧保險機制,通過市場化運作,為貧困群眾提供防貧返貧風險保障。

“截至2月底,焦作已對接各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47億元,共實施項目423個,已開工項目69個,開工率16.31%。下一步將簡化程序,加快審批進度,具備開工條件的扶貧項目,及時開工建設,暫時不能開工的,積極採取措施,開展項目前期準備工作,確保疫情結束後,項目早開工實施見效。”高明武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