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從業者面對疫情如何自救?

旅途吃貨石頭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疫情無情人有情,旅遊行業在行動——剛剛經歷且還在其中的疫情將社會各行各業的人都牽扯進來,也包括旅遊人,疫情對旅遊業的影響仍在繼續,各旅遊平臺推出相關措施積極互救與自救,各種直播平臺,業內人士表示,旅遊企業擁有從目的地到旅遊消費者的漫長產業鏈,從供給端到銷售端均有大量的流量積累,開展線上自救是一種創新型嘗試,隨著各個企業的復工,旅遊行業出現了回暖跡象。但與此同時,業內人士表示,各大在線旅遊平臺仍需面對疫情結束後的恢復期與爆發期,不過需要等待一段時間,

旅遊網絡化平臺嘗試

旅行達人、目的地、景區及平臺商家,通過高頻次的視頻直播、圖文直播等方式,將具代入感的旅遊玩樂體驗展示給用戶,吸引客戶的眼球通過平臺直播賺取粉絲量,以達到旅遊業恢復能帶來客流量,利用的都是平臺本身現有的資源優勢。旅遊平臺開展新業務一方面可以減少虧損,另一方面也能看作是平臺的一種創新和摸索,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4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cd54fc8f9ae842549dae55e045fca78b\

呼倫貝爾谷哥


作為一個旅遊行業從業者,目前我們面對的困難就不多說了,自救的話,我想最重要的還是兩點,開源和節流。

開源的話,線下基本不說,主要是針對線上開展,線上分兩塊:一個是各大OTA平臺(阿里、攜程等),能上的都上,能免費的平臺儘量做,有人要說這時候不能出門了還上這個幹嘛?從長遠看這個是必須要做的。這時候就算沒有人下單,我們可以先打下基礎,想辦法找親戚朋友來做下人氣完成一些訂單,以後的排名和權重很重要;二是做自媒體,整理出以前的照片和視頻或日誌,在各大平臺上(如今日頭條、抖音、微博)註冊原創作者,每天分享一些文章或視頻,平臺也會給一些費用,同時可以吸收粉絲,以後這些粉絲也是你的潛在客戶了。

節流的話,這個話題有點殘酷,但是還是要必須面對的。當然能不裁人儘量不要裁,所有員工的收入肯定會受到影響,一定要做好員工的思想工作,咱們要做到兩點,一是人心不能散,這個時間段讓大家轉到線上,既能給公司創造機會,又能轉移大家的注意力;二是要讓大家都能理解公司的難處,設身處地的為公司著想,讓大家覺得都是一條船上的人。

能想到的暫時就是這些了,希望疫情早日結束,大家各自平安,相信旅遊業在年底前會迎來新一輪的高潮!


獨狼127405096


作為一個自媒體人我感覺作為旅遊從業者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把自己的旅遊知識用文章或者視頻講解的形式展示給網友們,從而吸收更多的愛好旅遊的粉絲,隨著你粉絲的增加,你的自媒體賬號也會是一筆額外的收入,同時很有可能積累一定的潛在客戶,這類人對你的認可度比較大,當疫情結束的時候,他們想去旅遊的話肯定先是想到的你,這類客戶可能直接變現。十分適合當下的旅遊從業者。你可以借鑑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01eddf03381f49d6ba139d62d9ed4611\

雲哥vlog


可以有充分的時間來規劃疫情後的路線,準備。

學習更細化、更專業的戶外知識。包括文案規劃等。

收益方面可以做自我的vlog,各個平臺的賬號運營。變現創收可能更快!

同時可以利用途中認識的朋友、驢友的資源變現。,帶貨等。

希望回答對您有所幫助[耶]



幻明呀


疫情期間大部分人都不會出去旅遊,很多旅遊景點也關閉了,所以旅遊從業者宅家自救就可以了。

疫情即將過去,各個旅遊景點人也會慢慢增加,出門玩的遊客們都會按要求帶上口罩,旅遊從業者只要做到和遊客們以及家小區的測體溫保安的一樣戴口罩勤洗手就可以了。


安格拉兔


要多多準備旅遊計劃,能吸引足夠的顧客,也要滿足各個階層。希望在疫情結束後能夠吸引遊客。



跟著超模姐姐去旅行


一定找人少的地方遊玩,清淨,空曠,多學一些自媒體知識。堅信,疫情總會過去的。冬天過完,春天自到!


用戶2565912208868夏


抓緊時間做團隊培訓,練內功,提前做產品規劃,渠道分析,資源評估,市場盡調。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新媒體的利用是旅遊行業的短板,這次可以彌補


行者無疆旅行家


我個人感覺還是要基於旅遊行業進行充電式自救吧,可以藉助新媒體平臺將自己展現出來,搭建框架,行程粉絲粘度,復工後能更好的起飛!


渠士林的旅行


面對疫情,不能出去了,可以在家學習一些小技能來提高自己,比如學習視頻如何剪輯更加的好,提高自己剪輯視頻的專業度!還可以看看書,提高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對我們做自媒體的也有用的!聽從組織的號召,不給社會添麻煩,待在家裡,直至疫情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