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采購”得克服的兩個組織問題


“大采購”得克服的兩個組織問題

摘自劉寶紅最新專著《採購與供應鏈管理:一個實踐者的角度》第3版,京東有售。

在過去幾年裡,我研究、拜訪過幾十家本土企業,上至營收數千億、過萬億的企業,下至幾千萬、剛過億的中小企業,發現在採購的組織結構上,有些普遍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就難以完成向“大采購”的轉變:(1)總部與分公司職能重疊、分工不清;(2)多頭管理,形不成合力。

總部與分公司職能重疊、分工不清

這在大型企業,特別是國企、央企挺常見。幾百幾千億營業額的大公司,有總公司,在各個省市有幾十個子公司,總公司、子公司都是建制完善,人、財、物、產、供、銷等職能各有一套。就拿採購來說,總公司與子分公司有分工,有搭接。

獨立之處損失了規模效應,搭接之處職責不清,造成混亂不說,更重要的是形不成公司層面的合力,在與供應商的博弈中處於下風。而供應商呢,雖說也得建立對應的分散型組織來支持,但因處於弱勢,在組織上卻更加緊密、管理上協調地更好、信息溝通更加及時。這是因為供應商處於相對弱勢,往往設有大客戶銷售團隊來統籌,抱團取暖,組織上協調地更好,信息溝通更充分,在雙方博弈中處於相對有利的地位(如圖1)。

“大采購”得克服的兩個組織問題

圖1:總部與分公司分工不清,協調困難,形不成合力

這種職能重疊、分工不清也是管理水平低下的表現。很多大型公司採取分散採購,根本原因就是管理能力不足,信息基礎設施簡陋,沒法有效地集中採購。過去十多年裡,集中採購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整體管理水平的提升。就如集權制國家出現之前,因為通信、交通不便,管理水平低下,周採取的是分封制;秦始皇統一天下、統一度量衡、修建了橫貫全國的道路後,集權制的國家才能建立;宋明清三代,管理能力越來越強,中央集權也就一步步到了極點。

對於總公司與分公司的分工不清,解決方案就是制定清晰的分工責任表。比如在圖2中的澳洲電信,供應商尋源、選擇和總體績效管理主要歸總部負責,而合同簽訂後的執行則主要歸分部管理。具體任務由哪一層負責要視情況而定,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標準;但是,重要的是要有這麼一張表,每一件事都得有第一責任人。沒有這樣的一張表,那並不意味著這張表不存在;相反,這隻說明這張表有多個版本,因為每個人的頭腦裡都有這麼一張表,而且註定有不同之處,職責不清就是這麼來的。

“大采購”得克服的兩個組織問題

圖2:總部與分公司的採購分工——澳洲電訊為例

來源:Corporate Executive Board

有些企業的效率低下,大量的時間不是花在幹活兒上,而是花在確定幹活兒的人上。這不光是有些國營企業的問題;在一些快速發展壯大的民營企業裡,組織複雜,職責不清,也有同樣的問題。很多事情,因為規定不清晰,找不到對口的負責職能,最後往往是誰熬不住了,誰有需求誰來解決。這又違背了管理上的一個基本準則:一件事,誰處於最佳的位置來解決,就應該來解決,否則註定是次優化的解決方案,總成本更高。

對於總部與分公司的職能劃分,或許你永遠也不會有個完美的答案,但有個劃分,即使不完善,還可以進一步整改;沒有劃分,大家便永遠處於摸索狀態,繼續低效的行為。

多頭管理,形不成合力

除了總部與分公司的分工不清外,公司內部各職能也存在分工不清的問題。

前面說過,供應商管理是個跨職能行為,採購、質量和設計等多個部門都會介入。在“小採購”公司,採購沒有起到協調、領導關聯部門一致對外的作用,結果是各職能各自為戰,形不成合力,在與供應商的博弈中處於劣勢。

舉個例子。有一次,我遇到一個公司的銷售總監,問他的那個大客戶好不好。他問哪一個客戶?我說就xyz公司,還會是幾個客戶?他說才不是呢,在供應商眼裡,這xyz可不是一個客戶,而是三個:採購是第一個客戶,這位銷售總監有個專門的班子,應對這幫採購老爺們的合同談判、集中採購和年度降本;設計是第二個客戶,他有另一個專門的班子,應對工程師們的產品與技術開發;運營是第三個客戶,他也設了第三個班子,支持量產運營(如圖3所示)。這也罷了,糟糕的是,這三者之間經常不通聲氣,由供應商的這位銷售總監來協調。你知道,這注定在雙方的博弈中,對採購方不利。

“大采購”得克服的兩個組織問題

圖3:跨職能多頭管理,形不成合力

多頭管理下,一方面難以形成合力一致對外,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職責不清。前者可以通過採購的統一協調來應對,即由採購協調公司內部各職能,作為公司管理供應商關係的唯一窗口;後者則可以通過職能劃分表來應對,即清楚地確定各職能的角色。

圖4是一個高科技公司的職能劃分表,在高層次上定義供應商管理的主要任務,確定每一件任務的主要責任人。就跟總部與分公司之間的分工一樣,具體的一件事由哪個人、哪個職能負責,得視公司具體情況而定,這並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得有這麼一張表,不管是以表單還是流程文檔的形式。就跟總部與分部的職責劃分一樣,很多公司沒有這麼一張正式的表,並不意味著這張表不存在;正好相反,這張表有多個版本,裝在不同人員的腦子裡,註定責任體系混亂,增加了溝通成本,降低了運營效率。

“大采購”得克服的兩個組織問題

圖4:供應商管理的跨職能矩陣表

職能之間的職責劃分看似常識,但常識並不代表常行。有個本土高科技製造企業,發展到十幾億的規模了,組織越來越複雜,部門之間山頭林立,相互推諉嚴重。老總是技術出身,親手把公司從十幾個人帶到這麼大,總是想不通,以前公司小的時候,資源緊缺,但啥事兒也沒停著;現在公司大了,要人有人,要錢有錢,為啥事兒反倒這麼難辦呢?

例如在供應商管理上,產品設計與物料技術兩個部門之間就扯皮不斷。老闆看不懂,兩個部門的頭都是自己一手帶大的,同事都做了成十年了,為什麼現在反倒沒法合作呢?他的解決方案簡單粗暴:把兩個頭兒都叫來批一頓,各打五十大板,重述協作精神的重要性了事。

那該怎麼辦呢?跨職能的責任矩陣表。有個公司說,我們也想到這樣的表格,但是事情那麼多,哪能羅列清楚呢?其實這是誤區。一個職能相關的事也就那麼幾十件。比如對於採購來說,我詳細羅列過,圍繞供應商的就是四五十件事,不難列清楚哪個職能負責哪些,完全可以細化到工作層面。圍繞訂單的事我沒有統計,估計也不會超過幾十件。管理層畏難、怕麻煩,不願列這麼一張表。結果呢,下面的人遇到具體問題,就一遍又一遍地掙扎,搞清楚究竟由誰來做。其實這也是人治的表現:人治之所以是人治,也是因為該有清楚的規定的地方沒有這樣的規定,執行者就憑自己的判斷來做,一方面效率低,另一方面也給人為操作很大的空間。

【實踐者問】我們是幾個億營收的企業,共有四個事業部。公司成立戰略物資管理委員會,由4個事業部的負責人組成;下設兩個專職的人員,負責供應商的開發,報委員會集體決策。針對具體的新產品,供應商選擇和定價都歸具體的事業部,由事業部的工程師來選擇供應商。供應鏈部門的採購職能呢,負責日常供應商管理和訂單處理。這樣的組織結構有什麼問題?

【劉寶紅答】這是典型的多頭管理。其初衷是好的,但執行起來問題多多。

其一,事業部的負責人非常忙,決定戰略物資管理委員會形同虛設,不可能是一個常設機構,做品類管理的事。這個企業有幾百個供應商,各種各樣的需求,兩個專職人員根本不可能熟悉所有的門類,所以就沒有能力找到合適的供應商。既沒時間,又沒能力,這兩個人能做的呢,八成就是等事業部找到供應商後,補齊一些手續而已,就如後文要講到的“供應商管理部”,做不了什麼壞事,也做不了什麼好事,人畜無害。

其二,公司層面沒有品類管理,供應商的准入、選擇其實都歸4個事業部。這4個事業部形成競爭關係,一旦有產能短缺,4個事業部必然互相競爭,一片混亂。四個事業部競爭,就難以形成供應商戰略;供應商戰略缺失,必然導致供應商數量氾濫。

其三,採購部門負責日常供應商管理和訂單處理,但沒法彌補供應商選擇上的缺失。之所以把供應商的選擇權和定價權“下放”事業部,根本原因是採購部沒有能力做好、做快;而權力下放後,採購部的地位就更加弱化,最終完全變成行政打雜。

當然,我也能夠理解這個企業為什麼要這麼做:採購的能力太低,讓事業部的工程師選擇供應商,或許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做法。這其實也是向分散採購過渡。不用問都知道,這樣做的推動力來自事業部。這樣做後,老總聽到的抱怨肯定會更少,因為事業部做砸了,也不會到老闆那裡自己告自己。但這導致的種種後續問題,決策者未必理解。

這裡問題的根源是採購沒有能力,把供應商選好、管好。案例企業不是選擇加強採購職能,而是讓各事業部的研發做採購的事,其實是拿一個錯誤來彌補另一個錯誤。

【實踐者問】在供應商的跨部門管理中,公司把所有問題全考核到採購部,導致質量、市場、設計有權無責、無考核指標壓力,無法全力協同採購來選好、管好供應商。

【劉寶紅答】前面提到了,採購有很多壓力,卻沒有資源,沒法驅動關聯職能,註定是“小採購”。一種解決方案呢,就是讓這些關聯職能虛線彙報給採購,形成矩陣式結構——職能上彙報給各自的職能老闆,確保以正確的方式做事;業務上彙報給採購,確保做正確的事,取得業務上需要的結果。

這一般以品類團隊的形式出現。比如紙箱子這個品類裡,張三是採購經理,李四是質量工程師,王五是研發人員。張三揹著所有的指標,但把質量100%傳遞給李四,技術100%傳遞給王五。以後質量有了問題,張三第一個挨板子,站在老總面前解釋,制定解決方案;接下來是張三打李四板子,由李四來執行解決方案。技術同理。

虛線彙報的直接表現是,在獎金髮放和工資調整上,採購經理張三要有話語權。比如年終發放獎金時,張三與李四的老闆一道,評估李四這一年來的表現,敲定最終的金額。形式上你可以沒有“虛線彙報”的關係,但實質上一定要在薪酬上有發言權。這樣,張三與李四雖然代表不同的職能,但形成了某種形式的上下級關係,張三不會坑李四(因為張三總體背質量指標),李四也不會坑張三(因為質量指標又100%傳遞給李四),兩個人是一根線上的螞蚱,組成了一個真正的跨職能團隊。

這裡的關鍵是採購的能力要強,一方面要有專業能力,指導供應商的選擇與管理;另一方面要有領導力,協調各職能的利益訴求,擺平關係。企業的挑戰正好在這裡:採購職能太弱,採購人員要專業沒專業,要領導力沒領導力,即便組織賦權,也沒法有效領導跨職能團隊,達到期望的效果。能力、權限、義務長期不匹配,公司也會慢慢收回採購的權限,拿掉相應的義務,要麼制定新的方式,要麼重回原來的方式,直到達成新的匹配。

【實踐者問】公司以前把供應商管理職能放在質量部門,現在放在計劃部門,是否合理?

【劉寶紅答】兩種方式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以前歸質量部門,應該是因為供應商質量問題多,供應商管理就被等同於質量管理;現在歸計劃,八成是因為交付問題突出,“小採購”的第一反應就是計劃做得不好,那好,“供應商管理”就歸計劃部,讓計劃部“你計劃,你負責”,把供應商管理等同於交付管理。

這些都是對供應商管理的片面理解,忽視了供應商的選擇與整體績效管理,把供應商管理與“供應商日常績效管理”混為一談。不管是計劃還是質量管理供應商,都沒有解決供應商選擇與整體績效管理的短板。而這個短板呢,採購都處於最佳的位置來補齊。也就是說,供應商是採購選的,整體績效也應該由採購來負責。選擇權與管理義務相結合,採購在一對矛盾指標的驅動下,才可能真正把供應商選好管好。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