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壹剑》连载之秦岭之巅

唐宪宗元和年间,长安神禾塬。

初春刚过,山间已有迎春花次第开放,石涧里的暗河逐渐解封,几声流水从林间穿来,拍打溪边青石。间或阵阵凉寒,卷起陈年的落叶,盘起又落下。

《独孤壹剑》连载之秦岭之巅


迎着早春的晨光,一位素衣男子仗剑而立,远眺着神禾塬下的一户庄院。这庄子虽装饰简朴,但隐藏着主人的含蓄内修。大门中央,一块黑色的匾额上书着“长安韦”三个鎏金大字。门前石狮两尊,虽已历经岁月,却也不怒自威。石狮背后,两名男仆抱剑立在两旁,神态异常警觉。

神禾塬,名源于唐高祖时期,时高祖、太宗均在此围猎,视为朝廷之后花园,颇具风水。后有韦氏家族和杜氏家族,在神禾原两侧居住繁衍。韦氏家族尚武,以“太极阴阳剑”闻名江湖。杜氏崇文,相传乃诗圣杜甫之后。

韦氏一门,有当朝武状元兄弟两人,一人名叫韦昭煌,其人骁勇善战,曾随军远征胡虏,裹后尸沙场。另一人在任朝廷翊麾校尉,姓韦名昭辉,时天下短暂太平,朝廷少有战事,将士们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韦校尉也赋闲在家,他恐于功夫不得长进,遂常与各个江湖门派往来,以切磋武艺之名,结交一些江湖侠客,期间不免混入一些三教九流和鸡鸣狗盗之辈,韦校尉却对此避而无视,反而与之称兄道弟,日夜厮混。长期以往,韦家府第风气日晦,韦校尉本人也亦官亦匪,并开立了帮派名曰“太极门”,韦昭辉自封掌门,手下帮众无数。

太极门副帮主韦小七,原是韦昭辉的堂弟,自幼拜在武当门下,深得武当派之真传,其中以乾坤八卦掌和混元真气最为出名。太极门左护法柴珏,江湖别号“神之鬼手”,最长于偷盗行窃,后洗手归隐山林,后因旧官司被朝廷搜捕,托人找寻到韦昭辉处,才免于牢狱之灾。柴珏深感韦校尉之恩德,立誓效忠左右。

《独孤壹剑》连载之秦岭之巅


右护法出身苗族,原是湘南五毒门舍下大弟子,因偷学门派禁学而被逐出师门,走投无路之际,混迹于京都长安。听闻太极门招徕侠客,遂主动拜帖造访。韦昭辉见其面相奸诈,本欲以钱财打发谢客,但听闻此人用毒解毒手段了得,便暂时留在了身边,以备不时之需。

太极门初创之时,以替人保镖看家为业,而后又自命赏金猎人,为官宦人家行不方便之事,期间即便是有作奸犯科之举动,掌门人韦昭辉以官家身份出面疏通关系,朝堂之上官官相护,太极门众更是恃无恐,动辄便杀人取命,如此江湖同道怒不敢言。

长安南依秦岭,秦岭多出隐者。早在隋时,便常有剑客在秦岭筑屋修炼。当年曾威震江湖的独孤世家,即是其中之一。独孤家以剑术问鼎江湖,创始人曾以一套名为“独孤九式”的精妙剑法在武林大会中技压群雄,摘取了当年“天下第一剑”的称号,却也引得各路帮派嫉妒不已,扬言要登门比武。决战高下。为了免除同道中人无端叨扰,这位孤独前辈在成名后突然销声匿迹,携妻带子隐藏在了秦岭深处。

《独孤壹剑》连载之秦岭之巅


据传“独孤九式”共九层,剑法层层递进,非年月积累不得练就。独孤前辈本人练至最高层时,已经年届五旬,而后人能达到鱼先人比肩功力的,更是屈指可数。这套剑法传到第六代,由孤独不群继任,独孤不群伉俪多年无子,屡屡忧心于不能传扬祖先之遗志,光大家族之剑法。许是天不绝人,两人某次采药途中,于雪地里收养了一名弃婴,便认为义子,取名独孤壹剑。

眼见天赐子嗣,总算是填补了平生缺憾,独孤夫妇自然是喜出望外。而后,独孤门这三口之家更是深居简出,白日习剑练功,夜间依山赏月,日子倒也逍遥快活。而独孤壹剑幼时便天赋异禀,在义夫的精心指导下,十六岁时即精进到了“独孤九式”第四层。

孤独壹剑十七岁时,母亲阮明月突然得了怪病,每逢天气变化之时,全身痛痒不止,用遍了秦岭所有草药均不起效。为给妻子问医求药,独孤不群便打破了深居秦岭的誓言,频繁走动于江湖之中。据其打探,长安神禾塬有位神医名为华云山,因医术高明,且为人乐善好施,百姓称之为华佗再世。

半月前,神禾塬庙会。独孤不群听人说华神医在庙会上摆摊给穷苦人看病,便收拾行装要去邀请。行路途中,偶遇有强人欲强抢民妇,孤独不群平生最见不得欺凌妇孺,于是便拔剑出手相助。那强人虽凶狠,但始终不是孤独不群的对手,在落荒逃蹿之时,自称是长安太极门右护法手下之弟子,让独孤不群留下姓名,以便将来报复。

见对方气焰嚣张,独孤不群一时忘却了先辈隐姓埋名之告诫,当即怒道:“就你这等村野流氓,爷爷我告诉你也无妨,我乃秦岭山人孤独不群是也。”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