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企业生与死丨罗豆豆腐乳:传统产业要发展新格局

有人说,2019年是市场的寒冬,而2020年的开年,让一些企业跌倒了谷底。但在一片寒流中,也有企业逆流而上。

疫情之下,比拼的是企业的应对力、学习力、变革力和领导力,没有企业愿意向这场意外妥协,谁的反应够快,谁就在新形势占领一席之地。

为此开放力推出“疫情之下,企业的生与死”特别报道,采访了各行各业的企业家、初创公司创始人、创业者,文章将在公众号“对话未来”中连载报道,希望给更多企业带去不同的启发。

疫情之下,企业生与死丨罗豆豆腐乳:传统产业要发展新格局

罗豆豆腐乳,从2017年创办以来,在开放力品牌的扶持下,用短短1年的时间,就从江西万安县一个小乡镇,成功登陆世界TED演讲舞台。并成为央视的座上宾,白领们青睐的腐乳品牌。2019年,罗豆豆成功获得融资,得到众多投资人的看好。我们可以预测,在疫情结束后,会有更多客户、更多的投资人选择罗豆豆。

连载报道

疫情之下,企业生与死丨第2期”我们邀请到万安森之源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罗豆豆腐乳品牌创始人罗昭留先生,由他为读者分享自己在疫情期间的所感所悟。

故事官:疫情对于罗豆豆是否有冲击,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您是如何进行“自救”的?

罗昭留:冲击肯定是有的,这是避免不了。因为疫情期间,人们的购买力不高,物流停滞等,导致了豆腐乳的销售量以及业绩都下降,线下的产品基本不动。

原本过年的时候,很多人会带一份随手礼带给亲友,线下会出现购买高峰。但是现在只能通过一些线上的渠道来采取措施。像我们的产品,在家乡那边主要是做线下销售,线上销量目前其实不多。

故事官: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不同企业的表现有很大的差异。贵公司危机意识如何,疫情之后是否会将危机管理工作划入常规工作的一部分,有无相应的措施?

罗昭留:因为目前腐乳行业,对城市人的日常生活来说,腐乳并不是生活必需品。所以对于这次疫情来说,腐乳的销售量会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所以罗豆豆准备做一些延伸产品,比如菜篮工程,豆腐制品这一块。做这些的话,销售量反而对于疫情来说会有所增长。

(菜篮子工程:为缓解我国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农业部于1988年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一期工程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服务体系,以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

故事官:长期来看,疫情对于您所在的行业哪些变化?您对同行有怎么样的建议?

罗昭留:对于我们食品行业来说,这个疫情不管是对厂家、经销商还是供应商来说,成本都增加了不少。因为食材的原材料都是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十的增长。对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由于我个人在这个行业不算资深,给同行倒没什么建议。

故事官:您如何看待疫情期间以及未来疫情结束之后企业的管理架构,管理方式是否会有大的变化?

罗昭留:我们属于一个小企业,规模比较小,不像大企业那样。我们管理模式是比较灵活多变,目前还在摸索,要跟着时代不断变化。

故事官:作为企业的创始人,疫情过后,如何带领企业进行新的创新和持续发展?

罗昭留:创新就是我刚所说的,产品系列做一个延伸,不再做单一的老产品。豆腐乳是一个很传统的产业,现在我们要发展新格局,才可能活下来。因此我准备考虑做一些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豆制品类的其他食材目前是我考虑的。

故事官:现在口罩价格上涨,东莞有很多企业都新增了口罩生产线,您怎么看?贵公司有想过也进军口罩市场吗?

罗昭留:确实是有很多新增的口罩生产线,但是我个人是不会参与这个。我觉得到了下半年的话,口罩的供需量会有所缓解的。如果太多人参与这个口罩生产,市场上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另外一点,现在去参与口罩的生产已经有点晚了。

故事官:这次疫情给您个人最大的冲击是什么?

罗昭留:对于我个人来说,压力肯定是有的。因为这次的疫情,公司的产品在线下销售不出去。有大量的资金流动不了,导至公司的资金周转比较困难。

故事官:这次疫情,您和您的企业有没有做一些抗击疫情的工作?

罗昭留:我一直都很关注疫区状况,本次疫情期间,我们将推出“我给湖北捐瓶开胃菜”的活动,湖北地区的客户一律五折售卖!用实际行动支援疫区人民。


开放力致力为读者提供精彩、深度、有料的企业故事

为企业提供全媒体品牌策划、内容创作、推广传播

法律顾问:曾庆光律师、刘卫纲律师

(广东大洲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

风水顾问:廖厚基大师(三僚村长老)

出品 | 开放力文化传播公司

作者 | 朱珊珊

排版 | 林巧怡

外联 | 陈丽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