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无物”的心和“心即理”的心是不是一回事?

梁立人书评


题主好!在王阳明《传习录》的这两句里,当然两个“心”字所指为一,是毋庸置疑的。但若放在儒学其他体系和道佛两家体系中,则未必。话题太大,闲聊几个看问题的思路,供参考。\r

【1、两句的异同】\r

在王“心学”的哲学层面讲,两句的区别主要在八点:(1)“心即理”是本体论;“心外无物”是方法论。(2)“心即理”是说“有”论,“心外无物”是说“无”论。(3)“心即理”是“形而上论”,“心外无物”是“形而下论”。(4)“心即理”是本性论,“心外无物”是本用论。(5)“心即理”是道论,“心外无物”是德论。(6)“心即理”是主观论,“心外无物”是客观论。(7)“心即理”是统一论,“心外无物”是无二论。(8)“心即理”是本源论,“心外无物”是无源论。两句的相同主要在五点:(1)都是“心论”的组成部分。(2)都在总说万物的归元机理。(3)是同义的两种表述。(4)都是超越“物我”的新视角。(5)都在重塑宋代理学的核心概念。\r

【2、“心学”的思想源头和继承性】\r

精通道佛两家思想的人都能看出,王学说的本质是“儒道佛”三家思想的调和论,方向是“嫁接道佛,重新定义儒家”,目的是统一儒家所有历史流派。如此结论的依据很多,随便举五个:(1)自晋唐时代后,佛家思想在中国扎根,深重影响了社会各阶层的人文基脉,为传统研究儒道注入了新活力,尤其禅宗“般若心思想”更是闪耀着超越本土两家的智慧光芒,也折服了宋明两代社会的上层知识分子。于是,吸取佛家精华,发展儒道圣教,成为文化创新潮流,自然就使“佛家心论”成为王学说的直接来源。(2)儒家原始孔孟思想的哲学高度不够,偏重在方法论层面确立,缺乏本体论层面的坚实基础,不能满足国家、时代和思想建设的统御需要。于是从汉代开始,有大批文人前赴后继地探索和发扬,以弥补这个缺陷,最终在宋代达到高峰,提出“理学主张”;到了明代,再将此论进一步补充论证,并最终完成了延续上千年的儒家哲学体系建设。从王学说的大量儒学阐发语中,能明显看到这个顺应时代的特色。(3)王思想的论述方式带有道家的哲学特征,如“心即理”与“道即物”相似,“心外无物”与“道外无德”相似,“良知”与“道德”近似,“知行合一”与“无有为一”近似等等。(4)孔孟的人性论思想不能完美解释“万物的起源性和存在的合理性”等问题,不能为统治阶级提供更高的法统论据。为弥补这个统治缺憾,王阳明借用道佛思想,重解了四书五经所代表的传统儒家主要教理,将济世内容推向新高度,以满足时代需要。从王学说的入世内容上,能看到这个突出特征。(5)借佛家之“心”立论,以“心论”解释儒家的“人性与善恶”和解释道家的“道德与有无”,是王学说始终不变的内在逻辑。从《传习录》的行文能发现,整个风格都是模仿佛家般若经典;用一个“心”字替代儒道传统思想的所有理念,是王不变的“统一三家”的刻意追求。\r

【3、“心学”的立论缺陷】\r

不通道佛思想的人,常迷惑在王学说的似是而非中,不能察觉暗藏之弊。若以佛家般若思想为准,能鉴照王“心学”的三个明显错误:(1)佛家的“心”是多义词,且有真假、幻实的区别,而王不懂这个常识,所立论的“心”恰是佛家批判的那个“妄心”,也叫“识”,故王的所有主张只是看起来很好,如梦话泡影,却永无实证的可能。(2)佛家的“真心之用”叫般若,不可思、不可说、不可写和不可描述,而王不懂这个常识,试图以“思、字、言”去表达“心”,全走入了佛家批判的虚妄,不论讲什么,都非真实,如盲人说日,故其主张是佛家常说的外道之误。(3)佛家的“真心”是众生的本能和万物的本性,只是被天生的“无明”所覆盖,只要转念顿悟,刹那就可以恢复,是不用修的,与“知行”没有关系。王不懂这个常识,以为是渐修而证、缓慢而得、积累而明,却掉入佛家所戒的“无明”深坑,如南辕北辙,毫无察觉。可见,王立论的全部错误源自没有实修“儒道佛”三家的教义,还在以妄想攀缘所谓的“心”,皆成戏论空谈。\r

【4、“心学”的方法谬误】\r

同理,以佛家般若思想为准,能发现王“四句教”之误:(1)“无善无恶心之体”。显然,王认为“中性”是心,这是受道家思想影响而下的结论。其实,“真心”非一切,与“中性”无关。可见,王不懂“心与一切无关”、与“非善非恶”无关、与“无”无关。(2)“有善有恶意之动”。显然,王认为“心动为意”。其实,“心与意”绝对不同,不可同言。可见,王不懂“心与意”的区别。(3)“知善知恶是良知”。显然,王认为“心能生善恶”,且以“良知”替代了道家的“德”。其实,“心不生一切”,因为“心即一切”,彼此没从属关系。可见,王不懂“心”,也不懂“善恶与良知”的关系。(4)“为善去恶是格物”。显然,王认为“心有迷误,人需修心,称之格物”。其实,“心无所谓迷误,是人的能力有迷误;心也无所谓修否,更与格物无关”。可见,王不懂“心、善恶、物”的真实关系。\r

若再深究下去,必能推理出三个自相矛盾:(1)“心”既然有“体”,且能被认知,说明“心是相对的,不是唯一的”,则“心”落在矛盾中,不是非善非恶的中性。(2)“心”既然有动为“意”,说明“心”还在动静的矛盾中,怎可能是“中性”的?(3)若“良知、格物”都是心的能力,那么谁在“良知和格物”?“心”若能自视,则“心”就不唯一;“心”若不能自视,“良知和格物”又从哪里生出?故说“心在起良知和格物”的作用,是不可能的。\r

【5、“心学”对原始儒家思想的背叛】\r

对比王论和孔孟论,能发现王实质篡改了传统儒家思想的立论根基,将儒教理念搞成“四不像”了,随便举三个例子:(1)传统儒家一开始就提倡入世,象孔孟即便提出“人性论”主张,也要赋予实义,始终在避免虚义。而王反其道而行之,将四书五经里本来是同义且有具体所指的“心和性”,全赋予抽象的虚义,如“心即物、心即理”,变成抽象缥缈之说,导致儒家思想的虚无化。(2)传统儒家将“明德”作为人性的基础,将“至善”作为修身成圣的终点。而王反其道而行之,以“心”代替“明德”,也就是“无明无德”;以“无善无恶”代替“至善”,也就是“非善非恶”,造成儒家教理的矛盾化。(3)传统儒家将“反省人性”作为成圣的入门,人若知性,自然就知行了;人若不知性,也就自然不知行,故没有什么“知行不一”的问题。而王反其道而行之,认为“良知”是心的本能,先要内悟这个“良知”,再以之校正所行,使“知行合一”,事实上是把“知和行”作为分离的两件事看待,导致儒家观念的对立化。类似经不起推敲的谬误还有很多,不再赘述。从王之后的历史看,儒家思想从此断流,再无发展,至今停止不前,显然有被“心学”误导向衰败的重大嫌疑。因此,佛教人对王的“心学”多持批判态度,认为他这套理论非儒家、非道家,更非佛家,说“王是儒家的历史罪人”,并不为过。\r

总之,王阳明对儒家思想的历史改造有积极的时代新意,但这种“嫁接道佛、统一三家”的尝试是失败的,不值得提倡。王“心学”的历史局限性最终所起的作用,看来就是终结了儒家流传千年的根本,使中国传统文化付出的代价过于沉重。若不精通“儒道佛”三家的教义,普通人很难识别“心学”背后的真相。


本然堂讲席




“心外无物”出自王阳明的《传习录》,原文是这样写的:“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云:‘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传习录》)

意思是说,当你未见到那朵花时,在你心中那朵花便根本不存在,只有你见到那朵花时,那朵花的美丽才会了然于心。所以说,这朵花并不在你的心外,这就是所谓的“心外无物”。



《传习录》中说:“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传习录》中还有一段话:“先生(王阳明)曰:‘尔看这个天地中间,什么是天地的心?’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什么叫做心?’对曰:‘只是一个灵明。’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

也就是说,在王阳明看来,宇宙是一个精神的整体,心之灵明与天地鬼神万物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心即宇宙之本体、世界之本原,心是宇宙的立法者,如果没有心,也就没有物,所以“心即理”“心外无物”。



这一主张,使得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分道扬镳,因为在理学家看来,实在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抽象的世界(理),一个是具体的世界(物);而在心学家看来,实在只有一个世界,它就是心(宇宙之本体)。

所以,天下无心外之事、无心外之理,亦无心外之物。

在阳明心学体系中,“心即理”之“心”与“心外无物”之心,涵义是一致的。


紫天云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是明代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要想知道世界的原貌,必须得走出去探究,才能知道其因果内在的联系。心与物同在,心与物不能单独存在。客观事物没有被心知觉,处于虚寂的状态。

《心即理》是心学的重要命题,由宋代哲学家陆九渊提出,他认为宇宙间万物之理,和人心之理是完全相同的。把主观(吾心)与客观(宇宙)的关系,等同起来,是典型的唯心论。

从这里面可以看出来,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和陆九渊的(心即理)本质上是不同的。

当然了关于(心即理)也存在不同的解读,有兴趣的条友可以找书去对照一下。


双人鱼42891187


心无外物之所谓心,主要是指人的主观感知,也就是指一个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需求,对生活的欲念等。而心即理这句话,属于一种哲学范畴,其核心是一种唯心主义思想,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规律,只有通过主观的感受和认知才是真实们存在,心就包含了整个世界,几乎否定了那种认为客观世界是不依照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唯物论。当然,对心即理的认识探求,理论界一直沒有停歇过,我这里也仅是个人一点粗浅的认识,不足为训。


飞鸟留痕2O16


“心外无物”与“心即理”其实是一回事。

心即理“此理”便是此事物,事也好物也罢都是此理在于心,所以心外无物。心如明镜物来照应,倘若无心以照;何来事物。

对于事物而言,不过是心思通过:耳目口鼻四肢身体去感知外在一切,若无心思主宰像熟睡之人如何能得知有“事物”发生,都在昏睡心思收敛何来感知。所以心即理自然也就心外无一物了。


代用名


是一个心 但是表达的是两个面,能找到这个心已经不是普通人了,格物 致知 诚意 还要先从格物做起,但是这些没有人教看书会往死胡同里钻的


初心加油站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一切法得成于忍1


心外无物和心即理?

皆是古人对侍事物,

所持一种聪明态度,

个人试给两种看法:

坚前心要大无所为;

遇事希望随机应变;

持后心应有主张理;

运筹帷幄才能有维。


李志勇LZY


心外无物说明什么?是的我没有了对于我来说一切不复存在,但对于别人来说一切仍然存在,心外有心,心中有物,仍然是可推出心外有物。人的识见本身就不圆满何必在心物之间寻找通达?真理在心物外可培育心物,那才是生命的终极目标和归宿。


阳光明贞


“心外无物”:自然界的万物都能被人们感觉、感知,都能存在于人们的认识之中。

“心即理”事物发展的规律、规则和联系,是人们思维而总结出的。

一个是对外向认知,一个是对内因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