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就这样啊676


坦白说这个问题问得太大了,道理容易说来,要印证是非常困难的,王阳明心学跟禅宗在概念和修行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两者都强调悟,没有证悟是很难实现贯通的。这里的回答只能停留在语言表达的层面,真正要领会需要自己下功夫,我也是在路上,分享点个人体会,仅供参考。

先说心,心学中说心就是良知,就是一个人抛开所有的情绪和杂念所览现出的真我,试想当把所有的成见,情绪都从大脑中清除,这时候是不是应该是人最客观的状态,这是时候的想法也是最真实的想法,也就是良知呈现的时候,此刻做出的决定应该是最合理的。说起来简单,要做到太难,能分清楚究竟是不是良知呈现就已经够修炼几年甚至几十年了。佛学中的空有些类似,但更难理解。

致良知,找到良知的状态,并且能随时随地的唤醒良知,这个听着都觉得不简单。时刻保持醒觉的状态,提醒自己应该回到最客观冷静的状态,不要让心被周围的事物牵连进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修炼才能做到。

知行合一,应该了解这里的知不是指的知识,而是知道自己该怎么做,知道就要做到,不做到就不是真知道,怎么知道自己知道,唯一的方法是做出来,做到了才知道了。有点绕晕了,说白了就是时刻保持清醒的觉知,觉知自己的身体,语言,意识。这有点像佛学中说的正念。

想说不论是心学还是佛学,要想做到,都不是语言,知识层面的理解,需要每天精进的修炼。我觉得这些很难,可难才有意义啊,容易达到的都很短暂,何况能站得更高去看待人生,世界,宇宙,难是值得的。


随笔书屋


大家好,我是山水易先生,专注分享传统文化。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下面是我个人的一些见解。

要做到“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首先要明白这三句话是什么意思。

心即理

圣人与普通人并不具有本质差别,只不过圣人能够时时、事事、处处都体现出他无私的、与天道相同一的“本心”,而我们普通人却往往免不了自私自利、计较利害。

如何理解“心即理”?董平教授认为“心即理”作为一种观念,在理论上建立起了人的现实存在与最高天道之间的本质同一性,为人的生存确立了本原性的生命根基,同时也为人生的意义确立了本原性根基。

“心”即“本心”——“本原之心”、“本质之心”。我们的心灵本质原是等同于道的,所以说“心即理”,“理”就是“道”。在王阳明那里,“心即理”即是生命存在的意义本原。“心即理”的现实表达与体现,即是生存意义与价值的现实展开。换句话说,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并不是先验赋予的,而是通过个体的现实生存过程来实现的。

知行合一

人们很容易把“知行合一”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在王阳明那里,“知行合一”讲的是“知”、“行”是同一个工夫,知即是行,行即是知。

当主观意识发生转变的时候,我们的行为自然因主观意识而发生改变。为说明这一意义上的“知行合一”,董平老师举了这样的例子:比如“我要获得关于好的书法知识”,事实上只有当“我”有了这样一种主观意识(意识总是自知的),然后“我”才可能去练习(行)书法,所以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也即是行的主导意识,没有这一“主意”,“行”就不会落实;但“好的书法知识”只能通过书法的实践才可能真正获得,行动是“主意”的贯彻,是“知”的落实,是“真知”的获得过程,所以王阳明说“行是知的工夫”,“知”的真正获得是必须通过切实的“行的工夫”来实现的。

致良知

“致良知”也就是把自己本有的、与天道相一致的、标志为人自身存在的真实本质的“良知”,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实践之中体现出来。

所谓“致良知”可不是简单的做善事,这是王阳明哲学的究竟之说。王阳明肯定我们的本然“良知”,既然称之为“良”,就一定是“好的”,也即是“善的”,因为良知即是天道,天道即是至善,“良知”的善是由天道的至善来保证的。正因为如此,“致良知”就是要求我们把自身“良知”的本然善体现于、落实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使我们能够享有一个善的世界。

王阳明曾说“良知即是未发之中”,“中”就是正直公义、廓然大公、无私无偏。良知就是中道之体。公平正义,即是至善。王阳明讲“无善无恶心之体”,实际上正是特别强调了中正公义即是最高善。我们不论与人、与物相交往,如能把自己“心之体”的本然良知实现出来,处事大中至正,公义廉明,不掺杂任何私意私心而还原事物原有的本来面貌,就是“致良知”,就是对于最高善的实践。





山水易


躬行践行!


论语社


“心即礼”“知行合一”“致良知”是中国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王守仁的心学精髓。(“心即礼”由南宋哲学家陆九渊最先命题)。虽然在王守仁的心学中包含有相当部分的唯心主义思想,但其精华仍应为今所用。

第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用积极向上的思想引导社会情绪和民众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以影响社会,教育子孙。当下,在疫情期间最大的正能量闪光点莫过于被称为“逆行者”白衣天使了。在他们抗疫归来时,各地纷纷给予他们英雄般的礼遇,以最高规格欢迎他们凯旋,迎接仪式隆重震撼感人。这是对正能量最好的传播和弘扬。

第二、始终强调正确的理论和积极的实践相结合。推进对优秀的民族传统的传承和弘扬,以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和传统美德进行全民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社会风尚。以中国梦的中国精神壮大中国力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第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提高,“吾日三省吾身”,培养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自己的良好行为去影响周围的人和事。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金雨堂主


知行合一王阳明在这本书里有完整的概述

读完全书,见到最多的是“心即理”。人之所为,无需过度求外,所有的答案其实都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良知是基理,人性世事是实现目标的方法和策略。凡事从心出发,用心去做,在“得道”中践行,在践行中悟道。人道同行,浑然一体,也见识了洒脱的王阳明。

通过写王阳明少年聪慧,政途受挫,农场悟道,赣南治匪,平定宁王,广西平乱,以及他屡遭功埋的人生经历,见识了他梗概的人生。看到了他的少年大气,青年执着,中年转变,晚年圆滑的处世态度,通过写他用兵,智斗悍匪的事例,展示了他内心的善良,对人性的理解,真正的知行合一。

也从中看到:人生没有顿悟,一切只不过是因果而已。只不过是他更用心于此,更痴迷于道。

朝堂廷杖,入狱待死,半路追杀,流放荒蛮,夜遇熊食,瘟疫肆虐,在这一路的历程中,他感受了饥饿,经历了恐惧,所以到后来,他能与“蛮人”友好相处,他能从政亲民,他能治悍匪,恰恰都是之前的经历让他内心与众不同,再结合他善良的心性,“向阳”的处世态度,从而在朝堂阴险,建功却遭功埋时,亦能处之淡然。其实,凡事只不过是因果,而他更好地吸收了人生的所有遭遇。他做到了一切从心而求,一切从心而见,一切从心而发,一切从心而为。

我认为王阳明心学,可以追溯到孟子的“性本善”,这算是王阳明心学的根基。既然人性本善,我们本来就拥有了良知,那么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去在心和良知之上,再寻找或者说设置一个真理了,只需要遵循人的本心就好,这也就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致良知”。

但是,如果大家都是好人,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会做坏事呢?那是因为我们会被欲望蒙蔽了双眼。在这里的欲望我们可以理解分作两个“欲”。书中解释说:“私欲”指的是在我们心里过度的七情六欲,而物欲是外界给我们内心的刺激所产生的欲望。私欲是井中水,物欲是倒进杯里的水。一个是自身就可以产生,另一个必须要靠外界的帮助和刺激。私欲在我心中,不必需要外界的刺激就会产生,比如莫名的惆怅、哀伤。而物欲必须要外界的刺激,比如嫉妒、攀比。不过据王阳明所说,你嫉妒别人有钱有势,还是在心的指使下用眼去看到的,所以说,物欲还是私欲,还是在心里产生的。

不能致良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我干脆听而不闻;一种情况是,我虽然听到了它的声音,可一定就对吗?我要好好考虑一下。正如王阳明所说,你思考的时候,就已经掺杂了私欲,思考出来的结果可能是正确的,但那是歪打正着,大多是错误的。为什么错误?无非是私欲让你迷失了方向。在书里,作者举了这样的一个例子: 张学良当年在东北有百万东北军,当日本人准备进攻东北的消息传到他耳里时,他魂飞魄散。多年以后,他在口述实录中说,他第一个感觉就是,不能撤,因为东北有那么多百姓,如果撤了,就是把家乡父老送进火坑。但他没有遵从第一感觉,因为他有很多私欲。他魂不附体地考虑几天,在这些考虑中,他想到生命,想到他的家底——东北军,想到真要和日本人打起来肯定会失败,一旦失败,他的家底就全没了,他在蒋介石那里腰杆子就不硬了。这种种私欲的集合最终让他做出了违背良知的决定:不做任何抵抗,把军队撤进关内。多年以后,他始终为这件事懊悔。但正如世界上很多人一样,即使给他个重来的机会,把当时的场景复活,他做的决定和第一次还会一样。因为他的良知已被外界的物欲遮得奄奄一息了。

既然我们会被欲望遮住内心,进而影响我们的行为,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到“致良知”,王阳明的“四句教”可以给我们答案: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书里举了一个非常容易理解的例子:王阳明和弟子们在山间游玩,心上是何等的坦荡,没有任何善恶,这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可当弟子告诉他那个老农土地的消息后,王阳明马上就动了懊悔之心:天啊,这里真是个好地方,当时我怎么就不买下来呢!这就是“有善有恶之动”,“意”动了后,王阳明突然就感觉不对,这是私欲,是恶的。他是怎么知道的呢?当然是良知告诉他的,因为良知能知是非善恶。这就是“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告诉他了是非善恶后,他立即沉默不语,开始专心祛除这种被良知判定的“恶”,这就是“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就是致良知的步骤,简单易行。但正如世上很多人知行不合一,人人都能知,却很少有人行。

如果你只学问思辨了,没有去实践,那就不是真的“知”,如果你只去实践,而没有学问思辨,那就不是真的“行”。就好比书中提到的孝顺父母,心中有这个意念还不能算作孝,必须在实际行动中有所体现。这个孝顺父母的天理并不是在父母身上得到的,父母也没有教我们要如何孝顺他们,这是纯粹发乎没有私心的良知。而且父母死后,我们的孝顺之心也不会因此消失。

还有这个想法“善恶在你心中,遵循天理即为善,为气所动即为恶。”我也想拿出来也说一下。我们在生活里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甚至毁谤,如果我们轻易的就被外物所控制,那么我们的自我在哪里呢?王阳明说“我们虽然无法控制外来的毁谤进攻,但我们可以在无声无息中消灭它。这个方法就是:注重自身修养,克制自己,若自己是个外貌恭敬庄重,而内心空虚的人,纵然无人说他坏话,他隐藏的恶终有一天会暴露无遗。因此,孟子说,‘有求全之毁,有不虞之誉。’毁誉来自外界,岂能躲避?只要能加强自身修养,外来的毁誉算得了什么?”

在这个物欲横流和流言当道的社会,我们无法改变任何人的行为,但我们可以做到不以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外物,让外物按照他们自己的规律去发展,就好像你在雨天,被淋成了落汤鸡,不必恼火生气,因为雨就是要落到地上的,这是它的规律。而人们追逐的财富,名声,地位也自有他们的规律,我们不能让他们来指挥和控制我们的情绪,当我们做到不以自己的私欲来衡量外物的时候,我们也就自然不会被外物限制甚至支配,我们就可以做到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

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的真切笃实就是行,行的明察精觉就是知。

在书评结束的时候,我想拿乔布斯在斯坦福毕业演讲中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虽然乔布斯也许并不知道谁是王阳明,什么是心学,什么是知行合一,但他的这段话我觉得就是现实版“知行合一”


一个小牛牛


做为人,人的规定性,即是理性。也就是道德性,这是涉及人的本质问题,即自律自由,理性。去实践即可,用不上去讨论。即是人本善的同一性。这就是人称为人的最高品格。


邓恩周


仁善的心符合天地运行的规律,所以说“心即理”。致良知就是用自己的行动去达成仁义和善良的愿望。心学大师王阳明曾说“致良知便是必有事的工夫”,这里的“事的工夫”就是指实际行动。用实际行动去达成目标,就是“知行合一”。


喔爱小咪


诚信待人,说到做到。


赵哥视野


心学的优点一是实用主义的初衷,二是没有强烈的政治纽带。

所以流传的比较完整,也没有异化。

心即理,就是要内求。

知行合一,是理论和实践互相印证。

致良知,是为人符合道德的要求。

想要身体力行,不如反过来,如果不按心学的来做结果会好吗。

假如当下你要买房在考虑价格。问朋友意见,他们想买,所以希望房价跌。问房产从业人员,他们想卖,所以说房价会涨。

遇事外求,得到的信息来自于不同的立场,有不同的动机,只会让自己迷惑。

心即理,是要以独立思想,个人客观角度看待问题。而不拘泥外物表面的伪装,其本质不变,只不过在人的动机下产生复杂的错觉。

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就是让成功和失败产生规律,有认知的搭建自己的处事哲学而非多数人由着性子来。事上炼,可以通过经历不断修和丰富自己的处世哲学。先掌控自己行为和思想,脱离本能里的缺陷,就有机会来到另一个高度。

致良知应该拆出来讲,做好人明显吃亏的年代,意义在哪。

道德约束他人的目的是怕所有人都使坏,社会结构就崩塌了,每个人都需要心存防备,就无合作性可言。

道德约束自己,是建立在中国文化轮回思想的基础之上。

中了百万彩票的,大部分都家破人亡了。就算澳门某大佬不择手段,也一生风光,但是晚年家庭争夺财产的内斗也会让他在某一刻觉得自己一生很失败。

广义而言善恶终有报,但不一定是人人所期待的现世报。

人之所以为善,就是循一条正道,对的起自己心才能不后退不后悔的继续往前走。至于超越道德部分的人,可能也会超越法律的制裁。但是就像信用卡花的时候很疯狂,还的时候还是会来,不仅是物归原主还要利息,不仅是自己还会延续后人这份业障。

正真的道德不仅是崇尚某种精神高度,也是对惩罚的敬畏。


局外壹人


坦白的说,这个相当难达到的高度与境界。

心即理:

心是什么心,是良知的心,那什么是良知,有什么标准,做公益的很多,像这次疫情全世界捐赠的马云,还是除了祈祷,什么都没做的老百姓,这是否有所区别,如果从良知二字来说是没有区别的 都是基于一个心字,具备良知的心字,这个心字,不会基于物质的多少,只在于出发的基点:良知。这个是道,是佛,是德。

知行合一:

前面提到知与行是没有区别的,但这是在道的层面和高度,但在行动这方面又有分别。

这里的分别便是基于你如果具备像马云一样行动的能力,就不能只是祈祷,你要去把具备良知的心撒播出去,如果只是动动嘴皮子,你就不是合一了。

再就是反过来,你的任何行动都要基于知的道的层面和高度,而不是为了行而动,像有些破坏的放生,其实就是如此。

所以说,首先具备知高度,再就是适度的行动,真正达到同频共振,那才是知行合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