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還有可能再現這塵世中嗎?

你是誰,你是包拯。你可知道,包拯這兩個字,已不再是一個人的名字,而是一種態度,一份執著,一份面對真理的執著。


——《少年包青天》

包青天:還有可能再現這塵世中嗎?


由於還宅在家裡,當有了些空閒時,便開始重溫許多經典的老劇,相信很多人跟我也是一樣的,這或許就是為什麼新聞常常在說陳年老劇又火了。

在重溫許多經典老劇中,就有這部每看一遍就會有不一樣收穫的《少年包青天》。


可是,看著看著也產生了許多的疑問:歷史上的清官那麼多,為何只有包拯才是真正的老少皆知呢?如今的社會還有可能有“包青天”出現在眾人的視野嗎……


由於這種種的疑惑,讓我開始了思考,與查看。影視劇,文學作品等與真實的包拯所相結合,得出了比較真實的歷史人物形象。


我從小時候就知道包拯這樣的一個人物,不僅僅是文學形象,他是曾經真實的存在這世界上的。

包青天:還有可能再現這塵世中嗎?


如今的人們將他奉為神明崇拜,認為他是文曲星轉世,其黑麵形象所示人,亦被稱為“包青天”、“包黑炭”。說到底,就是我們的國人有種對包拯尊崇和仰望的情結。那麼他真實的人生歷程究竟是如何呢?


很多人可能曾經聽過這個故事:包公出生的時候就是全身上下都是漆黑,他父親就說:“這是個怪物,把他扔掉……


其實真實的他根本沒有傳說中坎坷的身世,也不是哥嫂養大的,而是父母雙全、備受寵愛且從小接受著良好的儒家教育的。


出生:即宋真宗鹹平二年(公元999年)的他出生在瞭如今的安徽合肥市一家名門望族中。


科考:作為當時的一名有志青年, 肯定也走上了求取功名的道路上。二十九歲那年,他中了進士甲科,被任命為大理評事、建昌縣知縣。


仕途:可由於包拯捨不得離開父母,便奏請皇上,就把他安排在父母的身邊工作,於是搖身一變成了和州監稅。結果包父母還是不願意他離開其家業去獨立門戶等。

包青天:還有可能再現這塵世中嗎?

真實的包拯畫像。

所以包拯看父母年事已高,自己又是家中獨子,就辭官了,在家陪著父母了。現在的話說就是有錢任性。


後來,父母辭世很多年後,他在眾鄉親苦口婆心地勸說鼓勵下,才決定離開家鄉,正式踏上仕途之路,所以他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當時的揚州天長(如今安徽)的知縣。


真實的破案:歷史記載的就是《宋史》,其有關包拯的斷案只有一件,就是他在天長縣任知縣時所遇到的,《少年包青天》裡面就有類似的演繹:有一個無賴,將一個農民告到縣衙,包拯對那農民說:“你回家把牛殺了,自己留一點吃,其它拿到市場上去賣。”


可按當時宋朝的法律規定,民間私殺耕牛是要犯法的,但有縣老爺的許可,那位農民回到家中就真的把耕牛殺了。


果然隔天,就有人向包拯控告那位農民,可反而把這告狀的人抓起來,怒問道:“你為什麼把人家牛的舌頭割了?”那人被這突如其來的追問弄得驚慌失措,只好如實招供。


因為包拯在接到牛舌被割的報案後,就意識到這一定是有仇家有意陷害這個農民,所以來招“引蛇出洞”,妙哉。

包青天:還有可能再現這塵世中嗎?

影視劇所飾演的包拯。

這件事就反映了包拯的機智。當然歷史上的包拯也不至於只斷過這個案件而已,只是可惜其他的案例則在史書上沒有留下記載,哪怕隻言片語。


眾所周知包拯是在開封府升堂辦案的,可是真實的他在那裡從頭到尾也只待了一年半的時間。雖然在這期間包拯確實鐵面無私,審理了許多案子,成為了老百姓心目中的大清官。


可絕對不是戲曲所演繹的那般“日斷陽,夜斷陰”的包龍圖,也不是影視作品裡從小就顯露破案天賦的包黑炭。所以說,包拯斷案的故事,後人演繹的成分還是較多的。


代代相傳,真真假假,成了包拯在中國民間的形象就是:剛正不阿,鐵面無私,執法如山與他那黑麵額頭上的月牙一起深入了人心。


順便補充一句:歷史上也沒有公孫策,展昭,張龍,趙虎,王朝,馬漢,也沒有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更沒有尚方寶劍。但還是有娶妻生子的。


伯樂:包拯之所以成功的背後還就是有一位默默支持他的男人——宋仁宗。可稱是包拯的伯樂了,畢竟縱觀包拯的一生,以他的為人和脾氣,是宋仁宗這樣的仁君才會成就了名垂千古的“包青天”。

包青天:還有可能再現這塵世中嗎?


辭世:時間來到了1062年,63歲的包拯已是風燭殘年。宋仁宗親自到了包拯家裡,探視他,這是君臣倆的最後一面了。1062年五月,包拯病逝於開封,一顆星星隕落了。


現代,我們中國科學院的物理研究所和安徽博物館合作,對包拯的遺骨進行研究。可以得出了包拯是正常沒救的結論。

不過,他的一生也是值得我們所思考的。真實的包拯確實是個人民愛戴的好官:他帶人挖過井,給人免過稅。他斷過謎案,為民申冤,他關心大宋的建設及民生、軍事外交……

還有我們看他的遺囑就知道他了,只有一句話:“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


意思大概就是後代子孫當官從政,假若貪贓枉法,不得放歸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假若不聽從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孫。


包拯後代:包拯的後人中,近代較有名的就是上世紀的80年代,赫赫有名的世界鉅富,號稱是“世界八大船王”的包玉剛,多重身份的他也是包青天的第二十九代子孫。

包青天:還有可能再現這塵世中嗎?


他為祖國的和平統一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曾經被鄧小平同志所接見。


真實與想象就是會有所出入的,記得胡適曾經這樣評價過包拯:“歷史上有許多有福之人。一個是黃帝,一個是周公,一個是包龍圖。包龍圖——包拯——也是一個箭垛式的人物。古來有許多精巧的折獄故事,或載在史書中,或流傳民間裡,一般人不知道他們的來歷,這些故事遂容易堆在一兩個人身上的。在這些偵探式的清官之中,民間的傳說不知怎樣選出了宋朝的包拯來做一個箭垛,把許多折獄的奇案都射在他身上。包龍圖遂成了中國的歇洛克·福爾摩斯了。”



我們現在一有什麼事件,案子就想,如果現如今有包青天這樣的人存在,那就太好了!不過這也難怪,包青天這個形象早已深深的進入了我們的心。


我敢說,現如今類似包拯這樣的人,肯定是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但無奈勢單力薄,且少之又少。

況且,古代和現在不可相提並論,如今的社會性質,就算有包拯這樣的人,或許也顯示不大出來了。

最主要的是,我們現在要期待的不應該是包青天,而是法制社會方方面面的健全。不然即使來了多少個包拯,也無法與之抗衡。

包青天:還有可能再現這塵世中嗎?


就像《少年包青天》裡面他們所說的,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爭鬥,這裡沒有什麼對錯,只有成敗。事情是可以計算的,但是人,永遠計算不出來。

所以無論如何,一切的一切我們無愧於心就已經很好了。有個包青天這樣的人物讓我們憧憬著也挺好,如燈塔,如星星……讓我們看到了“光”,指引著一些迷途的人歸家。


這裡是“君好哇,”關注我,瞭解更多鮮為人知的文化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