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毒王”坑了一個省,1億人的唾罵遠不如罰他幾萬,更能讓他刻


為什麼國人坑自己人這麼狠?


就在昨晚,世界衛生組織宣佈新冠肺炎疫情已在全球“大流行”。這個宣告的潛臺詞就是,各國政府已經錯過了控制住疫情最佳窗口期。


於是,中國人對疫情的擔心終於演化到了第二階段。


第一階段,擔心能否有效控制疫情在國內的傳播;第二階段,當中國境內控制住的時候,境外卻爆發了,主要擔心轉向境外輸入。


關於這個第二階段,很多自媒體在寫文章的時候,稱之為“鍾南山最擔心的事……”。


3月11日,湖北當日新增確診新冠病例降到了個位數。與此同時,中國以外的累計確診超3萬,死亡超過1500人。


當疫情已經蔓延到了全球100多個國家,很多都處於爆發前夜,唯有中國已經初步控制了疫情,那麼危險來自哪裡也就不言而喻了。


過去十天裡,境外輸入已經成為中國新增確診病例的主渠道之一。


其實,當疫情在國外一些地方出現爆發跡象的時候,國內網絡上早有人在疾呼要管好“國門“。


但自那時起,我就有一個疑問:到底什麼人會成為輸入型病例的主力?


1、 是把疫情當成大號流感,而不怎麼在乎的發達國家的國民?

2、 或者,準備到中國來避難,甚至蹭免費治療的不發達國家的國民?

3、 還是,中國人中那些混不吝的人?


但事實證明,最坑的果然是我們自己的同胞。


根據國家衛健委的通告:


截至3月11日24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85例,全部是中國人。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當疫情在全球爆發的時候,別說85人了,就算幾百上千中國人回來避難、治療,也都屬於正常,沒什麼好指責的,但前提是不能惡意隱瞞,違法犯罪,甚至讓無辜者遭殃。


國人最擔心的諸如外國人把病毒帶回中國,來中國蹭免費醫療,來中國躲避疫情……沒有成為事實。結果,反倒是自己人中頗出一些禍害。


說什麼好呢?


這兩天,全河南省9600萬人都在罵一個人


被罵的這位“郭某鵬“是鄭州市交通運輸局執法支隊接收的勞務派遣人員。他被罵,不是因為,疫情期間,他在公路上幹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比如攔截了別的省的口罩,扣了攤販的運貨車,或者弄出了天價罰單什麼的,僅僅是因為他出了趟國。


出國本來沒什麼,他偏偏去了意大利;


去意大利也不是多大的事,他穿行3個國家,換了4個航班,1趟高鐵;


換了這麼多交通工具好歹是必須,回家嘛,偏偏回來後跟沒事人一樣,連續兩天坐地鐵上下班;


沒有自我隔離也就罷了,最關鍵的是他還發燒了;


更惡劣的是,當其出入境記錄被排查出來,警察、社區工作人打電話不接,上門核實,張嘴滿口謊話,直到瞞不下去了,送進醫院,一查是陽性確診。


這個案例最最奇葩的地方在於,他不是長期生活在外或者恰好出國時碰上的疫情的中國人,而是本土中國人專門出了趟國,揮了揮手,沒帶回一片雲彩,卻帶了一身病毒。


鄭州人、河南人那個氣啊,就別提了。


鄭州已經連續19天新增0,河南連續13天0新增,大家盼星星盼月亮一樣,即將等到“解放“的一天,結果近1億人的努力全被這個死老鼠給嚯嚯了。


他一個人目前造成了1個確診,24個密切接觸者重點隔離觀察,一百多號人全國協查,那兩天和他一起乘坐地鐵的數百已經復工的當地人自行在家隔離,他工作單位的大樓整棟封閉,生活的小區也要消毒。


河南人送了他一個外號“鄭州毒王”,並憤而把他送上熱搜榜單。


“新毒王”坑了一個省,1億人的唾罵遠不如罰他幾萬,更能讓他刻


一個普通人,不是明星,不是民怨極大的官員,就因為出了趟國就上了熱搜,而且一下子兩條,不知道要讓多少流量明星羨慕死。


當然,被河南人罵可能是他最大的不幸。


論罵人,河南方言在中國各地方方言中也許是最具特色的,簡單、直接、高亢,一口吐沫砸地上摔成十八瓣,釘是釘鉚是鉚,而且音調豐富,九轉十八彎,極具聽覺衝擊力。


“新毒王”坑了一個省,1億人的唾罵遠不如罰他幾萬,更能讓他刻


“新毒王”坑了一個省,1億人的唾罵遠不如罰他幾萬,更能讓他刻


“新毒王”坑了一個省,1億人的唾罵遠不如罰他幾萬,更能讓他刻


除了“憨憨“、”憨比“,這些外來語,網上送給他的別號有”信球“、”龜孫“,這都是中原方言,”信球”中的”信“的意思是傻,”球“的意思是頭,當然也可以有其它的理解。


還有一些罵人的話,實在不方便形諸文字。有興趣自己上網找,讀那些罵他的留言,如果能直接在腦海中翻譯成河南話的發音,就是“小嶽嶽“的腔調,相信您一開始的義憤填膺很快就會變得很歡樂。


對國內防疫構成主要威脅的,主要是從境外回來的中國人


目前來看,所謂外國人會帶著病毒蜂擁而至,屬於自我感覺太好。當然,這也是拜境內外航線很多停運,邊檢部門的努力所賜。


當下,對國內防疫構成主要威脅的,主要是從境外回來的中國人。


事實上,85個輸入型病例中絕大多數還是自覺自律的,要麼是乘坐商務包機回來,落地集中隔離;要麼做足了防護,到家自行隔離;要麼是入境時主動申報,服從防疫安排。


目前來看,境外輸入病例中有欺瞞、刻意規避行為的還是少數。


而且,這些人基本都已經被當地公安機關立案調查。


“新毒王”坑了一個省,1億人的唾罵遠不如罰他幾萬,更能讓他刻


而在現實中,隱瞞涉疫行程和病史,並導致疫情擴散的主要還是發生在國內疫情傳播期間。


目前,對於這一類違法犯罪行為,中國主要還是依據傳染病防治法和刑法來實行責任追究。


絕大多數處罰主要依據的是刑法第三百三十條,對拒絕執行衛生防疫機構依照傳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預防、控制措施的人,以妨害傳染病防治罪處罰,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規定的處罰算比較重的,但在現實中,很少會判到2年以上,更多的是6個月以內的拘役或刑事拘留。


很多地方,還會加上計入個人徵信記錄,影響個人貸款、信用卡辦理和消費等等。


在懲罰方面,建議可以參考國外的類似案例,考慮更輕的限制自由的處罰,加重經濟處罰。


新加坡最近發生了兩起違反傳染病防治的案例。


一起是一名擁有永久居留資格的中國籍男子違反居家隔離14天的規定,結果直接剝奪永久居留資格,並且不得再入境新加坡。一下子至少幾十萬投入打了水漂。


另一起是一對來自湖北的夫婦向有關機構提供了虛假的動向和地點信息,被告上法庭,將面臨最高6個月刑期以及1萬新幣的罰款(約50000人民幣)。


中國疫情防治中,從人道主義角度出發,對於隱瞞行程病史的人,當然可以給他本人提供免費檢測和治療,但其本人應該承擔由於隱瞞造成的直接損失。


新冠肺炎治療,輕症平均6000元,重症十幾萬,危重症50萬起。由於隱瞞造成他人感染的,那麼可以綜合考慮治療費用、社會綜合防控成本等,處以和這些損失相當的懲罰性罰金。


疫情防控關鍵階段,1億人的唾罵可能遠不如罰他幾萬,更能讓責任人刻骨銘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