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歐洲觀察:傻白甜的瑞典人如何“抗疫”?


北川歐洲觀察:傻白甜的瑞典人如何“抗疫”?

“考慮到病毒傳播迅速,文中所有關於病毒的數據,都是截止文章定稿時的數據:2020年3月5日。—— 北川 ”

近來,新冠病毒開始在全球範圍內擴散,歐洲也全面淪陷,幾乎一半的歐洲國家都出現了感染病例,其中以意大利尤甚,其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之多,儼然已經是“歐洲的武漢”(截止2020年3月5日,意大利確診3089人,死亡107人)。

北川歐洲觀察:傻白甜的瑞典人如何“抗疫”?

作為北歐第一大國,瑞典自然也無法避免新冠病毒的襲擊,截止發送這篇文章時,瑞典境內已經確診新冠病毒感染者52人,尚無治癒病人,也無人死亡。雖然52看起來很小,但這個數字無論就人口比例,還是絕對數字,都已經不能算低。就絕對數字來說,北歐其他四國,除了挪威56例,其餘芬蘭7例,丹麥15例,冰島26例,都不如瑞典多;就人口比例來說,瑞典約一千萬人,就有52人確診感染,而歐陸第一大國德國有八千一百萬人,目前確診344例,瑞典的感染比例也明顯更高。

我加入了三個瑞典華人群,這幾天,群裡最重要的事情就談論新冠病毒。當然,也不出意外地,絕大部分發言的群友,都顯得非常焦慮甚至恐慌。

除了交流最新的信息和防護方法,籌集防護物資,群裡剩下的更多發言內容就是吐槽,一般在以下幾個方面:

1、瑞典政府作為太少,反應太慢。

2、本土瑞典人心太大,完全不在乎。

3、學校不重視疫情,也不配合家長的呼籲。


北川歐洲觀察:傻白甜的瑞典人如何“抗疫”?

對瑞典政府的批評,一般有幾個方面,即沒有發佈旅行禁令,禁止疫情高發國如意大利、伊朗航班前往瑞典;在機場、碼頭、車站等沒有任何檢測措施;對於從疫情高發國回瑞典的人,沒有要求強制隔離,而是尊重個人意願(換句話說,他如果不想隔離,就可以隨便溜達);政府過度依賴和相信世衛的信息,不願正視無症狀的感染者和無症狀期間的傳染性,等等。

對於這些讓華人覺得很不靠譜的行為,有人專門給瑞典政府部門寫信要求重視,但得到的回信則是充滿淡定,讓人無奈。

對本土瑞典人的吐槽,往往來自於家庭另一半是瑞典人的華人。好幾位女士,都在群裡抱怨自己的先生反應遲鈍,大大咧咧,對於戴口罩、囤積物資之類的事情,完全不屑一顧。有女士表示,在自己的逼迫之下,瑞典先生才去超市買了點米麵回來。而另一位群友乾脆直斥瑞典人都是傻白甜。

北川歐洲觀察:傻白甜的瑞典人如何“抗疫”?

而群裡吐槽最多的,這是關於學校。很多媽媽群友都對自己孩子在學校裡的安全表示了極大的擔憂,關於這一點,還有一個特別的背景。

目前正值瑞典國內的“運動假”期間,各地的假期時間還不完全重疊,大致就是在2月下旬到3月上旬。像我所在南部地區,這個假期已經過了,而偏中部的斯德哥爾摩地區,本週才開始假期。假期中,各地的學校都會放假,很多成人也會休假,在運動假期舉家出遊,是瑞典人的傳統習慣。而且,既然是“運動假”,那麼出遊當然就會和運動有關,所以很多瑞典家庭會進行“運動式旅遊”,比如,去意大利北部滑雪……

好吧,這下華人媽媽們全體不淡定了!

北川歐洲觀察:傻白甜的瑞典人如何“抗疫”?

這位說,我孩子學校的同學剛剛結束旅遊回國,不知道是不是去了意大利?那位說,我們下週就要放假了,我們是堅決不會出去的,但不知道孩子的學校同學們會不會去滑雪?有一位說,我們孩子班上就有同學去了意大利回來的,學校居然沒有要求他在家隔離!!!

有家長寫信給校長要求學校重視,採取種種措施。校長則回以一封禮貌而不失佛系的信件,足以讓華人媽媽窒息;有家長要求學校和政府部門公佈曾經去過意大利的孩子的名單,這種“很中國”的要求當然被“很瑞典”地拒絕了,理由就是:孩子的個人隱私更重要。有媽媽在萬般無奈之下,只能祭出終極大招:給孩子請假,不去學校,避免感染風險。

不過,瑞典衛生部門聲明,如果沒有生病就請假不去學校,要算曠課的哦(雖然貌似衛生部也沒法核實你家孩子是否真的生病了)。

北川歐洲觀察:傻白甜的瑞典人如何“抗疫”?

以上種種,是我這幾天在微信群裡的一些見聞,以至於一位群友開玩笑說,疫情最嚴重的地方,在群(朋友圈)裡。但我覺得他說得還不完全,現實中確實也能感受到一些不一樣,比如街上有人帶口罩了,超市有人掃貨了,不過,貌似這些人都是華人,而其他人,無論是本土瑞典人,還是其他族裔,都沒有這樣的行為。

簡單說就一句話,在瑞典,華人很緊張,其他人基本沒感覺。

- 從抗疫看文化的差異 -

我相信一定有朋友看了上述的內容,也會產生和瑞典華人類似的看法,覺得瑞典政府和瑞典人對疫情也太不上心了,但其實呢,這背後還是有很深的制度、文化、社會差異的原因。

首先,瑞典的制度和文化,註定了瑞典官方不可能採取像中國官方一樣的舉措來防疫,官員自己心裡的坎就過不去,民眾更不會答應。如2月初,瑞典從武漢撤回11位國民,這些人回到瑞典後,並沒有被送入醫院或特定的地方強制隔離,而是被“建議”在家中進行自我隔離。瑞典衛生部門的官員對他們進行了非常細緻的隔離事項聲明,然後,就讓他們自己在家待著。沒有監督,沒有封門,更沒有紅袖章當街抓捕,一切,靠自覺。

北川歐洲觀察:傻白甜的瑞典人如何“抗疫”?

而社會層面,瑞典自1814年迄今,兩百多年未有戰事,兩次世界大戰都沒有參與,是全世界著名的中立國。承平日久的安逸生活,養成了瑞典人和善、寬容的性格。雖說近年來因為難民的問題,其他的聲音也有抬頭,但總體來說,瑞典的和善寬容之風還是主流,甚至是一種政治正確。雖然這種政治正確有時候也會導致一些不正確,但全社會還是應該有這樣的風氣,這才是文明社會的一種表現。

比如,這次新冠病毒導致的海外華人被歧視的問題,在瑞典也有零星發生,但更多的則是瑞典本地人表達了對這種歧視的反對。2月初時,華人群裡有一位媽媽帶著自己的孩子,在斯德哥爾摩的地鐵裡受到幾個人(其他族裔的,非瑞典本地人)的語言攻擊,當時就有瑞典本地人站出來維護那對華人母女,趕走了那幾個罵人的傢伙,還幫著報警,並不斷地安慰受驚嚇的母女二人。而就在同一時期,在瑞典有些學校裡也出現華人孩子受歧視的現象,瑞典教育部門馬上要求各學校對學生做好這方面的引導工作,我女兒所在的學校老師就在班上告訴學生,人和病毒完全是兩碼事,不能因為有人咳嗽就把人家說成是病毒,引導學生們不要在語言和行為上對人有歧視。

北川歐洲觀察:傻白甜的瑞典人如何“抗疫”?

當然,瑞典是一個小國,其醫療資源也不允許像中國那樣搞全國運動式的防疫,在這一點上,很多小國都是差不多的,比如新加坡。所謂的“佛系抗疫”,很大程度是根據自己的國情來制定適合自己的防疫措施,儘可能不浪費醫療資源,確保把有限的資源用到真正有需要的病人身上去。其實不僅是小國,甚至一些世界著名的強國,如德國,也都有類似的措施,所謂“好鋼用在刀刃上”吧。


- 結 語 -

這一個多月,我一直很關注疫情在中國和全球的發展。我覺得,這個病毒傳染性很強,但於此同時,這個病毒的致死率本身並不是很高,這也符合病毒傳播的邏輯,即傳染性強的病毒,致死率不會太高,否則一下子大批人員死亡,病毒也就無法更好更廣地傳播了,不符合病毒本身的需求。之所以在湖北和武漢出現很多死亡案例,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當地的醫療資源被嚴重擠兌,而不是病毒本身具有高致死率。而在中國其他地方,死亡率和湖北相比,就非常之低了,其根本原因,也是因為當地的醫療資源相對充足,並沒有像湖北那樣被嚴重擠兌。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很多國家保護有限的醫療資源,防止被濫用,也是正確的做法。

疫情還在發展,我們確實不能掉以輕心,需要重視,要做好個人防護和衛生,但也確實沒必要過度恐慌。在災難面前,除了物質保障,我們還需要充滿善意的心。讓我們共同祈禱,疫情早日平息,全世界人民都能健康平安。

沒有繁文縟節,只聊用得上的國學

主撰稿人:北川先生

華南理工大學客座教授

文化部特聘傳統文化講師

青島恆星國學院特聘教授

歐洲東方商學院學術總監

廣州菊坡國學書院副院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