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欧洲观察:傻白甜的瑞典人如何“抗疫”?


北川欧洲观察:傻白甜的瑞典人如何“抗疫”?

“考虑到病毒传播迅速,文中所有关于病毒的数据,都是截止文章定稿时的数据:2020年3月5日。—— 北川 ”

近来,新冠病毒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扩散,欧洲也全面沦陷,几乎一半的欧洲国家都出现了感染病例,其中以意大利尤甚,其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之多,俨然已经是“欧洲的武汉”(截止2020年3月5日,意大利确诊3089人,死亡107人)。

北川欧洲观察:傻白甜的瑞典人如何“抗疫”?

作为北欧第一大国,瑞典自然也无法避免新冠病毒的袭击,截止发送这篇文章时,瑞典境内已经确诊新冠病毒感染者52人,尚无治愈病人,也无人死亡。虽然52看起来很小,但这个数字无论就人口比例,还是绝对数字,都已经不能算低。就绝对数字来说,北欧其他四国,除了挪威56例,其余芬兰7例,丹麦15例,冰岛26例,都不如瑞典多;就人口比例来说,瑞典约一千万人,就有52人确诊感染,而欧陆第一大国德国有八千一百万人,目前确诊344例,瑞典的感染比例也明显更高。

我加入了三个瑞典华人群,这几天,群里最重要的事情就谈论新冠病毒。当然,也不出意外地,绝大部分发言的群友,都显得非常焦虑甚至恐慌。

除了交流最新的信息和防护方法,筹集防护物资,群里剩下的更多发言内容就是吐槽,一般在以下几个方面:

1、瑞典政府作为太少,反应太慢。

2、本土瑞典人心太大,完全不在乎。

3、学校不重视疫情,也不配合家长的呼吁。


北川欧洲观察:傻白甜的瑞典人如何“抗疫”?

对瑞典政府的批评,一般有几个方面,即没有发布旅行禁令,禁止疫情高发国如意大利、伊朗航班前往瑞典;在机场、码头、车站等没有任何检测措施;对于从疫情高发国回瑞典的人,没有要求强制隔离,而是尊重个人意愿(换句话说,他如果不想隔离,就可以随便溜达);政府过度依赖和相信世卫的信息,不愿正视无症状的感染者和无症状期间的传染性,等等。

对于这些让华人觉得很不靠谱的行为,有人专门给瑞典政府部门写信要求重视,但得到的回信则是充满淡定,让人无奈。

对本土瑞典人的吐槽,往往来自于家庭另一半是瑞典人的华人。好几位女士,都在群里抱怨自己的先生反应迟钝,大大咧咧,对于戴口罩、囤积物资之类的事情,完全不屑一顾。有女士表示,在自己的逼迫之下,瑞典先生才去超市买了点米面回来。而另一位群友干脆直斥瑞典人都是傻白甜。

北川欧洲观察:傻白甜的瑞典人如何“抗疫”?

而群里吐槽最多的,这是关于学校。很多妈妈群友都对自己孩子在学校里的安全表示了极大的担忧,关于这一点,还有一个特别的背景。

目前正值瑞典国内的“运动假”期间,各地的假期时间还不完全重叠,大致就是在2月下旬到3月上旬。像我所在南部地区,这个假期已经过了,而偏中部的斯德哥尔摩地区,本周才开始假期。假期中,各地的学校都会放假,很多成人也会休假,在运动假期举家出游,是瑞典人的传统习惯。而且,既然是“运动假”,那么出游当然就会和运动有关,所以很多瑞典家庭会进行“运动式旅游”,比如,去意大利北部滑雪……

好吧,这下华人妈妈们全体不淡定了!

北川欧洲观察:傻白甜的瑞典人如何“抗疫”?

这位说,我孩子学校的同学刚刚结束旅游回国,不知道是不是去了意大利?那位说,我们下周就要放假了,我们是坚决不会出去的,但不知道孩子的学校同学们会不会去滑雪?有一位说,我们孩子班上就有同学去了意大利回来的,学校居然没有要求他在家隔离!!!

有家长写信给校长要求学校重视,采取种种措施。校长则回以一封礼貌而不失佛系的信件,足以让华人妈妈窒息;有家长要求学校和政府部门公布曾经去过意大利的孩子的名单,这种“很中国”的要求当然被“很瑞典”地拒绝了,理由就是:孩子的个人隐私更重要。有妈妈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祭出终极大招:给孩子请假,不去学校,避免感染风险。

不过,瑞典卫生部门声明,如果没有生病就请假不去学校,要算旷课的哦(虽然貌似卫生部也没法核实你家孩子是否真的生病了)。

北川欧洲观察:傻白甜的瑞典人如何“抗疫”?

以上种种,是我这几天在微信群里的一些见闻,以至于一位群友开玩笑说,疫情最严重的地方,在群(朋友圈)里。但我觉得他说得还不完全,现实中确实也能感受到一些不一样,比如街上有人带口罩了,超市有人扫货了,不过,貌似这些人都是华人,而其他人,无论是本土瑞典人,还是其他族裔,都没有这样的行为。

简单说就一句话,在瑞典,华人很紧张,其他人基本没感觉。

- 从抗疫看文化的差异 -

我相信一定有朋友看了上述的内容,也会产生和瑞典华人类似的看法,觉得瑞典政府和瑞典人对疫情也太不上心了,但其实呢,这背后还是有很深的制度、文化、社会差异的原因。

首先,瑞典的制度和文化,注定了瑞典官方不可能采取像中国官方一样的举措来防疫,官员自己心里的坎就过不去,民众更不会答应。如2月初,瑞典从武汉撤回11位国民,这些人回到瑞典后,并没有被送入医院或特定的地方强制隔离,而是被“建议”在家中进行自我隔离。瑞典卫生部门的官员对他们进行了非常细致的隔离事项声明,然后,就让他们自己在家待着。没有监督,没有封门,更没有红袖章当街抓捕,一切,靠自觉。

北川欧洲观察:傻白甜的瑞典人如何“抗疫”?

而社会层面,瑞典自1814年迄今,两百多年未有战事,两次世界大战都没有参与,是全世界著名的中立国。承平日久的安逸生活,养成了瑞典人和善、宽容的性格。虽说近年来因为难民的问题,其他的声音也有抬头,但总体来说,瑞典的和善宽容之风还是主流,甚至是一种政治正确。虽然这种政治正确有时候也会导致一些不正确,但全社会还是应该有这样的风气,这才是文明社会的一种表现。

比如,这次新冠病毒导致的海外华人被歧视的问题,在瑞典也有零星发生,但更多的则是瑞典本地人表达了对这种歧视的反对。2月初时,华人群里有一位妈妈带着自己的孩子,在斯德哥尔摩的地铁里受到几个人(其他族裔的,非瑞典本地人)的语言攻击,当时就有瑞典本地人站出来维护那对华人母女,赶走了那几个骂人的家伙,还帮着报警,并不断地安慰受惊吓的母女二人。而就在同一时期,在瑞典有些学校里也出现华人孩子受歧视的现象,瑞典教育部门马上要求各学校对学生做好这方面的引导工作,我女儿所在的学校老师就在班上告诉学生,人和病毒完全是两码事,不能因为有人咳嗽就把人家说成是病毒,引导学生们不要在语言和行为上对人有歧视。

北川欧洲观察:傻白甜的瑞典人如何“抗疫”?

当然,瑞典是一个小国,其医疗资源也不允许像中国那样搞全国运动式的防疫,在这一点上,很多小国都是差不多的,比如新加坡。所谓的“佛系抗疫”,很大程度是根据自己的国情来制定适合自己的防疫措施,尽可能不浪费医疗资源,确保把有限的资源用到真正有需要的病人身上去。其实不仅是小国,甚至一些世界著名的强国,如德国,也都有类似的措施,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吧。


- 结 语 -

这一个多月,我一直很关注疫情在中国和全球的发展。我觉得,这个病毒传染性很强,但于此同时,这个病毒的致死率本身并不是很高,这也符合病毒传播的逻辑,即传染性强的病毒,致死率不会太高,否则一下子大批人员死亡,病毒也就无法更好更广地传播了,不符合病毒本身的需求。之所以在湖北和武汉出现很多死亡案例,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当地的医疗资源被严重挤兑,而不是病毒本身具有高致死率。而在中国其他地方,死亡率和湖北相比,就非常之低了,其根本原因,也是因为当地的医疗资源相对充足,并没有像湖北那样被严重挤兑。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很多国家保护有限的医疗资源,防止被滥用,也是正确的做法。

疫情还在发展,我们确实不能掉以轻心,需要重视,要做好个人防护和卫生,但也确实没必要过度恐慌。在灾难面前,除了物质保障,我们还需要充满善意的心。让我们共同祈祷,疫情早日平息,全世界人民都能健康平安。

没有繁文缛节,只聊用得上的国学

主撰稿人:北川先生

华南理工大学客座教授

文化部特聘传统文化讲师

青岛恒星国学院特聘教授

欧洲东方商学院学术总监

广州菊坡国学书院副院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