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PS法,5步孩子從小養成不傷人的教養和不被傷害的氣場


首先在開始前和大家分享個例子,有一個四歲的孩子叫東東,有一天他哭著找媽媽說自己的玩具被朋友搶了,他們還打我。這時候媽媽卻氣憤的說道誰讓你自己不會保護好自己,你不會搶回來啊,以後別和他們玩了。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父母越很鐵不成鋼的埋怨孩子的心裡隱瞞面積就會越大。當子突然向你抱怨此事,那你會怎麼辦?

其實作為家長們,你們的思維方式和格局從各個角度都會影響孩子。但是這種情況很多家長持有兩種態度:

ICPS法,5步孩子從小養成不傷人的教養和不被傷害的氣場

第一種:讓孩子直接打回去

其實這種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個人認為也是概率不大的。因為即便讓孩子去和他們產生糾紛孩子找做的概率不大,因為肯定是自己的孩子不敢去替自己伸張正義才會玩具被搶告訴家長。如果長時間那這個理由去搪塞孩子只會讓他們以後再社會的生活和競爭中不知道如何保衛自己的利益,寧願委屈自己也不敢爭寵。很顯這種衝動的教育模式是有待考證的。


ICPS法,5步孩子從小養成不傷人的教養和不被傷害的氣場

第二種:替孩子伸張正義

先不說這個辦法是否可取,但不得不承認它會解決問題。可能下次別的小朋友不會再搶你的玩具了,它的好處就是給孩子安全感,可以給孩子做示範。但是這個方法的弊端就在於對於那些自我的孩子來講的話,其實原本只是兩個孩子的問題上升到兩個家庭的問題,雙方的家長可能看彼此都分外眼紅。長此以往孩子會養成依賴心過重,略微任性和不獨立的習慣。

所以,最好的法子就是家長在處理孩子之間的問題要保持理智,多問孩子具體情況並客觀分析。首先給孩子樹立這樣的一個榜樣,時候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建議一開始就用刺激性語言和強行替孩子出頭的方式。

ICPS法,5步孩子從小養成不傷人的教養和不被傷害的氣場

熟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如何教會孩子解決問題才是關鍵,而不是一味的替孩子解決問題。

美國兒童發展心理學家莫娜 B 舒爾博士在《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教孩子學會在衝突中學會與人交往地技巧》一書中提到了ICPS(I Can Problem Solve)法。音譯過來就是我能解決問題。

具體分為以下五步:

  • 思考該做什麼
  • 找出解決問題不同的方法
  • 考慮自己的行為後果
  • 判斷一個想法好不好
  • 預估對方會什麼感受
ICPS法,5步孩子從小養成不傷人的教養和不被傷害的氣場

我們用這個孩子舉例說明這五步的具體做法是:

第一步:父母哭訴的時候,作為父母則需要考慮孩子的心情是什麼樣的,我應該怎麼說話讓孩子平靜下來。而孩子在被人搶具的時候應該考慮怎麼保護自己的利益。

第二步:孩子需要想我當時應該是搶回來還是先忍者回家告訴家長或者直接告老師?同為家長知道了這種情況要想我是應該去出頭還是找老師協調呢?

第三步:無論是家長和孩子都需要考慮自己做決定所帶來的後果,就像如果體孩子出頭有可能導致兩個家庭的矛盾。如果找老師或許問題可以得到一個妥善的解決,畢竟有老師作為中間人雙方都可以互相臺階。

而第三步做得好第四和第五步問題就不大了

孩子寄語: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二父母需要給孩子多一些關心和耐心。做孩子的後盾,要讓孩子養成獨立解決好問題的能力,讓孩子在自信的環境下茁壯成長。望孩子以後都會成為自己父母希望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