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宣洩,環境調節,辯證分析,分段定位,善於拒絕,自我暗示

在工作和生活中面臨著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諸如工作壓力、家庭壓力、經濟壓力、婚戀壓力、交往壓力、發展壓力等等。這些壓力在催使拼搏奮進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導致心理亞健康。正確認識心理壓力並有針對性地加以調適,已經成為一個現實而重要的課題。


合理宣洩,環境調節,辯證分析,分段定位,善於拒絕,自我暗示

一、心情不好為哪般

心情不好的原因之一是平時大家常說的壓力太大活的太累。壓力本身不是一個負面詞彙。很多心理學的實驗證明,壓力也有積極作用。一個人在一定的壓力範圍內,他的工作業績與壓力是正相關的。當壓力超過一個人的能力限度時,就會出現相反的情況,這時,壓力就會給人們的身心健康帶來負面影響,表現出擔心、緊張、害怕、抑鬱、悲傷、易怒等情緒,或者出現注意力分散、記憶力減退等,嚴重者還會出現入睡困難、食慾下降、不願與人交往、社會退縮等等。一般來說,壓力主要來自工作、生活、社會三個方面。

(一)工作壓力。

主要是工作的超載,短期的工作超載對人的心理不會有太大影響,但如果長期的超負荷,肯定難於應付。工作條件的惡劣,40度高溫下,沒有空調,不幹活都覺得有壓力。晉升的遲緩,同一年參加工作的,人家都已經當領導了,而自己還是一個職員,能沒有壓力嗎?缺乏工作的安全感,面臨裁員,也會導致壓力的增加。工作和家庭的衝突,工作繁重,又要兼顧家庭,二者發生衝突時壓力自然隨之而來。

(二)生活壓力。

美國心理學家根據生活事件影響的大小,制定了一個生活事件量表,並用這張表來評估心理健康狀況。其中,喪偶的分值最高,100分,離婚為73分,判刑入獄為6分,結婚50分,搬家20分,其他包括飲食習慣改變、休假、輕度違法等生活事件都有分值。大家可能會問,為什麼被列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的結婚也變成生活事件呢?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無論是正性生活事件還是負性生活事件,對心理產生的刺激是樣的。否則,就很難理解為什麼范進中舉後卻發瘋了。同樣的生活事件,每個人的應對能力是不一樣的,比如面對婚姻危機對有些人來說是不得了的事,像天塌下來一樣把他壓垮了;而對有些人來說,只是鞋裡進了幾顆沙子,倒掉反而走得更快。

(三)社會壓力。

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中,人與人之間難免有比較,那麼這種比較有時也會引發心理問題。舉個例子,這幾年來社會上最引人困惑的就是房價。買了房子的人有壓力嗎?有!當了房奴,每天節衣縮食勒緊褲帶,給銀行還款。沒買房的就沒有壓力嗎?不!他的壓力更大,比如幾年前看好一套房子30萬,猶豫著沒有買,現在漲到100萬,開始後悔了:當初要是買了多好呀!

合理宣洩,環境調節,辯證分析,分段定位,善於拒絕,自我暗示


二、心理壓力影響大

心理壓力帶來的影響和一般人既有相同也有不同,總體上看,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影響。

(一)影響身體健康。

人的生理與心理兩者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身體的健康狀況會影響一個人的心理,反之,心理的健康狀況也會對身體產生影響。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怒傷肝,氣傷胃”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有趣的試驗:把同窩生的兩隻小羊放在不同的條件下餵養,其中一隻小羊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而另一隻小羊用長繩子拴在樹下,並且在這隻小羊的旁邊放了一個鐵籠子,裡面還關著一條兇狠的狼。後來,這隻小羊因為極度恐懼,沒過多久就死了;而另一隻小羊仍然無憂無慮健康快樂地活著。這說明只有心理健康才能保證身體健康。別看感冒是個小病,有的同志吃一兩粒藥就好了,可有的同志一病就是個把星期,不打幾針就好不了。得同並的病,治癒的結果就是不同。積極吃藥治療,保持好的心態,就會很快恢復健康:如果思前想後,垂頭喪氣,病菌就會和你打場持久戰。

(二)影響工作生活。

生活中經常會遇到許多挫折和困難帶來的心理壓力,如果不能及時化解,就會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前些年曾有一個人,因為年終總結時沒有評上優秀職工,就對同事們產生了一種猜疑心理,總覺得大家對他有意見,對他有看法,明明沒有人叫他的名字,他總聽到有人在喊他在罵他;明明大家對他很好,他總認為別人和他過不去,甚至經常懷疑同事們要害他。沒過多久,他的不良心理就發展成心理障礙,後來發展到心理疾病,已經無法適應正常的工作生活。

(三)影響工作成績。

在平時的工作中,常常因為心理素質差而影響工作成績。大家應該聽說過,在部隊一些手榴彈實彈投擲時因為心理過於緊張,把手榴彈投到自己的腳下的故事,而在用教練彈練習時,卻很少有人會犯這樣的錯誤,這也是實單投擲中心理壓力過大所致。在美國對伊拉克的“沙漠風暴”行動中,美軍把一顆威力巨大的炸彈投下後,再讓飛機撒下傳單,傳單隻寫了一句話:下一顆炸彈就會輪到你了!這一招,對伊拉克軍隊的潰敗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伊拉克戰爭中,伊拉克40萬軍隊一夜間從人間“蒸發”,他們不僅僅輸在武器裝備的落後上,更輸在心理的崩潰上。

合理宣洩,環境調節,辯證分析,分段定位,善於拒絕,自我暗示


三、自我調適減壓力

加強心理調適,舒緩情緒壓力,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辦法。從心理學角度看,常用的主要由6種方法,掌握這些方法並運用得當,自然會有效舒緩壓力保持良好心態。

(一)合理宣洩法。

這是一種通過適當渠道把心中的鬱悶直洩出來的方法。人的情緒好比一隻氣球,壓力過大時,這隻氣球使膨脹起來。這時,要主動找人聊聊天,把個人心中的煩惱意很和不平向自己的朋友、親人傾訴,通過傾訴消除心中的委屈和不平,樹立戰勝困難的決心和勇氣。性格內向的同志則可以通過寫日記的方法,把痛苦的感受敘述出來,這如同向一位無言的朋友傾訴心聲,是一種很好的疏導方法;當對與人發生矛盾心理想不開時,還可以到專門設置的心理宣洩室,對著“不倒翁人形靶”一頓拳打腳踢,讓怨氣隨著頭頂上的熱氣一同消散,不要為了“尊嚴”和“體面”而過分自我壓抑。

(二)環境調節法。

環境對人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可以運用變換環境的方法來調節情緒,擺脫心理壓力。當工作中受到了批評,應該把注意力轉移一下,比如到圖書館看看書、到花壇前面賞賞花,轉一圈回來之後也許就會發現別人的批評還是有道理的,自己下次一定要做好;當對某難以入手的工作產生了心理障礙,不要發呆,可以參加一些娛樂活動,這樣就可以分散和消除恐懼心理,受到一些自我開導性的啟發,各種技巧也許就能順暢地發揮出來;當與別人發生爭執時,不要一味地抬槓鑽牛角尖,可以做一些放鬆訓練,比如深呼吸,研究表明,放鬆訓練可以調節大腦皮層的植物神經系統,緩解人因為緊張而造成的生理和心理失調。俗話說,“眼不見,心不煩”,環境調節法就是要暫時迴避一下傷腦筋的問題,讓自己原地受罰,那是一種自我折磨而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合理宣洩,環境調節,辯證分析,分段定位,善於拒絕,自我暗示


(三)辯證分析法。

任何事物都有它光彩的一面,也有它暗淡的一面,全面看問題能有效地避免壓力的產生。調查表明,當前存在壓力的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擔心會落伍。有的人出來工作後豪情滿志,他們常講,不知回去後還能不能比得上以前的同學和朋友。對此類問題就要辯證地看。一方面要看到不利的一面,激發鬥志。當前,改革開放處於攻堅階段,社會竟爭加劇,工作存在一些矛盾和困難,越是在這種情況下越應該加強學習,豐富各方面的知識,才能適應未來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增強信心。要看到,經過多年的社會薰陶,大多具有良好的素質、勇於犧牲的奉獻精神、嚴格的紀律觀念和紮實的工作作風。這些都是優勢。只要善於發揮自身優勢,不論到什麼地方,不管做什麼工作,都是大有可為的。充滿自信,不被困難所嚇倒,人的心理壓力自然會得到舒緩。

(四)分段定位法。

不少同志的自控力、意志力等心理素質相對薄弱,缺乏實現自身願望的足夠能力,往往把事情往最好處想,好高騖遠,但做起來卻缺乏毅力和韌性,遇到一點困難,就容易灰心喪氣。這種較高的期望值與心理準備不足的矛盾,如果調節不好,就會覺得處處有障礙、事事不如意,自信心受到傷害,追求成就的動機隨之減弱。每當這個時候就要靜下心來認真審視一下自己,重新給自己一個合理的定位。因為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並且個人的成就和自身所處的環境有很大關係。做為一個普通人,都要把目標定的切合實際,要弄清楚哪些事可以穩操勝券,然後把主要精力放在這些事上,這樣便可提高成功的機會並獲得最大的自我滿足。

合理宣洩,環境調節,辯證分析,分段定位,善於拒絕,自我暗示


(五)善於拒絕法。

著名心理學家斯賓諾莎曾經說過,“假若自己對一些事情或是別人的請求很不情願的時候,不要俱給予拒絕”。在生活中,如果自己已經十分繁忙,沒有時間再兼顧其他事情,應當把自己的情況向朋友說清楚,以免常入即日完成,又深恐失信於人的境地,徒然增加心理負擔。在工作中些是如此特別是職工作為各級命令的執行老萬緒於一身,往往是有了建議不敢提、有了衝突不政講難也不敢反映,怕上級說自己能力差、毛病多,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其實,有些時候,這些害怕是多餘的,幹工作就要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反過來講,上級領導也需要把實際情況反映上去,為他們科學合理的計劃安排工作提供依據。

(六)自我暗示法。

大家對趙本山的小品《賣柺》都耳熟能詳,小品中,趙本山能把柺棍賣給一個正常人,就是成功的利用了心理暗示。心理暗示原理向人們揭示了這樣的道理:很多痛苦的感受是人們的心理錯覺造成的,也可以說是大家自己虛構的。不是心理專業人員,要真正理解這個原理不是很容易,但是有句話講得好,叫“常思一二、不想八九”,人的一生中,百分之八、九十都是不如意的,面對這些不如意,不要過多的去想它,多想想事物光彩的一面、怡人的一面,壓力就會減輕許多

合理宣洩,環境調節,辯證分析,分段定位,善於拒絕,自我暗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