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非凡的《蒙古祕史》:經典鉅著


價值非凡的《蒙古秘史》:經典鉅著

1989年,巴黎召開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委會第131次會議,會上就紀念《蒙古秘史》成書750週年形成決議,號召會員國舉行廣泛的紀念活動。決議最終這樣評價《蒙古秘史》:它的獨特的藝術、美學和文學傳統及天才的語言,使它不僅成為蒙古文學中獨一無二的著作,而且也使它理所當然地進入世界經典文學寶庫。

這部回憶錄產生的年代,正是蒙古族結束無文字史,開始有文字史的轉折時期;正是蒙古族從以往的默默無聞,崛起為世界強族的騰飛時期。僅這種獨特的歷史環境,便足以使它成為空前絕後的著作。語言的典雅優美、文體的散韻結合,再加上童稚、古拙、深邃、幽遠的意境,使《蒙古秘史》超越通常概念的歷史著作,成為具有獨特美學價值的文學作品。在蒙古文學史上,還沒有哪一部作品比《蒙古秘史》更加偉大;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只有《詩經》、《楚辭》、《紅樓夢》等少數作品能夠與《蒙古秘史》相媲美。

價值非凡的《蒙古秘史》:經典鉅著

《蒙古秘史》的另一層重要價值,在於它對中北亞狩獵──遊牧文化的獨到描寫。是中北亞狩獵遊牧民族從自身視角出發,用文字形式記載自身歷史生活的僅有的一部經典性鉅著,堪稱中北亞狩獵遊牧文化的百科全書。

還在半個多世紀以前,俄羅斯著名學者夫拉基米爾左夫,就已經指出《蒙古秘史》在文化史上的獨特價值。他在《蒙古社會制度史》一書中寫道:“如果可以說在中世紀沒有一個民族像蒙古人那樣吸引史學家們的注意,那麼也就應該指出沒有一個遊牧民族保留下像《秘史》那樣形象地刻畫出現實生活的紀念作品。”

價值非凡的《蒙古秘史》:經典鉅著

與《蒙古社會制度史》同時期出版的、我國著名學者鄭振鐸的《插圖本中國文學史》,從文學角度給予《蒙古秘史》的評價是:“元代的散文,常以用白話文寫成的碑文及那部偉大的《元朝秘史》為最可注意。”《秘史》“這樣的天真自然的敘述,不知要高出懨懨無生氣的古文多少倍!我們如果拿《元史·太祖本紀》的幾段來對讀,便立刻可以看出這渾樸天真的白話文,是如何的漂亮而且能夠真實地傳達出這遊牧的蒙古人的本色了。”

關於《蒙古秘史》的研究,還在清代就已經成為國內多民族學者共同致力的學問。後來,李文田、沈曾植、王國維、陳寅恪、陳垣、韓儒林等許多著名學者,都曾在《蒙古秘史》研究中做出自己的建樹。近年來,我國學者,特別是蒙古族學者,在《蒙古秘史》研究中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果,他們寫出了一批研究該書的專著,在國內外學術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價值非凡的《蒙古秘史》:經典鉅著

臺灣學者札奇斯欽的《蒙古秘史新譯並註釋》,也是一部有見地的著作。在國外,《蒙古秘史》現已有俄、德、法、英、日、捷、匈、保等多種文字譯本,亦有很多著名學者躋身於研究之林,過去一向以歷史和文字校注為主的《蒙古秘史》研究,今後將在文學、美學和文化人類學領域中開拓出新的方向。

如此一部奇書,遺憾的是並非為大多數人知曉。為此,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和中國蒙古文學學會於2000年10月。在《蒙古秘史》成書760週年之際。舉行了隆重的紀念大會,紀念這部世界經典鉅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