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興隆觀的傳說

興隆觀的由來


興隆觀一古名唐杜鎮, 系新野、南陽、唐河三線交叉地帶的一個村莊,不知從何時起,這裡形成了有名的“三不管”,在宛、新、唐三縣一帶人們的傳說中,此地披上了神秘的色彩。

傳說很久以前,位著名的風水先生從街北方跟蹤地理脈氣來到這裡。但見一沿著 街北流過來的“十里河”繞街東而過,在街東南角匯泉成一汪湖水, 然後又正南而去。興隆觀街這一帶的土地,向下挖不到幾尺便滿是砂砸石,唯獨這條十里河的河床及兩岸,卻是黃沙、 黃土遍佈。那位先生便撂下一句“寶鏡映黃沙,龍興必發”的話頭,匆匆離去。這句話從此成了一個謎。

明朝永樂年間,這裡建起了一一座道觀,名曰“興隆觀”。道觀建成以後,人們紛紛把去武當山朝聖的目光轉向了這裡,這裡的香火開始旺盛了起來。尤其是一年- -度的“三月三”廟會,拜祭燒香活動然是隆重,方圓百里,城市鄉村,成群結隊的善男信女,從四面八方向興隆觀湧來,真是人山人海,熱鬧異常。隨著廟會的鼎盛,興隆觀街的“隔日集”也隨之興隆起來。

漸漸地人們發現:從興隆廟觀向南,經古戲樓沿老街簡至正陽門十字路口,這一百多米長的地帶,高於周圍兩米多,呈龍脊狀,人們便稱之為“土龍”。這土龍,頭在廟觀,承受著四方香火,脖頸在古戲樓,腰脊在老街簡,而沿十字路口向南延仲下去,逐漸降低的即是龍尾。

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興隆觀的傳說


據說興隆觀的旺盛與此土龍脈氣息息相關。因此多少年來,傳說與興隆觀相毗鄰的數個集鎮,曾多次有人趁半夜三更來到這兒刨挖龍脊,試圖盜取龍脊土,移花接木,以期振興自己。 然

而,他們的日的均未達到,興隆觀依然興隆如故。

幾百年來,興隆觀在別代更替的歷史滄桑中,經歷的兵匪地亂等劫難,不知有多少次。可是在歷次劫難中,彷彿上天總在特別關照著興隆觀這塊風水寶地。傳說,明末起義軍首領李闖王太河南南陽一帶與左良玉廝殺時,被左良玉射瞎了隻眼睛,甚是惱火。於是闖王便大開殺戒,只殺得路斷人稀,扔錠元寶在路上幾天都無人拾走。唯獨興隆觀近鄰的李務村,因與闖王有特殊子系,幸兔於難。傳說李闖王下令:李務村方圓五里的村莊,不得殺戳!若非如此,興隆觀這塊巴掌大的地方,傾巢之下豈有完卵?這是其一。其二,傳說當年日寇侵略中國時,曾對興隆廟觀及古戲樓實施了狂轟濫炸。那飛機飛得那個低啊,幾乎擦著樹梢!日本飛機打了兩個來回,投下數枚炸彈,卻都偏離了方向,只是炸壞了幾間民房、幾棵樹,高大的戲樓和廟院均是毫髮無損。事後,人們紛紛趕來禱告燒香,慶幸不已。

民國時期,大牌土匪崔二旦和高保勝,先後來到興隆觀, 企圖一把火燒掉興隆觀,結果都因祖師爺顯靈而沒有得逞,最後只把個孤零零的古香亭燒掉了。

在明清以後的幾百年歷史中,河南新野一帶發生的災荒不計其數,旱災、澇災、.....可就這興隆觀一帶卻總是有災面無憂。每次災荒後,從北邊過來的逃難人,拖兒帶女的,一挑內擔....絡繹不絕。傳說民國十八年年懲,地裡的穀子早得妮血著火,有的人家用耙子摟去了當柴燒。可是不久,興隆觀這一偏又下了一場甘霖雨,沒摟的穀子競又返青,收穫了幾成,這個能不說是個奇蹟。

幾百年來,興隆觀方圓的人們以農為本,安居樂業,以耕讀傳家,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原文化。在這“三不管”的窮鄉僻壤,竟也出過不少文人、才子,及其他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明嘉靖年間,興隆觀的住持玉清道長,學識淵博, 修煉精深,又敢於懲惡揚曾,激汕揚清,其“鞭撻贓官”的佳話,名揚豫鄂兩省。

崇禎時興隆觀杜營村的杜之恆一翰林苑大學士曾任過崇禎皇帝的老師。

大清康照年間,近鄰李務村的李匯,因仗義疏財,救了康熙皇帝的急,被接進京城任了“紅燈司”,其子李元方學識淵博,能言善辯,受到康熙的賞識,被任命為禮賓司。

到了大清乾隆年間,在北京宛平縣任“紅筆師爺”的李元浩因護駕有功,被乾隆皇帝恩賜“帛邑庫生”。同時還免去了興隆觀一帶十年、新野縣三年的皇糧和賦稅。

同是乾隆盛世時,曾被李元浩稱為“老鴰窩裡出風凰”的黃位中家族裡,在六子十九孫、以及後來的子孫中,共出了十三個“頂帶”,成為黃氏家族最輝煌的時期。另外與黃位中同期的還有一位李貢生。

廩生秀才曹承週一家,於道光年間逃荒至興隆觀居住。靠外科行醫兼打造銀器為生,曹承周在咸豐年間考中康生秀才。此後他的兩個兒子曹金贏、曹金坡也考中庠生。傳說曹家這是因為在街西陰宅佔住了風水。

因逃難由福建搬來的楊軒堂一家, 居住興隆觀數代以後,楊軒堂於同治年間考中秀才,返回福建祭祖時,找不到楊氏家族,方知原籍族人己隱名埋姓。也是同治期間,郭延臣、郭廷獻一文一武兩秀才,成為郭氏家族的驕傲。

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興隆觀的傳說


光緒初年,興隆觀出了個貢生叫孫林,孫家頓時聲名大起。緊接著在楊姓家族裡又出了兩個庠生,他們是楊嘉翰(字書聲)和楊秀芬(字俊卿)。從此,中國一千餘年的科舉制度因維新變法而宣告結束。

如今改革開放盛世,興隆觀這塊風水寶地也受到政府及部門的重視,國家先後撥款修建了縣城至興隆觀、興隆觀的柏油路及水泥路,興隆道觀被宗教局定為宗教活動場所,重建後也被列為新野縣旅遊景點。

在新的歷史機遇面前,興隆觀這塊風水寶地必將重現只,同時也必將酒現出更多的風流人物。

我們蒐集、整理、編寫此文章的目的是為了弘揚民族化文化,呈現興隆觀文化的特性。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物質文明建設做出積極的貢獻。也便於大家瞭解新野,瞭解,鎮,瞭解興隆觀村,從而熱愛這片沃土,為她投資,為她建設為她興隆而貢獻力量。

感慨之餘,我們蒐集、整理、編寫了此文章,其目的乃是了弘揚興隆觀古文化。本文章中的照片,系興隆道觀現存景觀,命歷史部分,系根據南陽市和新野縣有關檔案資料和革命功百的口述整理,具有真實性,我們未加任何修飾、評論和褒貶。傳設部分,由於無史料記載,無從考證。我們僅據蒐集到的索材如家撰寫,儘量不對涉及的人物安加評論或褒貶。即便如此,也許你與你所瞭解的說法不盡相同。鑑於此,希望讀者諸君不必刻意究、考證其真偽。我們拒絕與你討論、辯解。請見諒!

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興隆觀的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