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關係、收入等影響防病意識

生命時報特約記者 林樂樂

當前全球新冠疫情蔓延形勢仍然嚴峻,一些國家或地區已經出現大規模感染跡象,但各地區民眾的防控意識和態度參差不齊。近日,美國社會科學家針對疾病流行過程中的人為因素提出了新的觀點——個人價值觀可能影響疾病認知。

家庭關係、收入等影響防病意識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健康差異研究所主任埃裡克•沙塔克和社會學系主任徐曉荷(音)帶領聯合研究小組,對過去一年內曾感染流行性感冒或普通感冒的1259位患者進行了調查。研究人員要求參試者使用李克特量表(一種對態度強弱進行量化的心理學測試),對自身的疾病感受從“我未患病”到“我患有重病”進行評分,結果發現,一個人對“生病”狀態的自我界定受多重因素影響。具體來說,家庭關係和諧穩固、家庭收入較社會平均水平略低、清心寡慾者對自身疾病的敏感度更高。

研究人員表示,溫暖的家庭無形中增加了人們“被照顧”的心理需求;收入水平較低的人更需要“病有所醫”的安全感。當身體不適時,人們的生物反應強度超出了生物學的控制範圍,受到性別、種族和各類社會規範等因素的影響。這就是為什麼不同的人對待疾病持有不同的態度,一些人嚴格自我防控、積極接受治療,另一些人卻放飛自我,任其傳播擴散。研究報告發表在美國《行為神經科學前沿》雜誌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