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写不出10万+爆款文案?鲁迅: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关注职场大侠知阳,带你提高写作能力

为什么你写不出10万+爆款文案?鲁迅: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对于写作者来说,人人都想要达到“落笔生花”、“一气呵成”的境界,但那其实都只是一种对文采或者写作者夸张的赞扬而已。

就连世界文豪托尔斯泰都说过:必须永远抛弃那种认为写作可以不必修改的想法,改三遍、四遍,这还不够。

正所谓,一篇好文章是“三分靠写,七分靠改”,想要写出一篇优质的文章,反复推敲修改是非常必要的过程。

特别对于当下很多在自媒体平台上创作的写作者来说,如何进行文章修改显得更加重要。

为什么你写不出10万+爆款文案?鲁迅: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在我的写作特训营中,我看过很多学员的文章。发现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我总结出了6个很多新手大概率会犯的错。

同时也给出了对应的修改方法,分享给所有想要进行写作学习的朋友。

问题一:开篇拖沓

在这个“浅阅读”、“快阅读”的时代,人们在看一篇文章的时候往往都会比较匆忙。而且往往自媒体创作,字数一般都会控制在1500-2500左右。

本就不多字数的篇幅里,光是开篇就拖沓了一大半还没进入主题。换位思考,当你看到这样的一篇文章时,你会作何感想呢?

毕竟,作为读者来说,可以选择的空间非常大。如果你的文章久久不能进入主题,那么读者就会有极大的“跳出”几率。

在自媒体平台上写作,每篇文章的“读完率”是会影响你账号权重的。无论是从单篇文章的质量来看,还是从自媒体账号的权重而言。拖沓的开篇,都不会有任何好处。

解决办法:搞清楚开篇的意义所在。

在自媒体创作文章不像写一篇长篇小说,开篇的核心意义就一个:引出主题。

所以当你发现你的文章半天都聊不到主题时,那么就直接说明你的开篇拖沓严重了。

正常而言,一篇2000字左右的文章,开篇一般控制在200来字即可。

简而言之,就是你需要在200字左右就要点出你这篇文章的核心主题。没有必要过多铺垫,因为读者并不喜欢“咬了半天都没有看见馅儿的包子”。

为什么你写不出10万+爆款文案?鲁迅: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问题二:头重脚轻

很多朋友在写文章之前想到了某个让人“拍案叫绝”的点子,于是在开篇的时候就引出了一个很“重”的话题。

然而在后续的描述或者阐述这个主题是,可能是源于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太少,又或者可能是因为自己无法驾驭这么重的话题。

甚至还有可能是因为这个话题所涉及到的面太广,而自己又想要用短篇幅的内容表达清楚。

总之整篇文章就给人一种非常明显“头重脚轻”的感觉。

这样的结果就是,读者带着强烈的求知或者好奇心点开你的文章,然而内容却大失所望。

解决办法:驾驭不住,就直接放弃或者重新再写。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知识盲区,当你无法驾驭某个你并不熟悉的主题时,请你果断放弃掉。

不要强行撰写,更不要通过网络收集一些并不全面的素材来刻意“拼凑”。这并不是一件值得推广的事情,更不是一件光荣的做法。

而如果仅仅是因为你写作结构出现了问题,那么就直接把内容重新再写一遍。

很多著名的作家,都会有重写一遍甚至多遍的写作习惯。

为什么你写不出10万+爆款文案?鲁迅: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问题三:文不对题

所谓文不对题,就是说你的文章内容跟你的标题或者你想要表达的主题不符合。

有些朋友的思维比较发散,经常写着写着就跳到了另外一个跟主题关联不高甚至毫无关联的话题上去了。

在我看过的很多写作特训营学员的这类文章中,大部分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他们想要用更多的“佐证”来表达自己想要说的主题。

而这些“佐证”,可能根本就跟主题没有太过于直接的联系。或者说,是因为自己的“无知”,列举了大量其实没有太大关系的“佐证”。

解决办法:要学会如何合理的“删减”。

在写作的时候,我会跟很多特训营的学员说两个字:精炼。

往往“精炼”的结果,都是用“删减”这个方法得来的。

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会根据自己的思维和逻辑来进行大量的文字铺陈。在过程中,我们可能没有办法短时间找到更精炼的词或者句来描述。

那么在进行文章修改时,就需要推敲这些过于繁复的句子,删减掉所有可有可无的字、词、句、段,甚至整个支线“佐证”。

而那些过多的“佐证”,如果你不能做到九成以上的把握它们是契合主题的,那么就直接删掉。

为什么你写不出10万+爆款文案?鲁迅: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问题四:过度修饰

很多我写作特训营的学员喜欢用非常多的修饰词或句来穿插在自己的文章里。

我能理解他们想要达到的效果,但其实这种过度的修饰会让整篇文章出现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如果说适当的修饰,能给文章带来画龙点睛的效果,那么过度的修饰,带来的就是“画蛇添足”了。

特别是对于一些往“美文”或者“散文”这种调性进行写作创作的作者而言,这种修饰性词语和句子的使用就一定要拿捏好“度”。

我常说,考验一个作者的功力并非是有多少知识储存,也不一定是有多少华丽的辞藻使用,而是对“度”的拿捏把控。

解决办法:用“排除法”来找到“真实感”。

我在帮学员做文章修改时,经常会直接把他文章里用到的所有修饰性词语或句子删掉。当你排除了所有修饰,再加上删减掉的那些可有可无的内容后,基本上剩下的才是最“真”的部分。

或许这种方法会让你的文章变成了一段话,构不成完整的文章。但这段话就是你整篇文章里最真实的部分。

用这种方法不断练习精进,你就能够更好的把握“真”的度。

为什么你写不出10万+爆款文案?鲁迅: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问题五:错字连篇

因为网络时代的影响,很多人在用电脑进行文章创作时,常常会打出特别多的错别字。

实际上这些错别字,我们可以理解为“谐音字”。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创作者对于打字软件的依赖,形成的一种惯性错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快餐式阅读”的大环境,对于错别字的“容忍度”加大了。

而事实上,无论是自媒体平台还是读者,对于一篇错字连篇的文章,都会有很差的体验。

可能很多读者因为受到创作者的“错别字”影响,而忽略了内容本身想要表达的深度和思想。

解决办法:仔细检查。

对于错别字的修改,相信不用过多赘述了。只有自己仔细检查后修改,就像我们读书时写作文一样,把自己的文章仔细检查。

当然现在很多平台的编辑界面都会有协助检测错别字的功能,但那属于机械式的检查。始终还是自己仔细看一遍更放心些。

为什么你写不出10万+爆款文案?鲁迅: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当然,以上列举出来的五个问题其实只是很多新手创作者比较常见的一些共性问题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部分。

还有些本身整篇文章的逻辑性、叙述方式、观点立场等都有问题的情况,以及一些在自媒体平台不被允许的观点、词语甚至是忌讳内容的问题等。

所以,我们想要在自媒体平台上创作文章来获取收益或者粉丝。除了内容本身外,还需要研究平台的规则、机制等等。

总而言之,不要指望自己“一气呵成”就能创作出一篇优质的文章,反复推敲修改才能让你有更大的机会获得读者的青睐,以及平台的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