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陈友谅的势力已经超过朱元璋,为何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一诚不染


陈友谅原来是县政府的一个小官,还是有点文化基础的,1351年,陈友谅投奔徐寿辉的农民起义军。因为有政府工作经验,陈友谅在农民起义军中很吃得开,很快成为一员大将。1357年,陈友谅的领导倪文俊计划杀死主子徐寿辉,但倪文俊没杀死徐寿辉,反而被手下陈友谅杀死。此后陈友谅自称宣慰使,率军攻下江西全境,和安徽、福建等部分地区,一时势如破竹。

从当时的情况看,陈友谅的地盘和兵力的确比朱元璋多很多,但是陈友谅也有明显的缺点和不足。

1.陈友谅的综合素质比朱元璋差很多。朱元璋对领导郭子兴、主子小明王很够义气,多次舍生相,朱元璋树立的是有情有义的形象,为此深得人心。陈友谅光天化日之下杀领导倪文俊、杀主子徐寿辉、杀兄弟赵普胜,树立的是无情无义的小人形象,以至于陈友谅不得人心。

2.陈友谅的部队正规化建设也不如朱元璋。朱元璋对部队和手下的约束是比较强的,要求部队守纪律讲原则,不侵犯群众的利益,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对胆敢以身试法的手下,绝不宽容,自己唯一的亲侄子朱文正触犯了法律,朱元璋照样严惩不贷。

所以朱元璋的部队凝聚力很强,很有战斗力。相反,陈友谅的部队比较松散,攻坚能力差,打恶战和硬仗的能力差,后来不少人都投奔朱元璋。

3.陈友谅手下的人才不如朱元璋多。朱元璋文有李善长、刘伯温、宋濂、朱升等人,武有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冯胜、汤和等人,谋臣如雨、猛将如云,算是集合了当时最优秀的人才。陈友谅相形见绌,不会用人才、不会笼络人才,是陈友谅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坐看东南了


陈友谅,朱重八都是下层出身,一个是打渔出身,陈渔夫生性多疑,狡诈。另一个放过牛,要过饭,当过和尚,朱和尚胆大,心智超群!元朝末年,陈友谅势力远超朱重八,兵强马壮,已经是一方雄主。军事实力,朱重八远不如陈渔夫,但人才方面,陈渔夫远不如朱重八。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朱重八手下虽然是一帮泥腿子围在周围,但一些铁哥们熟读兵书,精通兵法,徐达,汤和,常遇春……猛将如云!谋士,军师:有智多星刘伯温,策划大师李善长。要想夺天下,人才是关键,朱重八深深地懂得!朱重八有眼光,雄才大略,从小就想当皇帝,并不满足于现状,盘踞一方。陈渔夫满足于现状,手下军师,大将远不如朱重八!经典战役《潘阳湖大战》朱重八实力弱小,兵力远不如陈渔夫,狭路相逢,勇者胜!朱重八就是不退兵,胆大心细,诡计多端,失败一次,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正面吸引陈渔夫大船,分散其注意力,背后以三人一组装满炸药,用大批小船,敢死队,用狼群战术,袭击陈渔夫大船。陈渔夫是超大船,上面上千将士,大量火药,一旦被重八的敢死队袭击,引爆,大量大船距离相当近,后果可想而知!结果被装满炸药的小船袭击,连片起火,陈友谅大批将士惊慌失措,争相跳入潘阳湖,潘阳湖里人挤人,水花四溅,哭喊声,咒骂声,炮炸声形成一部交响曲!乘此机会,朱重八命令大批弓箭手放箭,跳水将士大批被弓箭手射死,没有射死的,也因为疲劳而淹死!朱重八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大获全胜!




百花长廊


陈友谅在势力超过洪武帝的情况下,最终却以失败告终,其原因主要是:

1,陈公是以反元起义起家的,却杀了同为义军领袖的徐寿辉,吞其部。蒙元未灭就铲除同道,将个人利益,置于汉家复兴大业之上,为反元义士所不齿。

2,据说陈友谅私下和蒙元政权接触,接受了蒙元的册封,这就进一步在道义上丧失了话语权。

3,反元义军的主力并不是一般的底层民众。而是自南宋灭亡后,一直啸聚山林反抗蒙元的南宋遗民及其子孙。因此义军主力是为了光复汉人江山而来,所以只会忠于致力于光复汉人江山的义军领袖,所以陈公的行为不会得人心,而洪武帝才会得到天下义军的衷心拥护。

4,洪武帝坚定反元,坚持恢复汉家江山,而且他的确有帝王之才,也有帝王的运数。因而洪武帝有很强的号召力和象征性,当时已是天下有志之士,心中认可的共主,所以才能最终一统江山。陈友谅部,并非完全是被打垮的,很多陈公旧部弃暗投明,主动投奔了洪武帝。

5,当时的蒙元政权,人心丧尽,实力不足,已不足为惧,对大局起不了什么作用了。


鬼影147951010


陈友谅与朱元璋之争胜负在于陈的倾国一战战略目标不明确,鄱阳湖水战运气又太过倒霉,自己挂了队伍就散了,如此而已,于“得民心”与否无关。

陈倾国顺江而下欲于朱决战,又受阻于洪都城下,裹足不前,给朱主力回师南京的时间,充分说明陈的战略格局比朱要差。其实,陈只需在湖口布置少部分的水军堵住洪都守军进入长江的入口,防止其切断陈军补给和退路。陈自己带领主力部队火速进攻南京,趁朱的主力回军不及迅速拿下,让朱无家可归,再回头拿下洪都轻而易举,那时长江以南就姓陈了,再集中力量决战江淮,天下谁属亦未可知。


灰太狼大王9527


天意不可违!











湖南安化茶文化


陈友谅先是杀害手下将领赵普胜,又杀害收留自己的徐寿辉,篡位夺权,引起其部下强烈的不满,后称帝立国,国号汉。使自己成为元朝廷攻击的首要目标。而朱元璋则接受刘基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使自己避开了元军的锋芒,得以一心发展势力。在1363年陈友谅与朱元璋在鄱阳湖大战中,早已离心离德的陈友谅军中,原徐寿辉和赵普胜部下纷纷投靠朱元璋,这才是陈友谅失败的主要原因。


野山cium


得民心者得天下,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谁得到百姓拥护,谁就是最后的赢家。


王秀平418


胜和败的因素很多,一两句说不清楚。举个例子吧,共产党为什么能打败国民党?這个问题就清楚啦,道理是一样的。


用户60617313087


从陈友谅背信弃义不择手段杀了徐寿辉,人心就凉了!因为公道自在人心!

再看看人家朱元璋,元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遣廖永忠迎接韩林儿返回应天府,途径瓜洲时,韩林儿沉入江中不明不白被淹死,朱元璋“严惩”了廖永忠,哭的死去活来!

境界不同啊!


剋勀


成大事到最后拼的是格局:陈友谅杀自己经理、老板,不得人心;老朱稳扎稳打,谋略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