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那边村里,邻里关系怎么样?

活泼的可可


我是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农村有很多我们小时候的记忆和回忆。

现在我们国家一直是一个注重邻里关系的国家,尤其是在农村,邻里关系的好坏更是十分重要。

俗话说的好(远亲不如近邻),亲亲在近离得远也是没有用的,我家的街坊四邻在我印象中都不错,只要是闲下来了都会到各家串门,男的去了就是喝喝茶抽袋烟聊聊天,女的去了就是聊聊张家长李家短哪些事,每当看见谁家有用人的活了,比如说:(扣大棚)扣大棚这个活没个3、5个人不怎么好干,这个时候周围的街坊四邻都会纷纷前来帮忙,也不用指挥都轻车熟路,因为家家都扣大棚,干完活那就避免不了大家坐在一起吃点喝点聊聊天。

也有一些人家周边街坊四邻关系不是很融洽,在我看来,人和人不一样,看事情也不一样,总会有一些争执,也有些不讲理的,相对关系就不怎么融洽了。





东北三宝


我们这里村里邻里的关系不能算好。

平时没事的时候好像是挺好的,没争没吵,见面还相互问候,有时闲了还会聊上半天,甚至无话不说。可是一旦发生点什么利益方面的冲突就凶得要命,好像仇人似的。就比如前些天我爸妈打电话来说我邻居敲诈勒索了几千块钱。就是因为我爸去年买了我的邻居A的地来搞种植,那块地荒草都比人高了,好几年没人管,买下来一年多了我爸才砍了野草烧光了那块地准备种百香果。谁知就在这个时候我的邻居B(与A是老表)又吵又骂地说让我爸赔几千块钱他,说那块地他之前种有益智苗,说我爸没问过他就烧了,要赔钱,不然就告到法庭上去……我爸很无语,我爸就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准备赔钱。这样的事在我们村里还是很多的,因一头牛吃了几棵菜吵架的,因着两只鸡吃了点粮食吵架的,为着一块田地少两寸就吵架的都有。不过那些都是些大叔大妈类的,现在年轻一代就很少这样吵架了。

其实在我的思维里,那些苍头小利根本不值得一提,有些事可以讲讲道理的,自己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在里,所谓有理走遍天下。所以做人做事都得凭良心讲道里,而且孩子真的要读些书,给孩子好点的教育熏陶,不然就如同泼妇一样没素质没文化,那是很可怕的。






大地的那些事儿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湖北省麻城市人,我们这里邻里关糸大多数非常不错,就是有个别有时有点小误会,等误会解开了,又是和如初。我嫂子和弟媳去年有一次,为了一点小事情不来往,也互相不说话,大家这个说一句,那个说一句,说邻里邻亲的,有什么记较的,经过大家的调里,两个人又和好了。红白喜事时,大家都帮忙,而且一家有几个数,来几个,非常热闹,我们有事时,要找个带头人来领着大家做,叫"网长"如果客多时“网长"把事分配,谁什么,谁就做什么,不得有误,如果客少时,大家齐心协力的做完,就打扑的打扑,打牌的打牌,聊天的聊天。非常热闹。到吃饭时大家有的爱开玩笑,惹的大家笑合不拢嘴。今年张爷爷生病了,他无儿无女,非常严重,是高血压他也没钱治病,是大家凑着钱把张爷爷医院住院,大家换班照顾他,他住了一个星期,血压降下了才出的院。他说,如果没有大家,这次我可能不在人世大家都说,我们都是您的儿女,您不要见外,他笑了,笑的那么甜美,笑的那么幸福。


麻城农村生活


很高兴来回答你这个问题,我们这里邻里关系都是非常好的,有什么事情呢!都是互相帮助。关系处的也是很融洽。给大家举几个事例,大家一起来看看。

1.前段时间,我们这里疫情期间,不能出门,我家的米面都没有了,正发愁,我就发了一条朋友圈,我邻居婶子看到了我发的这条朋友圈,给我送来了米和面,当时给我感动的,都不知道说什么,邻居婶子拜拜手,啥也不用说,有困难共同面对,这就是我们村里的邻里关系。

2.我们村里有一个70多岁的老人,儿子在外地工作比较忙,回家看望老父亲的时间有限,在老人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村的邻里都会及时帮助老人,第一时间给老人解决,老人儿子回来,还特意感谢我们,我们都说,邻里就应该这样,都是应该做的。

3.遇到干农活的时候,谁家要是人手少,干的慢,干的快的邻里呢!都会帮着干,邻里也是会有摩擦的,只是一时的生气,一天过去就会好了,跟没发生一样,关系还是一样的好。

我觉得邻里关系相处问题,我们每个人人都要心胸放开一点,不要计较这么多,人都是互相的,你对我好,我会加倍对你好,这就是我们村的邻里关系,相处的都是非常好的。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乡村星辰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这边是河南农村,我觉得现在农村邻里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跟以前相比邻里关系越来越冷漠。

1,现在农村人都外出打工,已经没有很强的团队观念。以前大家都在老家田里干活,相互帮衬,无话不说。现在大家聚会的平台就是“婚嫁丧娶”了。只有到这种大事情上,才会聚在一起。

2,利益化严重 记得小时候谁家要盖一间小房子,只要主人家管顿饭,大家都乐意来帮忙的。现在都开始谈价格了,做一天活给多少钱,当然也不会管饭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化,直接影响了邻里关系的冷漠。

3,冲突增多 农村最常见的就是“对骂”,谁家鸡丢了或者自家的院子被别人家建房占了一点点。 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一些嫉富妒能的事情。

4,通讯方式的变革 以前的农村通讯基本靠喊,到了饭点就能听到母亲高亮的嗓门,而现在,人们只要发个微信,打个电话就可以解决了。使得农村原来的面对面交流机会越来越少。大家都不出去串门了,都在家隔空聊天。

综合考虑!以前的远亲不如近邻,已经开始慢慢的转变,到现在已经开始不适应了当前农村社会了!


乡野一农夫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大家好,我叫大勇,来自贵州黔东南大山深处的裕和苗寨,我们家乡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邻里关系就不用说的好了,有句老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我深有感受。

我常年不在家,我父亲老了,一直都是我邻居堂叔,堂兄弟们帮我照看,有事就给我打电话,过年过节我们都像一家人一样,在一起吃饭,几兄弟比亲兄弟还亲,一起喝点小酒,聊聊天,疫情期间农村不是特别严,我们一起上山挖野菜,下田抓鱼,不过每天晚饭都是我煮,他们不喜欢煮饭,我叔婶兄弟们拿好吃的来我就动手,今年过年太长,吃掉了我叔家8只鸭子,一头猪,本来留给我堂弟结婚的,结果疫情来了,不能办酒席,就被我们几兄弟吃掉了。

特别幸运我有这些好邻居,特别感谢邻居的叔婶兄弟姐妹们。有你们在,我感觉我是最幸福的人。





家居大勇


感谢提问。我是广东清远连南的排瑶,距离连山县城七公里,距本县城连南三十多公里。我们瑶族是一个勤劳善良俭朴又热情好客的少数民族。邻里之间相帮互助,农闲时间都爱串串门,拉家常或结伴上山找柴或摘野菜野果之类的,但从改变开放到今,邻里关系越来越谈了,常为一些芝麻小事而闹得不愉快,以往的一家遇大事如红、白事时,全村人如不是农忙或有急事时,都会主动上门帮忙或贺喜,邻里常把远亲不如近邻的思想表现在行动上。而如今,生活越来越好则邻里关糸越来越差,都是钱(利益)惹的祸。有的邻里为了一点点土地或几颗小树大打出手,反目成仇,小农意识表现得淋漓尽致。


平凡转折邓海锋


你好,我是糊锅师太爱刺绣,很高兴为你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这是农村,民风淳朴,谁家有事都一起帮忙,邻里关系就像一家人一样,小时候妈妈要去地里干农活,爸爸跑运输不在家,有时我和弟弟妹妹放学了,妈妈还没有回家,邻居老奶奶就会把她做好的饭先让我们吃,怕我们吃饭晚了,上课迟到。当时年龄小,不想太多,把老奶奶炒的菜都给吃完了,后来听妈妈说,老爷爷家粮食都不够吃,因为老爷爷是正式工人没有农耕地!家里人多地少,让我们以后不要去老奶奶家吃饭了,妈妈也会把自家种的菜分给邻居。我们长大后,邻居老爷爷老奶奶过寿,我和弟弟妹妹都会回去给老人拜寿。令人遗憾的是,就在春节前,把我从小看到大的邻居老奶奶去世了,妈妈在电话中说的!心里特别难受,哭的眼睛都肿了!不管是至亲还是近邻,只要用真心去交往,大家就会像一家人一样。祝所有的邻里关系亲如一家人,也祝所有的老人健康长寿[祈祷]


糊锅师太爱刺绣


我是食为天老林,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们这边是胶东半岛,农村的规划还算不错的,就拿我村是一个不大的自然村来说,村前是s310省道,南北是有十条村道,东西有五条出村村道,村里规划还是不错的,住的人口密度也不小,几乎家家都有人住,从我记事起已接近50年,我们这里的邻里关糸还是相当不错的,小的时候,也就是六十年代。生活相当困难,家里的兄弟姐妹又多,有时候在街上闻到谁家煎鱼,就会跑过去,邻居家大妈就会给你点饼子和煎鱼吃。那是真香啊。当然那时候吃的鱼是河里的小杂鱼。现在还是满满的回忆。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邻里关系更加和紧密,春种,秋收,都是邻里合作,干完这家干那家,相互合作。如果谁家有急事,邻居更是首当其冲,真正体现了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的含义。住在城市高楼大厦的人们是体会不到这种感觉的。谢谢,我的回答就到这里。希望您满意。




食为天老林


大家好,我是农乡小叶,很高兴回答你的这个问题:你们那边村里,邻里关系怎么样

我来自于一个大山里,我们那边四面环山,以前没有车路,直到最近两年,国家精准扶贫,脱贫攻坚项目来了之后才修的路。

我们村离县城30多公里,是一个小山村,人口不多,就30多户人家。村里平时有过节的时候都会一起吃饭,就像一家人一样,很和谐。如果有一家人修房子的话,大家都会去帮忙,直到把房子修好。有人家需要帮忙的地方,村里的人都会去帮忙的。

办喜事,办寿宴的时候,村里人每家每户有都会去凑热闹,去吃饭,给办家送礼,一般送大米,鸡蛋,水果,蔬菜,糖等等,有什么就送什么,很有意思的。

我们村里人都尊老爱幼,和睦相处,关系都很好,如同一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