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七五折營銷事件背後的邏輯

我在網上看到很多關於恆大這次事件的文章講述,但大多都停留在現象層面的分析,沒有把各方面複雜的套路進行整理。可能也有很多人跟我一樣,理清他所有的操作後,會被他背後複雜的邏輯震驚到,拍手叫絕。

他是怎麼做出來的?這一系列的操作之間怎麼連貫在一起的?它背後的邏輯是什麼?有什麼東西可以值得借鑑?

這篇文章,為你解讀:

我分析了好長時間,包括體驗他們的產品後,我發現這裡完全可以按照超級產品的思路與方法,尤其是超級增長模塊裡的內容進行完美解讀。

恆大這次事件,首先一個最大的特質就是:夠熱——它遠超我們大多數行業和企業所做的營銷事件的熱度。

它連上了兩次熱搜,這並不是靠錢就可以砸出來的。

第一次上熱搜是做雲賣房,疫情這段時間讓大家看到了線上是一個瘋狂的機會。大家都開始拼命利用線上和朋友圈進行產品的營銷和分享,但是賣房這件事情太難了。恆大能夠突破性地在線上賣房,本身就是一件值得上頭條的事情。

疫情期間什麼都在漲價,但是地產行業的恆大卻突然之間打出75折,確實讓人挺意外的。

不過恆大幾乎每個月都在搞促銷:父親節促銷、勞動節促銷、8折、78折……這次事件確實算不上非常大的力度,它其實又是一場先提價後降價的促銷活動。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一套操作引發了大量的關注、大量的轉發,這是我們需要注意的。

這次營銷有5.5萬次微博討論、5.6億人次參與、三天賣出47540套房子,總銷售額達到580億。

我們想通過廣告和營銷的手段砸出這個效果非常難。現實情況是,很多企業花了好幾個億搞營銷,結果打了水漂。而恆大獲得了很多企業夢寐以求的結果。

透過這些現象,我們要搞清楚它背後的邏輯:整個複雜的策劃是怎麼做出來的?這一套複雜的套路背後是靠什麼串聯在一起的?假設我沒有三個億,能不能借鑑一些東西,應用在自己的產品裡、業務裡、企業裡、行業裡?

招式永遠學不完,必須掌握現象背後的邏輯與方法。

我們必須要搞清楚背後的邏輯和方法,才能變成自己的東西,才能真正跟企業結合在一起。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我這次分享的初衷。

我們需要從用戶端、員工端和戰略端這三個層面進行思考、討論。

表面看起來,恆大通過75折活動吸引大批潛在用戶,利用特價促銷活動轉化成購房用戶,這是我們常見的一種套路,但是恆大這次事件遠非這麼簡單——它從潛在用戶到購房用戶共分為了三層,層層做轉化。

第一層:把所有潛在用戶轉化為免費用戶。

企業打廣告的時候,大部分人只是看到廣告,不一定會轉化銷售,僅有很少一部分人會進入下一階段。這個比例實在太低了,企業99%的資源就是因此而浪費掉的。

有沒有可能將這些潛在用戶變成免費用戶呢?

也就是說:他沒有買房,沒有付費,但是卻可以與企業產生一種關係,不是購房關係,不是消費關係,相互之間卻能夠觸達。恆大又是通過什麼來形成呢?

在這段時間內,恆房通APP快速衝到了APP store的前2,甚至超過了支付寶。你不一定會買恆大的房,但你可以下載APP。一旦你註冊了,就成為恆大的免費用戶。這個過程中,大量的流量沒有白白浪費掉,恆大也獲得了大量的用戶信息。

第二層:把免費用戶轉化為輕付費用戶。

恆房通APP通過第一層轉化,三天時間就積累了1000萬用戶。不過想讓1000萬用戶直接買房,這不現實。這就到了第二層,把免費用戶轉化為輕付費用戶。

恆大推出5000元認購金活動,先撬動用戶的心理門檻。這5000塊錢相比起買房幾百萬幾千萬來講,真的非常少。

恆大通過這個認購金活動僅僅用了三天時間就獲得了5億的現金。雖然對於房地產公司來說是一筆很少的錢,但對於很多的企業來講,這可以幫你快速度過現金流緊張的狀態。

最近攜程也在做類似的事情:提前預購未來半年的旅遊產品,到時候可以免費退。為什麼?就是提前融資,緩解現在資金鍊緊張的問題。

當你一旦花了5000塊錢以後,再讓你花更多的錢,容易多了是吧?

第三層:把輕付費用戶轉化為高付費用戶。

到了這一層,就是要把交了認購金的這部分人促成買房交易,變成高付費用戶,恆大采取了好幾種辦法:

  • 折上折:預付5000元,如果你自己買房子還可以額外減免2萬。恆大通過不斷的給你折扣,讓你心動:過了這個村,可就不一定有這店了。
  • 階梯漲價:推出時間限制,2月75折,到了3月份變成78折。
  • 樓宇去化率:如果你選購的房源不好,比如出現朝向不太好、位置不太好、樓層不好,還可以再打一個94折,這又給了你更大的推動力。

還有最重要的就是讓你後顧無憂,可以無理由退房,讓你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如果你現在是買房剛需的狀態,你去購買的概率就大幅度上升了。

我們看到過去大量的營銷廣告,全部都是採用簡單的、直接的、粗暴的、野蠻的方式,一步到位。而恆大這次活動中整個過程的邏輯是非常嚴密的,它一步一步把潛在用戶慢慢地往目標用戶轉化。這打破了傳統方法中直接從潛在用戶向付費用戶的快速轉化的方式,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下面這張圖大家可以看到,從潛在用戶向免費用戶轉化,免費用戶向輕付費用戶轉化,最後轉化為高付費用戶,對用戶進行分級轉化。

恆大七五折營銷事件背後的邏輯

這一切的邏輯跟超級增長的理論不謀而合,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完整的一套閉環的系統。

大量的企業奉承的是:員工是員工,用戶是上帝。很多企業很願意服務用戶,會給他們很多服務,甚至於跪舔。

在現在這個時代下,我們要想盡辦法借力讓用戶參與進來,不過我們要注意參與和摻和是兩碼事。

在以往的經驗中,尤其是做營銷事件時,所有思路都是趕緊撈點銀子變現,從來沒有想過與用戶一起做事情。我們要讓用戶與企業統一戰線,讓用戶變成企業的員工,這是一個突破性的認知。這

個做法同樣分為三層,層層遞進:

第一層:拉新兼職員工

如果你註冊了恆房通的APP,每邀請一個新用戶註冊就能獲得10元的獎勵。如果你邀請的人再邀請其他人,你還可以額外獲得5元獎勵。

這個活動聽起來沒什麼成本,不用付出,就填個信息,註冊一下,就能得10塊,這多好。拉的人就越來越多,賺的越多。

當你註冊了APP,你只是他的用戶。當你替他去拉更多用戶時,你就已經轉變成為他的員工了。這麼一個小小的機制設計,就已經讓你的身份發生本質的變化。

第二層:推薦兼職員工

開始拉新之後,能不能推薦一些願意買房的人呢?

恆大隨即推出推薦有獎。任何一個人提供了買房線索且購房成功時,你可以獲得100塊錢/組的獎勵。這一層來講,已經到了用戶提供有購房意願的人的線索,這個線索價值非常大。

從2月13日開始,APP新註冊用戶就達到300萬。

房地產行業平均獲取每條線索的成本為200元,恆大此次投入所有經費才3億。不管買沒買房,已經獲得了200%的收益。

第三層:成交兼職員工

如果你直接能夠成交客戶,那麼你就變成一個售樓員的角色。恆大給你更高額的成交獎勵,成交總價1%。

從拉新到推薦,再到成交,恆大把外部員工分為三級考慮,每一個階段的轉化都能帶來新的盈利,每個層級都能實現自增長,這是經典的病毒營銷。這個過程中,通過逐級的晉升實現進一步能力的放大釋放,在員工端實現超級增長。

但是請注意: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夠很好地利用員工——這取決於你對他們的一個預判。因為他們是一個臨時工,工作很簡單,能給他們的培訓也很有限。能做的一定不是複雜性的工作,一定是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

核心任務是“更多線索”,做他們能做的事。

我們要注意怎樣才能真正把這些人的力量和時間用好,在員工端實現自增長,並且把他們的價值發揮出來。

恆大這次營銷並非只是一個市場部負責的局部工作。

它是由市場部發起,調動全公司資源完成的一次漂亮戰役。這場戰役戰略清晰,全局聯動,形成了完整的閉環。這需要非常強大的戰略規劃能力和戰略執行能力。

大量企業都能做出一份非常漂亮的規劃與機制,但是卻未必能做到質的區分。他們也從未討論過營銷能不能上升到戰略層面的問題。

尤其是在進行大規模的營銷事件推動時,必須上升到企業戰略高度,從企業高層調動各方面資源。恆大在戰略端做了哪些工作?

  • 市場端:負責廣告的投放、選擇投放渠道,安排投放時間與節奏。
  • 銷售端:線上答疑,確保營銷與各方面一致,例如75折營銷,所有樓盤價格是否已經調整。
  • 軟件端:APP確保不會崩潰,確保體驗流程的通暢。
  • 財務端:確保預算充足,結算快速進行。
  • 政策:政策的制定,做好上傳下達。

你會發現,如果有任何一個地方掉鏈子,將損失慘重。例如客服掉鏈子,多少辛辛苦苦買回來的用戶將流失掉。

恆大75折賣房事件,遠遠超越了傳統的返利或者推廣營銷事件,整個過程做得滴水不漏,堪稱經典案例。

這個事情背後的邏輯我們目前看懂了,但是它背後的方法是什麼呢?這就要回到超級產品的理論上。

超級產品是以產品為核心,形成組織的完整的閉環,戰略上調動各個部門圍繞打造超級產品為目標,全力以赴驅動全員實現用戶和產品的指數型增長,獲得高額回報的一套邏輯。

我們回到恆大事件上,在超級增長中有三個重要特徵:強粘性、高轉化和自增長。

這一切都是有法可循的,而背後是基於對用戶需求的精準洞察。在恆大事件上,用戶需求洞察就是將用戶的買房需求轉化為賺錢需求。

為什麼會有賺錢需求?

疫情下,所有人都呆在家裡,不只是老闆急,每一位員工也都在擔心自己會不會失業,會不會沒有錢賺。如果能夠多賺一點,又不用出門,又不用承擔風險,為什麼不做?

超級增長是基於用戶需求洞察實現的精準把握,而設計出來的一整套完整的閉環系統。

超級產品戰略就是以產品為支點的系統化戰略,以產品為核心驅動公司全員。

因為產品是企業存在的理由,產品也是為用戶提供價值的核心、交付物載體。我們需要以產品為核心驅動全員,圍繞產品運轉,形成一個核心的齒輪來帶動企業。

當我們講到這裡,你可能會有一個問題:恆大的產品是什麼呢?僅僅只是房子嗎?

它是一個很大的產品矩陣,囊括了公眾號、APP、售樓處。

現在下載APP已經比以前少很多了。用戶手機裡裝的APP越來越固定,下載一個APP對大部分人來說是有心理障礙和門檻。為了降低下載APP的心理門檻而流失的概率,恆大先讓用戶關注公眾號,你就成為了免費用戶。

然後再從公眾號打開一個頁面下載APP,從正常邏輯講,這不是把路徑加長了嗎?用戶不是更有可能流失嗎?

不,這是雙保險,如果你懶得下載APP,你至少還是公眾號的訂閱會員。

如果你下載了APP,即成為兩端的用戶。即便你把APP的通知關掉了,也能夠通過公眾號推送信息。

公眾號承擔了用戶沉澱的作用,APP就是重點的用戶運營,通過APP才能完成用戶的裂變,購房以及推薦房產等。

最後便是售樓處。每一個售樓處完成了最終端,讓購房這件事情成交落地。

這三個產品合在一塊,構成了整個恆大的產品矩陣。

我們來談談這件事情的應用,如果我沒有三個億的營銷費用怎麼玩?

1.用戶分級

我們的用戶並不是一類人,需要區分對待。只有對用戶進行分級,才能針對不同類型的用戶制定不同的策略滿足他們的需求,提供給他們更大的價值。

2.分別制定營銷策略

每一個用戶層級都分別有精細的設計,千萬不能一招走天下。

3.構成整體營銷戰略

制定戰略時不能各部門互相隔絕,它必須要連貫,要構成一個整體的公司戰略。

4.調動公司各部門行動

當戰略制定完成,需要由戰略下達,驅動公司的各個部門,各個部門統一調配。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我們舉一個案例:

如果你開的是一家麵包店,首先我們要做的是用戶分級,麵包店有什麼樣的用戶呢?

  • 路過(流量用戶)
  • 到店未消費(潛在用戶)
  • 一次性到店(低付費用戶)
  • 儲值會員(高付費用戶)

在制定策略前,必須認真想一下:麵包店的產品是什麼?

我們在談餐飲業、服務業時,我們的店很大概率就是我們的主產品。對於麵包店來說,麵包當然是產品,但它只是一個子產品,更重要的核心產品是這個店。

這個店怎麼去經營呢?這需要圍繞著用戶展開。

對於路過的用戶,他的需求是什麼?他沒需求。這個時候重要的事情是抓眼球、搞活動,想盡一切辦法讓他多看一眼。

對到店未消費的人,他進去轉了一圈啥也沒買,這時候應該考慮安排一個導購推薦,促進消費。如果他實在不願意買,那咋辦?

你要想盡一切辦法把他轉化為免費用戶。比如送他優惠券讓他關注你的公眾號。如果他願意的話,留手機號也是可以的。但是,這個過程一定是選擇他最舒服的方式。

對於一次性到店的人怎麼辦?你也彆著急,慢慢培養他的消費習慣,讓他充分感受你麵包的價值、這個店的價值。

請注意,不只是麵包,還有你這個店的價值。為了促進進行復購,你可能要做各種各樣的回訪,以便收集他的反饋、挖掘他的需求、瞭解他的喜好,給他提供針對性的外賣等等。

當你這些東西都做了,接下來就要想辦法把他轉化為儲值用戶。當他認可你的價值時,有什麼理由拒絕這件事情?

大部分人不願意辦卡不是因為不願意辦,而是因為感受不到你的價值。不知道為什麼要辦,因為他們沒有消費預期。

我們好好想一想你能為儲值用戶提供什麼服務?想盡一遍辦法加速消費。只有加速消費,才能把儲值變成你的收入,不然用戶儲值對你而言只是負債。只有消費了才能變成你的盈利,才能加速下一次儲值。

能不能考慮能不能像恆大一樣,把儲值用戶轉化為你的員工幫你去做推薦呢?

100%可以。想盡一切辦法讓他推薦新用戶,給他返現,增加他的儲值額度,你可以對這一層設計這樣的機制。

不放過任何一個用戶。我們放過了無數的用戶,大量的用戶資源被白白浪費掉。

我們講的這一套邏輯是拿恆大事件抽絲剝繭、去掉迷霧,最後看到的事情本質。讓我們回到自己的企業,能夠藉助成型的可以應用的理論方法,實現超級產品打造,實現超級增長,更重要的是能夠實現我們的整套戰略的制定和落地。

超級產品戰略,就是幫助企業打造超級產品的戰略落地系統。

利用這套系統,讓你可以持續優化產品,打造自己超級產品,這是我們的初衷。希望企業家們能夠跳出來刷新一下自己的認知,理解整套邏輯背後的做法,才能夠驅動你的企業發生本質改變。

希望這次分享能給你實實在在的幫助,我的分享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