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織女”兩地書的那些美好,全被我們的“宅”生活揉碎了


“牛郎織女”兩地書的那些美好,全被我們的“宅”生活揉碎了

說說我聽來的故事吧!女主是頭條上的一個好友,擅長攝影和寫一些美好的心情文字。出於一種職業興趣和愛好的習慣,一來二去在互加“關注”之後,對於她的情感生活也大致瞭解了一些。

在我的印象之中,儘管從沒有謀過面,但我仍會固執地堅信她一定是個“浪漫至死”的女生。

更形象地說,她的婚姻也算是中了" 中國愛情山“天河山的邪。

7年前,她和先生在天河山組織的一次“最愛橄欖綠”的相親會上邂逅,雖然在活動現場兩人並沒有太多的好感,誰也沒看誰。但在牛郎織女的雕像面前,他們還是第二次相遇了。用女主的話說:當時他先衝我和閨蜜燦爛一笑,一看就是那種傻傻兵蛋子的樸實樣兒,迎面走來他那筆挺的身姿當時就讓自己內心輕輕觸動了一下,或許是在活動現場,被人撮合著來相親,自己感覺怪怪的有些不自在吧!就沒有好好地打量過眼前的這個人!

更沒成想,通過那一個下午的接觸,他們竟然是從思想到性格“如此的接近”。再後來,固執地相信起來緣分,“有頭無腦“”的兵蛋子和“有心沒肺“”的即將畢業待分配的師範女生就開始戀愛了。

“牛郎織女”兩地書的那些美好,全被我們的“宅”生活揉碎了

“一處因為愛而生的山水畫卷,一處因愛而往的世外桃源。”對於他們兩個深愛旅遊的人來說,來天河山沒錯。

從漢闕、愛情廣場、天河湖、緣字牌樓到天門那邊的“海枯石不爛”,再到凌波湖、碟仙谷、牛郎織女、鵲橋、月老峰,連續六年,一年兩個假期,鑑於他們一個軍人一個教師的身份婚後一直兩地分居,可以說,是天河山成就了兩人的彼此完美。

聚散兩依依,相思情更濃。儘管,後來,他們接連有了自己的大寶和二寶,一年之前,先生從部隊轉業開了一家旅行社生意剛有起色,可掐指細數,兩人真正待在一起的時間仍然是聚少離多,相比以前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也難怪女主曾私信給我留言說:其實,一份情能將最美的相思和彼此的惦念化作“兩地書”,過習慣了也沒有什麼不好!兩口子搭伴兒過日子,有的人要的是每天不厭其煩地守著對方圖個心裡踏實,而有的人就是為了在無休止的分分合合中找到精神的慰藉。

再後來,女主也會在網絡上發表一些零散文字,多半是一些如何科學育兒、如何居家料理柴米油鹽的瑣碎事兒。有時候,連我自己都覺得奇怪甚至是為她打抱不平,這婚姻到底算什麼玩意兒呀!原來一個多麼仙兒的姑娘,現在不也一樣被煙火繚繞邋遢到“落俗”?

女主說,自己一直是一個很要強的人。事事都想“有始有終”要個不錯的開始和完美的結局。所以,雖然為了這個家,為了接送大寶上學、照看不到兩週的二寶,自己選擇放棄了找工作。她心裡也有這樣或者是那樣的委屈,就比如,時不時地聽丈夫一些不明事理的“責難”吧!說什麼要她注意形象給自己丟面兒啦,說什麼給她這麼個居家女人買那麼好的包包也派不上什麼用場,嫌棄她埋汰自己精心給她挑來的貴重化妝品,不去好好打理自己的妝容整天邋里邋遢的!而她呢,對丈夫“橫挑鼻子豎挑眼”的一通數落更是牴觸,咱吃軟不吃硬,你越讓我怎樣我越不怎樣,之所以我有今天這樣還不是完全拜你所賜!我為這個家付出多少,你又怎麼看得見?

“牛郎織女”兩地書的那些美好,全被我們的“宅”生活揉碎了

更讓人們匪夷所思的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武漢疫情,瞬間改變了人們眼裡所有的虛假的“美好”,那些過去我們習慣較起真兒來的事情,如今卻被輕易看透、看淡、虛無了許多。

這次無限期的“宅”生活,讓先生體驗得真真切切:在這個家裡,光處理大寶二寶的事情就會佔去一個人多半的精力的。比如,咱總得有人專門來盯大寶的上網課吧!小孩子本來天生好動,你讓他安安生生地坐下來對著電腦聽來時講課又何其難?每天的網課督導、作業檢查、拍照上傳,老師交代的事情總得一件件去認真執行完成好吧!再比如,這二寶的飲食起居什麼時候餵奶、什麼時候定時喝水、做遊戲看動畫片直到安頓他上床睡覺等等都得體現“有規律“吧?再比如,這每天積攢的髒衣服有人洗,菜要有人買有人來做吧?更何況疫情當前咱總得提前備好口罩、醫藥物品吧?

說來也算“”陰差陽錯“:” 年初二,女主過去給孃家送點東西,考慮到了疫情,本來打算去去就來也沒帶孩子打算住,可事兒偏不湊巧,結果遇到封村隔離卻回不來了。這樣可好,兩週下來可苦了他家先生了!過去這位被媳婦兒伺候舒服慣了的“大爺”,對家裡的情況瞭解的太少了!左一個電話又一個電話地向媳婦詢問這些柴米油鹽的“瑣碎”,真是被熬煎的夠夠的!

“牛郎織女”兩地書的那些美好,全被我們的“宅”生活揉碎了

女主說:這次“親歷”對先生觸動挺大,他學會心疼別人了,言談舉止間也改變了很多。而我,也從先生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對復工“焦灼” 中,看到了他的莫名壓力和承擔。畢竟公司剛剛起步,還得養活20多個員工吃飯呢!原本我也有錯在先,太小女人了不好,顧及事業的男人哪有那麼多閒情逸致領略的矯情?人呀,還是學著現實一些吧!接下來,我也考慮清楚了,咱看好家帶好娃再在網絡自媒體上搞點副業啥的吧!

活著就好,平安就好,能像天河山牛郎織女般那樣固守,兩兩相望一輩子就好。

“生活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說得也極是!

願每一個聽來的“疫情之下”的故事都如此真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