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立足“三變”讓“三會一課”活起來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文山州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有效開展線上線下組織生活,讓“三會一課”成為凝聚人員、助力戰“疫”的“加油站”,不斷在戰“疫”、戰“貧”等工作中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和戰鬥性。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文山州各級黨組織堅決執行黨中央、省委、州委關於疫情期間不搞聚集、減少會議等相關要求,採取人員不聚集、地點不統一、線上集合辦法,分別利用學習強國、微信公眾號、微信群、QQ群等平臺,及時傳達上級黨委、政府關於疫情防控的部署要求,以及春耕生產、脫貧攻堅等工作安排,既保證了會議的及時性和便捷性,又能減少疫情期間人員聚集的風險,以“零見面”做到“零延誤”,有效推動工作落地。

文山州:立足“三变”让“三会一课”活起来

文山市各黨支部系統梳理學習內容、科學編排學習日程,以案例、領學和研討相結合,依託各黨小組組織黨員學習,及時為黨員“充電”,切實提升特殊時期黨員應對疫情防控的綜合能力。西疇縣充分利用“釘釘”遠程視頻會議的形式上微黨課,讓黨員足不出戶就能聽到黨的聲音。馬關縣將防控知識改編成地方方言順口溜,通過“馬關先鋒”、馬關潮等微信公眾號發佈推送,把動畫式疫情防控微黨課視頻轉載至黨員微信群,線上“三會一課”取得了良好學習效果。丘北縣利用網絡平臺召開黨小組會,讓黨小組長成為領學、抗擊疫情的“急先鋒”,把“集中學習”變為“在線研討”,並組建20餘支黨員志願服務隊,積極參與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和春耕生產等工作。富寧縣推行“互聯網+三會一課”黨建工作模式,健全黨員點名報到、時間動態管理、責任落實督查機制,有效開展線上“三會一課”,確保上級精神傳達和工作部署到位。州直各機關黨組織將“學習強國”作為重要平臺,引導黨員在平臺上瀏覽疫情防控文章、觀看疫情防控相關視頻內容,積極參與答題、專題考試等線上活動,形成比學趕超的濃厚學習氛圍。截至3月11日,全州共召開在線黨員大會3200餘次,疫情防控研討2800餘次,參與學習黨員人數達11萬餘人次。

文山州各級黨組織以支部為單位,把支委會放到一線召開,通過現場走訪、現場研究、現場落實,直接找問題、當面出措施、第一時間抓推動,把支委會變成“現場辦公會”,讓工作在“疫”線安排、在“疫”線落實,廣泛組織動員廣大黨員積極投身疫情防控,提高解決問題的針對性和時效性,為疫情防控、春耕生產、復工復產提供保障。

硯山縣構建“黨支部+支委班子+黨員突擊隊”群防群治工作機制,成立黨員防控突擊隊、設立黨員防控先鋒崗,引導群眾群策群力、群防群控,構築起疫情防控的“紅色防線”。麻栗坡縣廣大黨組織把支委會開在工作一線,及時研究解決疫情防控與春耕生產、復工復產等問題,做到兩促進、兩不誤。丘北縣把支委會開到疫情防控一線,積極組織黨員志願服務隊到各健康檢測點開展疫情防控,以現場辦公處理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春耕生產存在的問題。

把“單一式”變成“套餐式”

文山州各級黨組織制定詳實組織生活方案和計劃,明確會議主題、開展方式、注意事項等,深入挖掘疫情防控、脫貧攻堅等特色亮點做法和典型事例,結合“雲嶺先鋒”手機APP、微信等網絡平臺搭建學習課堂,依靠現場黨課、音頻視聽、研討交流等形式,採取“規定動作+自選動作”“理論+業務”“日常工作安排+疫情防控部署”等方式開展組織生活,不斷增強組織生活的吸引力,進一步激發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熱情。

文山市以“大清掃大消毒”為主題,動員廣大黨員群眾人人動手,拿起工具、走上街頭,點線面結合對轄區內集貿(農貿)市場、街道、居民區等重點公共場所,以及公路沿線建築垃圾、生活垃圾等重點部位進行大清掃、大消毒,整治雜物亂堆亂放、牆面“牛皮癬”,掀起愛國衛生運動新高潮。廣南縣把“疫情防控”作為3月份主題黨日,依託“主題黨日”徵集“金點子”,採取馬上發現問題、馬上交流情況、馬上“線上”討論、馬上統一思想的方式,在人力、物力有限的情況下,激發廣大黨員內生動力,調動廣大黨員組建突擊隊、企業復工復產服務等力量,統籌推進各項工作開展。馬關縣以40餘場(次)微黨課為牽引,把疫情防控作為踐行守初心、擔使命的主戰場,以“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積極主動投身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等工作中,激發和帶動廣大黨員上下一心、攻堅克難,在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中展現擔當作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