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宇《卡西莫多》的礼物,你愿意收下吗?

听完了华晨宇的《卡西莫多的礼物》。

卡西莫多是雨果《巴黎圣母院》里的人物,丑陋却善良,同时也很孤独。这张专辑的取名和很多歌曲也都契合“孤独”这个主题,比如,《微光》《烟火里的尘埃》《我们都是孤独的》。但是有些歌也很霸气,比如《不朽》,“我是不朽,我是king,受众人膜拜”,这一点和周杰伦有点像,有点沉默,有点腼腆,但在音乐上又自信十足,霸气外露。

第一首歌叫《why no body fight》,翻译成“为何没人战斗”,当然也有人恶搞成“为何没有wifi”?整首歌就一句词,一段旋律,专辑开篇就非常有摇滚意识,号召你反抗,反抗不公平,抵抗平庸。痛仰乐队有首歌叫《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整首歌不断重复这句话,复读机也许有时候能给你坚定的力量。

说回这首歌,华晨宇想营造一种大合唱的感觉,于是请了很多音乐圈的朋友来助阵,录完以后华晨宇一听,这不是他要的感觉,没什么瑕疵,却也缺乏感动。然后就通过后援会找了一百位粉丝来录歌,你仔细听,确实会发现有的人抢拍,有的人气息不稳,有的人跑调,华晨宇说,对,就要这个感觉!因为华晨宇觉得每一种声音都是一种武器,都有它的作用,就好像朋友去ktv,有的人唱歌跑调,你笑他,这种笑不是笑话,而是朋友给你带来了乐趣。其实这是最淳朴最抓人的东西。

说起孤独,就不得不提张国荣,他给人的感觉是墙角盛开的花,孤独而骄傲。张国荣的《我》里唱,“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作词是林夕老师,华晨宇《烟火里的尘埃》里唱,“我就是我我只是我,只是一场烟火散落的尘埃”,作词也是林夕老师。这两首歌有种奇妙的联系,主题都在写孤独,作词人都是林夕,一个是“烟火”,一个是“烟火里的尘埃”,都是在天空绽放,转眼却无影无踪,而后者更是卑微得不能再卑微了,华晨宇一定很喜欢并且尊重张国荣吧。

《卡西莫多的礼物》的mv有37分钟,这大概是国内的创举吧,竟然把一首歌拍成了一个故事片!mv的结尾表明,华晨宇认为,爱比自由更重要。

专辑的最后一首歌是《枕边故事》,和第一首歌遥相呼应。第一首歌让你站起来去战斗,最后一首歌却让你安然睡下。这就像人的一天,也像人的一生,刚开始总要激情澎湃地去战斗,最后总要安然地躺下,学会自我和解。整张专辑是个完美的闭环。

最后来说说华晨宇身上的争议吧。

有人说华晨宇所有的歌都是一个套路,前面低音,后面高音,然后来段rap。除掉rap不说,一首歌一般不都是前奏,主歌,副歌,过门及结尾吗?副歌的音量比主歌的音量大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吗?这都值得黑吗?再说rap,我承认华晨宇的rap的技术也许算不上一流,但是rap的词的意义不也是很重要吗?周杰伦的rap技术不也是达不到顶级,但多少中国的rapper的启蒙老师不是周杰伦?

而且,关键是这张专辑一首rap歌曲也没有啊,你们总结出来的华晨宇的套路到底是采用哪里的素材?《枕边故事》更是连高音都没有,整首歌都在呢喃细语。

有人说,华晨宇的表演风格太夸张,更有甚者说,像羊癫疯。这种癫狂风格在国外演出很常见啊,你怕是没有见过玛丽莲曼森在舞台上当众自残吧?而且表演不就是要契合歌曲的风格吗?唱《斗牛》就穿一身红,唱《枕边故事》就穿一身睡衣,这难道不是尊重舞台尊重艺术的表现吗?同样表演癫狂的朗朗老师,怎么不见你们喷呢?

有人说,华晨宇没有才华,确实华晨宇在这张专辑里只有四首作曲。陈粒被你们称作才女,她不也是向网友征稿然后创作歌词吗?为什么你们夸陈粒有才华,到了华晨宇这里却要指责他才华不够呢?《我是唱作人》曾经邀请过华晨宇做嘉宾,华晨宇婉拒了,因为觉得自己不会作词,算不上唱作人,对自己的不足坦然承认,比歌坛一群虚伪的花瓶强太多了。

有人说,之所以讨厌华晨宇是因为讨厌华晨宇的粉丝,动不动就要和周杰伦比,动不动就是当代歌坛领路人。首先你要分辨,这些人是粉还是黑。周杰伦不论在歌曲艺术的高度上,还是传唱度,国民度,对华语乐坛的贡献上,恐怕无人出其右,有人拿华晨宇和周杰伦比,那人恐怕是华晨宇的黑粉吧。一个理智粉丝的态度是,你愿意听,咱们一起听,你不愿意听,会劝你听听看,如果你实在不愿意,那也不能按住头强听吧。

少些争执,安静听歌吧。

华晨宇《卡西莫多》的礼物,你愿意收下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