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探訪隔離醫學觀察點,這裡入住重點疫區歸來的人員

3月9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第三十七場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介紹,我市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清零”。目前,我市大部分隔離醫學觀察點已撤離,僅剩下幾家醫學觀察點,入住重點疫區歸來的人員。在這些疫情防控的前沿戰地,有怎麼樣的故事?前日,記者探訪其中一家隔離醫學觀察點,瞭解新階段下的防疫故事。

一日三餐定時供應,由工作人員送上去

記者去探訪的集中醫學觀察點,是位於市區馬鞍池路的一家酒店。據瞭解,疫情發生後,這裡接待了多批隔離觀察人員,有的是與確診患者有過密切接觸的,有的是社區送來的疑似病例。

在量好體溫,做好登記後,記者穿過大堂來到一樓的臨時辦公區域。這裡有社區工作人員和醫護人員組織的一個團隊,他們24小時駐點保證入住人員的管理和日常生活保障。

該醫學觀察點的負責人鹿城區山福鎮人大副主席黃蕾蕾介紹,3月8日,這裡迎來了第三批隔離觀察人員——來自意大利、德國等海外地區的海外回溫人員。

“有歸國華僑,也有旅行回溫的,共有21名人員,其中60歲以上的8人。”黃蕾蕾說,他們需要再這裡呆上14天,如果都沒有任何症狀,這些人員便可以解除醫學觀察。

由於正是飯點的時候,一名身穿隔離服的酒店工作人員將飯菜送上去。再由另一名防疫人員對該酒店工作人員進行消毒。


記者探訪隔離醫學觀察點,這裡入住重點疫區歸來的人員


“集中觀察人員的一日三餐,由一名工作人員每天穿隔離服,送到集中觀察人員房間門口。”社區工作人員徐眉豹說,集中醫學觀察點生活區、物資保障區和人員隔離區嚴格分離,兩名醫務人員每天穿著隔離服到房間對集中觀察人員進行體溫監測,詢問登記身體健康狀況,發現有發熱、咳嗽等症狀的,第一時間上報處置。

14天內他們與觀察人員“同吃同住”

“我們和隔離觀察人員一樣,同吃同住14天。”黃蕾蕾說,他們這批工作人員剛撤下去不久,屬於是第二次上崗。為了能夠第一時間處理緊急情況,他們每天就住在觀察點,24小時在崗。

在該隔離醫學觀察點,包括黃蕾蕾在內共有7名一線工作人員,他們要承擔整個隔離區的所有工作,包括登記接送醫學觀察對象,配送食品和生活物資,滿足醫學觀察對象的生活需求。

“每天兩次的測量體溫,是精神高度緊張的時候。”隔離點的醫生陳勝海說,疫情期間,對於給隔離觀察人員測量體溫,他已經輕車熟路了。每次穿著密不透風的隔離服,不一會汗水就會打溼全身,而且呼吸也會異常困難。

“每次一個來回,就像蒸了一次免費的桑拿。”他笑道,根據隔離人員的身體狀況,醫護人員還給他們建立健康臺賬,隨時掌握他們的健康狀況。

記者發現,這裡的一日三餐,醫護人員也和醫學觀察對象吃的一模一樣。當天送來的一份快餐是肥牛、酸菜魚和花菜。

“如果觀察對象想要點些外賣,也會盡量滿足需求幫他們送上去。”黃蕾蕾說,一般隔離觀察對象點的較多的是水果和麵食等。

聊天問家常也是一種關心

十幾天在隔離區一個人住,又有心理壓力,很多人都會出現時而焦躁、時而抑鬱的狀態,工作人員在盡力滿足大家生活需求的時候,也會盡可能地關注隔離人員的心理波動,儘量安慰隔離人員的情緒,通過多溝通,幫大家寬心。

“我最近喉嚨怎麼疼了?”“我會不會被感染了?”黃蕾蕾說,類似這樣的擔心,他們經常從被隔離觀察人員口中聽到。為此他們每天會給觀察人員打個電話,詢問一下情況。

“有時候就是簡單的聊天問問家常,也能讓他們感到有人在關心他們。”黃蕾蕾說。

記者瞭解,在此前的一次醫學隔離期間,被隔離對象中有一名小女孩過生日。與往年不一樣的是,該小女孩的生日是在“醫學觀察點”度過,身邊多了一群社區工作人員。

“我們想到的是給她過一個隔空送蛋糕的環節。”黃蕾蕾介紹,為小女孩準備好蛋糕和小禮物,並隔著手機屏幕唱起生日歌,然後再把蛋糕和禮物放到小女孩的隔離房間門口。當小女孩收到後,興奮不已。

記者瞭解,類似的溫馨感人事情還有很多,被隔離醫學觀察人員和社區工作人員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就是希望疫情能早日結束,大家都能平平安安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