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未來的最大慷慨,就是現在存年金


對未來的最大慷慨,就是現在存年金

什麼是年金保險?

通俗的說,年金就是年年領錢的保險。

我們一次性或者分期繳納保險費,從約定的時間開始,每年或者每月從保險公司領錢。

年金保險的優勢有很多,包括強制積蓄、複利增值、安全確定,長期鎖定利率等等特點。

在我們的人生當中有兩種錢是剛性支付的,一個是孩子的教育金,一個是我們的養老金 ,這是我們人生當中最重要的兩筆支出,它們會影響到我們對家人的責任和自己未來的生活品質。

如果我們需要給子女創造一個良好的教育條件,為自己準備一個高品質的退休生活,那我們就需要一份與生命等長的、源源不斷的現金流。

對未來的最大慷慨,就是現在存年金


孩子的教育金

每個父母都會對孩子的教育有所期盼,也有好多家庭都會給孩子存一筆錢作為孩子的教育金或成家買房基金,這筆錢不能被其他的事情佔用,你打算怎麼給孩子存這筆錢基金賬戶呢?存在哪?會不會因為計劃外的事情被佔用,到時候需要用的時候又沒有了?這些情況都是需要每個父母提前考慮好的問題。

年金保險可以將孩子的錢存在一個確定、健康、安全的賬戶,不需要一次性存進去一大筆錢,而是可以採取每年存一點的方式。這樣不但可以把留給孩子的專款以確定的方式存下來用來專款專用,而且在以後用到時候會是一筆很不錯的收益。

自己的養老金

對未來的最大慷慨,就是現在存年金


關於養老是我個人非常看重的部分,因為在我們年輕的時候有能力也有精力持續賺錢,當我們老了我們的體力衰退了是沒有辦法再去工作的,而我們賺錢的高峰期最多到50歲左右,也就是說我們真正能夠賺錢的時間也只有這30年左右的時間;

未來我們要用這個時候賺的錢留給自己退休以後花,那你覺得壓力大不大?有沒有想過退休以後靠什麼保證自己的老年生活?靠社保?靠儲蓄?養兒防老?還是靠房產?靠投資? 我們不妨先先來看一下政府每一次的口號:

1985年,計劃生育好,政府來養老1995年,計劃生育好,政府幫養老2005年,養老不能靠政府2012年,推遲退休好,自己來養老

從政府口號中來看,80年代的“計劃生育好,政府來養老”,到現在的“推遲退休好,自己來養老”,可以看出僅依靠社保退休金是不能支撐我們晚年生活的,如果想要保證自己晚年可以過上一個體面的生活,就需要在我們年輕的時候提前規劃好。

而中國目前存在的養老模式之一,社保養老?

這裡引入一個概念—養老替代率 ,是指勞動者退休的養老金領取水平與退休前的工資收入水平的比率,這個比值目前公認的比較合適的養老金替代率為70%-85%之間;

也就是說退休後的養老金達到退休前工資的80%以上的水平才能保證我們安逸的度過老年的生活,如果低於這個水平我們的生活質量可能就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比如說現在一月收入1萬,一下子降到4000元,那我肯定受不了。

根據中國人社保數據統計,我們城鎮職工養老金的替代率呈逐年下降的趨勢,由2000年的71.5%,到2018年下降至45.9%,而對於工資收入越高的人群社保替代率就會越低。

假設甜女士30歲年收入10萬元,社保養老金的替代率為40%,整體養老替代率需要達到80%,60歲開始退休,預期壽命為90歲,不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下,甜女想要安逸的為自己完成養老計劃需要準備多少養老金?

甜女士退後每年需要10萬80%=8萬元,社保替代率為10萬40%=4萬元,甜女士自己每年需要準備的養老金為8萬元左右,60歲退休到90歲有30年時間,共240萬元,這裡還沒有考慮未來購買力變化的問題。

我們想一下不考慮別的問題,以現在的生活水平,我們已經習慣了條件好的生活,出門刷卡,購物淘寶,出行坐飛機……,難道未來老了還可能比現在過的差嗎?有一句話叫由儉入奢容易,由奢入儉難,就是我們老了也很難再回到儉樸的生活水平裡面了。

如果我們想要自己在退休後過上體面的養老生活,就需要我們年輕時提前準備,通過其他方式來補充自己的養老,以彌補僅有社保無法解決的問題。

而作為年金保險具有專款專用、鎖定利率等屬性可以提供確定的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它會成為我們退休以後生活當中幸福源泉的一部分,也會讓我們有動力活的更長久。

明天就養老的問題我們接著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