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百家姓01:李姓帝王將相,父子巧之又巧

李姓是唐朝的國姓,也正因為唐朝的強盛,李姓因此在很長的時間裡一直是中國的第一大姓。

在唐朝的李姓皇帝之中,唐高祖李淵建立唐朝,唐太宗李世民開啟貞觀之治,唐高宗李治開創永徽之治,唐玄宗李隆基開創開元盛世,唐憲宗李純開創元和中興。他們都是唐朝乃至整個中國歷史上很有作為皇帝。


精彩百家姓01:李姓帝王將相,父子巧之又巧

李雄在十六國時期建立成漢,這是李姓在中國所建立的第一個王朝。

李暠在十六國時期建立西涼;

李克用在唐末建立唐晉;

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建立後唐;

李昪建立南唐;

李繼遷在宋代時建立西夏國,後來李元昊建立西夏王朝。

李姓還有西漢農民起義領袖李憲,在王莽新朝末年稱帝;

李軌在隋唐之際稱帝建立大涼政權;

瓦崗軍第二任領袖李密稱魏公;

江淮地區農民起義軍領袖李子通稱帝,建國號吳;

唐德宗年間,淮西節度使李希烈稱楚帝,年號武成;

宋初,四川農民起義領袖李順建立大蜀政權;

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


精彩百家姓01:李姓帝王將相,父子巧之又巧

李姓名將、名相眾多,名將有:

與白起、王翦、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的李牧;

西漢時被稱為“飛將軍”的李廣;

東漢開國功臣,雲臺二十八將排名第二的李通;

北周驃騎大將軍李賢和他的弟弟李穆、兒子李崇;

唐朝開國元勳,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排位第二的李孝恭;

唐初著名軍事家李靖和與其並稱的李勣;

唐朝中期平定安史之亂的李光弼;

北宋初年與兒子李繼隆並稱“雄將、能臣”的李處耘;

明朝開國功臣李文忠;

明朝時曾指揮過聞名世界的壬辰抗倭援朝戰爭的李如松;

在南明永曆政權堅持抗清二十餘年的李定國等。


精彩百家姓01:李姓帝王將相,父子巧之又巧

李姓名相都是歷史上的傑出人物:

法家始祖李悝幫助魏國成為戰國初期強國,他彙集當時各國法律編成的《法經》,是我國古代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法典。

中國書法鼻祖李斯為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統一貨幣、加強中央集權貢獻卓越。

著名地理學家李吉甫,輔佐唐憲宗開創元和中興,所著的《元和郡縣圖志》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地理總志。

著名文學家李德裕在唐文宗和唐武宗時兩度為相,是牛李黨爭中李黨領袖。

北宋詩人李沆,以清靜無為治國,注重吏事,有“聖相”的美譽。

明朝嘉靖年間狀元、內閣首輔李春芳,為官清廉,有“青詞宰相”之稱。

清末的李鴻章是洋務運動的主要發起者和推動者,當時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其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

在這些名相之中,李吉甫與李德裕是父子關係,兩人都是兩度出任宰相。父親李吉甫輔佐唐憲宗開創元和中興,兒子李德裕輔佐唐武宗開創會昌中興。

特別巧合的是,李吉甫五十一歲時出鎮淮南,五十四歲時被徵召回朝,再次拜相。而李德裕出鎮淮南,入朝復相的年齡與父親一模一樣。

還有一個巧合,李吉甫是趙郡即今天河北贊皇人,趙郡李氏有東南西三支宗族,這三房中各有一人被拜為宰相,南房是李藩,東房是李絳,西房則是李吉甫。三個人在各自宗族房支中都排行第三。

後世歷朝歷代對李德裕的評價很高,李商隱稱他是“萬古良相”。近代梁啟超甚至將他與管仲、商鞅、諸葛亮、王安石、張居正並列,稱他是中國六大政治家之一。

李德裕鎮守浙西時,亳州一帶傳說出產聖水,患病之人喝下這樣的聖水就能痊癒。自洛陽到江西等幾十個郡,百姓都爭相捐錢取水。消息傳來傳去,越渲染越跟真的一樣。李德裕便在大市場召集百姓,叫人用鍋裝滿聖水,並放五斤豬肉進去煮。他說:“如果真是聖水,豬肉應該不起任何變化。”不久,豬肉被煮爛。從此人心稍定,妖言也隨即平息。


精彩百家姓01:李姓帝王將相,父子巧之又巧

李鴻章出訪英國時,受到熱情款待。宴席上李鴻章用手抓雞,大家跟著學樣。從此,英國人吃雞不必拘泥於刀叉。

當時,他對天天西餐招待毫無胃口,於是讓廚師將西餐的原料和蔬菜混和在一起,燒成了一鍋大雜燴。撲鼻香味使英國官員們饞涎欲滴,忙打聽是什麼菜?李鴻章說這是雜碎,可盡情享用,結果一個個讚不絕口。如今,“李鴻章雜燴”成了徽菜的一大名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