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險vs防癌險,怎麼取捨才能不踩坑?


重疾險vs防癌險,怎麼取捨才能不踩坑?


許多夥伴總是問,怎麼重疾險跟防癌險都可以保癌症,價格相差這麼多?我是不是買防癌險就夠了,還有必要買重疾險嗎?如果都買是不是浪費錢啊?

這倆險種不是一碼事兒啊,今天就嘮嘮這個防癌險跟重疾險的事兒,內容分為以下幾部分:

防癌險和重疾險的區別?

重疾險跟防癌險都保什麼?

重疾險跟防癌險該怎麼選?

重疾險跟防癌險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先說第一部分,防癌險和重疾險的區別。

重疾險跟防癌險的區別

大家常說的防癌險

其實應該分為兩支一支是隸屬於重疾險範疇的防癌險一支是隸屬於醫療險範疇的防癌醫療險

重疾險是保障被保人發生合同約定的重大疾病情況,一次性給付保額

相應的隸屬於重疾險範疇的防癌險,就是保障合同約定的癌症,一次性給付保額

隸屬於醫療險範疇的防癌醫療險,就是在醫療險的保障範圍外,附加了癌症的額外要求,必須是發生癌症所產生的醫療費用才屬於保障範圍

下面就更詳細的給大家說明下,重疾險跟防癌險都保什麼?下文的防癌險主要講的是重疾範疇的防癌險哦

重疾險vs防癌險,怎麼取捨才能不踩坑?

~

重疾險跟防癌險都保什麼

重疾險保障範圍很廣,目前市面上所有重疾險產品保障的病種一般都在100種以上,且都包含保監會規定的25種重大疾病,這25種重疾中第一種就是惡性腫瘤(癌症),也就是說所有的重疾險都保障癌症。

防癌險是針對癌症這個病種單獨保障的一類保險,所以算是重疾險的一個分支。

因為防癌險保障範圍窄,所以它相對重疾險的健康告知也會寬鬆很多。

重疾健康告知通過不了的夥伴可以考慮下防癌險,防癌醫療也是類似的情況。

兩個險種保障方向不一樣,具體怎麼選擇,請往下看

重疾險vs防癌險,怎麼取捨才能不踩坑?

兩個險種怎麼選

重疾險

健康告知要嚴格,它主要針對的是身體條件較好,家庭或個人的經濟狀況能夠負擔重疾險保費的人群。

而防癌險健康告知相比重疾險要寬鬆很多,它主要針對的是以下幾類人群:

家庭收入不高;

50歲以上不適合或買不了重疾險的中老年人;

罹患癌症概率比較高的人群;

已有重疾險想提高癌症保障的這幾大人群。

至於咱該選重疾險還是防癌險,這個問題也很簡單,除了看預算,還得看咱自身的身體條件

如果咱預算充足身體健康

投保條件好、能順利購買重疾險,那就集中資金購買重疾險,保額越高越好,最好不要低於50萬元保額。

若咱預算不足身體狀況欠佳,購買重疾險有困難,就儘量安排防癌險覆蓋發病率最高的癌症風險。

如果想買防癌險,就拿崑崙健康的康愛保防癌險來說,30歲的人每年花3300塊錢,就可獲得50萬保額保到終身的保障,性價比也很合適。

還有用戶會糾結重疾險跟防癌險有沒有必要都買,這個問題也很簡單,可以都買

一般來說,癌症的治療費在10-30萬之間(參考下圖),後期還得花費一筆康復費用,具體花費多少還得看癌症的發病部位跟病情來看。

重疾險vs防癌險,怎麼取捨才能不踩坑?


如果預算不足,咱可以先選擇一份30萬元保額的重疾險再投保

一份20萬元保額的防癌險,基本可以滿足癌症治療期間的治療費用和恢復費用。

重疾險vs防癌險,怎麼取捨才能不踩坑?


如果

預算充足,咱可以分階段購買重疾險和防癌險。先把重疾險買上,再買防癌險作為癌症保障的補充。

最後再說說購買重疾險、防癌險的注意事項。

購買重疾險、防癌險的注意事項

投保一定得要趕早,越早買越划算,給中老年人買要注意年齡限制,避免出現保費倒掛的現象。

對於有家族病史但未發病的夥伴來說,在購買重疾險或防癌險時,一定要特別關注保障範圍,最好是選擇能全面涵蓋家族病史的產品。

另外,還要注意等待期,無論重疾險還是防癌險,都設置了等待期,等待期一般從30天至180天不等,對於投保人來說,等待期是越短越好

另外建議儘量拉長繳費期

保障期限,優先選擇有投被保人保費豁免的產品,這樣經濟壓力會小很多,且當投被保人出險時,不僅後續的保費不用再交,保障還能持續有效。

重疾險跟防癌險不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關係,而是互補的關係

至於如何取捨重疾險是首要購買的,重疾險除了保癌症外還能保像心肌梗塞、腦中風、老年痴呆等這些常見重大疾病。

防癌險專門給癌症提供保障,對於買不了重疾險或買重疾險不划算以及已經買了重疾險,還想充一份防癌險的人來說,適合安排一份性價比高的防癌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