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農業、農民叫三農,到底三者之間誰是核心?軸心應圍繞誰轉?

都勻貓頭鷹


“民以食為天”,為了“糧食”就得有人(農民)種地(農業),居家生活(農村),繁衍生息!自然而然就有了:農民、農業、農村,“三農”關係和自然組織體系。

人是一切的決定因素;“農民”顯而易見是“三農”核心!人的問題解決了,“農業”如何發展,科學種田及農業現代化就容易實現。同樣,有了農民和農業的人力和物資資源基礎,“農村”發展振興就有了保障!

“三農”軸心還是要圍繞“農民整體素質提高和人才培養培育專業化服務”,這一結構問題解決好,那麼農村振興,農業現代化和農民富裕就可能實現。

總之,農民是決定因素,農業是物化基礎,農村是安居樂業依託!“以糧為綱,全面發展”,是中國農業的壓艙石和國家戰略需要!


一觀一道


農村、農業、農民是三農,其三者之間是相互並存的,誰也離不開誰,單獨一個分出去是不可能存在的。

農村需要農民和農業來組成一個群落才能成為農村。

農業需要農民來耕種才能產生糧食作物。

農民需要在農村的環境裡有農業的刀耕火種才可稱作農民。

農村問題

農村的環境屹立在大自然的山水田園之間,有高秀挺拔的、低矮而小的山峰;有一望無際的平原,有五光十色的水系,有如萬馬奔騰的丘陵地帶,有綜橫交錯的河流,有茂密的森林,有高大的樹木,有低矮的權木,鮮花野草更是無處不有,飛禽走獸、蝦蟹魚蟲應有盡有,有農民與耕牛的犁田耙地,有成群結隊的雞鴨,有隨處可見的肥豬覓食,有看屋的家狗伏在地上,傍晚時分可見參差不齊的煙窗冒著白煙衝上雲霄,一座一座錯落有致的房子分佈於四周,豬叫聲、狗吠聲和雞啼聲不分白晝與黑夜均能聽到,犁田耙地的吆喝聲不絕於耳,這就是現實的農村現象,流傳幾千年的傳統農耕文化就在這樣的環境生存,而且一代傳一代地保留了下來。

農業問題

農業問題關係著國家的經濟命脈,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農民的衣食住行都要在農業的收入中來,所以,農業對農民十分重要。

農民是以農業經濟為支柱,如果沒有農業就難以生存,所有的經濟收入都是從農業中來。國家如果沒有農業作為經濟基礎,所有的項目都癱瘓,無法正常運作,沒有食物供應什麼也不是,所以,農業在國民經濟的基礎中所佔的比重最大。

農民問題

農民在農村和農業中的所扮演的角飾是最好不過的洽當,除了農民也就無其他人能完成農村和農業的事。農村的建設和發展需要農民去完成,不管是建房子或修道路和田間的耕作,無論是種植和養殖都是農民來完成這些工作。所以,如果沒有農民在農村紮根安營落戶,農村和農業所有的一切都是空談。

在此,傳道子認為“農業“是三農問題的核心內容,軸心就是“農民",而農民要圍繞著農村和農業而轉動才能發揮“三農問題"的優勢,沒有農民"三農問題”就不存在!


傳道子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

農業是農村的主要產業,農村生產和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式,是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農村是農業生產和農民居住生活的主要空間;農民是農業生產的主要勞動力,是農村建設的主體力量。

所以我認為農民應該處於三者之中的核心地位。

為什麼這樣說呢?一方面,國家提倡“以人為本”,那麼農村則以“農民為本”,本是什麼?是本源,是核心。另一方面,因為農民在三農當中是最活躍的要素,沒有農民的農村是荒原,沒有農民的農業是無法想象的,所以只有農民在三者當中處於主導地位。

我認為其軸心應圍繞農民轉。

因為要發展三農,應以提高農民收入、提高農民幸福指數、提高農民福祉為目標;農業則是圍繞這一目標,展開各種涉農生產經營活動,發展農業產業;在產業發展的前提下,農民的收入增長,村集體經濟才會發展,我們才有能力搞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環境建設、文化建設,來提高農民的幸福指數。

以上是我對該問題的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多提寶貴意見,謝謝大家閱讀!


壯鄉小黃99


你好,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說到三農,我想人人都很關注,農村是農業的發源地,農業是農民的經濟來源,而農民又是農業,農村的締造者,這三者之間息息相關,而想要運營好三農需要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要想致富就得先修路,所以首先要完善農村,讓農村轉型為新農村,轉型為新農村就得硬化道路,水,電,住宅,等等得到完善,為致富道路開一扇窗

第二:農村得到完善了,下面就開始讓農民轉型為新型農民、科技農民,改善農民的文化教育和科技農業知識,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和農業的生產、管理得到提高,進行技術的指導和培訓,為走向科技農業邁出第一步

第三:有了這些就可以規模化,產業化,多樣化生產農產品,提高農業的生產能力,優化了農產品,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收入,發展了新型農村

這三者都是息息相關,我想農業還是比較核心,因為農業是農民的整個經濟來源,也是致富農民的唯一產業。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壯鄉四弟


農村、農業、農民叫三農,到底三者誰是核心?軸心應圍繞誰轉?

我是你們喜愛的喜之郎,非常高興能夠回答你這個問題,如果回答的不夠全面很高興大家能提出討論,我們一起學習進步。

我們言歸正傳,農村、農業、農民三者誰是核心?我的觀點是農民是三農的核心。為什麼呢?接下來我儘可能的給大家解釋我的理論依據,請大家認真閱讀……

如果沒有農民,只有土地,沒有人耕種,它就不可能產出糧食,沒有人付出勞動去呵護幼苗成長,再肥沃的土地也長不出人們想要的糧食。我為了能簡單的說明這個問題我舉一個例子吧!

“樹苗成長”我們把農村比喻成樹苗生長的“土地”,農業比喻成

樹苗,農民就是種植樹苗的工人這個問題大家就可以明白了吧!如果沒有農民朋友“樹苗”不可能自己生長,如果樹苗自己生長也不是我們想要的“品種”啊!

軸心應該圍繞誰轉?

還是農民朋友,這是一個規律,我們清楚一個問題,那就是農民朋友為什麼從事農業生產?這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手段,他們不是有多喜歡種地,而是他們不種地也許就沒有收入,而他們產出的糧食可以供給所有人消費,這就產生了一個良性循環,農村、農業的不斷完善是為了讓農民朋友解放勞動力,讓他們也在過得收入的同時,獲得更多的樂趣罷了。

這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點理解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我的回答結束,所有其他意見我們可以討論。你們的朋友喜之郎。


喜之郎關注三農


農村農業農民稱之為三農,那麼發展三農以什麼為核心?應該是否圍著這個核心進行發展呢?

核心就是農村的經濟。這個才是核心,很多人都扯七扯八扯到其他不相關的問題上面去。

發展才是硬道理。

對於三農發展,農村的經濟發展,能夠發展起來才是最為重要的。農村經濟提升,農業有價值,農民有收入,這個才是發展的硬道理。

所以面臨農村裡面發展的問題來看,我們確實覺得三農發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導思想。只要農村裡面的經濟提高了,那麼農村農業農民三者互相都有一個提高的步伐。

所以我們覺得在農村裡面發展就是硬道理,別管太多的,其他東西幹就完了。

提高農民的經濟是最為主要的。

發展農村,發展經濟發展農業,都是為了提高農村農民的經濟發展。

只有農村裡面的農民經濟發展提高了,才會獲得推動農業的進步,農村的進步,三農的進步。

所以我們覺得農村裡面圍繞著這個核心去公平脫尖才是我們發展的最終目標。

未來的農村裡面,會有更多的農民新農民介入到農業發展裡面去建設農村。

可持續發展。

這些年我們又提出了一個要求,對於農村裡面發展不能夠盲目的想幹就幹,不能夠以破壞為發展的墊腳石。

一定要遵循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來發展農村,這樣呢,才讓農村裡面的未來更加有前景,有可視化的未來。

所以農村裡面我們覺得可持續發展才是一個硬道理,發展確實要發展,但是不能夠以破壞農村現有的美好條件來犧牲這些東西作為發展的交換。

所以我們覺得在農村裡面圍繞著整個經濟發展以及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進行三農的發展和壯大。


農人莫小道


您所寫的三農沒有排對好,所謂三農即:農業、農村、農民,農業是有產業的針對性,農村是鄉村的統稱,農民是職業的屬性,至於你問哪個重要,其實是多此一舉,沒有農民,哪裡有農村,沒有農村,哪裡有農業,換句話說,沒有農業,哪裡還有農村和農民。總之三者相輔相成,缺一都不是三農。


風月紳士


農業、農村、農民都有一個農字,都是圍繞著這個字來說事!

農業主要是指農業生產,其目的就是為了大家的口食之需!

農村是廣大農民為主體的居住場所,其中也包含了一些與之相關的鄉鎮企業和休閒農業產業。





農民,如果從現實的狀況而言,真正的農民已經有很大一部分被吸入城市及一些勞動密集型的企業,據統計,目前我國從事農業生產的主力軍為60歲以上的老人,佔農業勞動力的60%以上,農業勞動力的需求缺口仍然較大,原因是多方面的。尤其是一些居住在農村,而從事其他產業的人,一些地方農村人口中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數量大大降低。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農業企業來從事農業生產工作。



我個人也是在農村長大,非常熟悉農村的環境,但是從十年前以來,農村實際居住人口越來越少。近些年回家,幾乎看不到幾個人,所能見到的就是村口還有幾個老人在曬太陽,村裡連一聲狗叫都聽不到。即便是春節,離家近的人,回家貼個春聯,放個炮仗,立馬就回城了,農村的房子長久不住也就沒法再住了。這也反映了一個事實,農民離開農村的情況是非常的普遍,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有次遇到村裡的老人,閒聊幾句,老人說的話讓我久久不能平靜。“以前田裡面苦點糧食吃飽了就高興,後來搞日光溫室種黃瓜辣椒,掙錢蓋房子,房子家家戶戶都蓋好了,孫子又要到城市上學考大學,把家裡的房子關了,到城裡租房子陪讀,錢從哪裡來?還得打工過日子,農村的房子也是擺設了!”想想這就是現實,如果土地的收入不足以支撐一個家庭的開支,誰還會留在農村呢?那麼也只有一些無法離開的人留守農村了,其中仍然以老人居多!



這話又說回來,農民、農村、農業,要圍繞那個為中心轉呢?個人認為:

如果從整個國家的國計民生考慮,自然是要圍繞農業,要滿足大家的最基本的糧食需求,吃飽了才是最基本的,不管是自己生產還是進口!

如果從農民考慮,就是一個錢字,收入是根本,因為農民是沒有固定收入的一個群體,而我們的農民又發生了極大的分化,有從事農業的、有完全脫離農業而具有農民身份的、有亦工亦農的,而留在農村的主體大多是老弱病殘,可以說他們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農民。所以無論怎樣而言,增加就業機會,這個問題就不是問題!就現狀而言,多少農民翹首以盼盼著能早早復工,出去打工掙錢,無論出去前景如何,都比待在家裡強!這又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農村從現狀而言,只是一個載體,對一些人而言就是一個回憶,對老人而言就是活的自由的空間。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沒有農民的農村還是農村嗎?那麼老人怎麼辦?雖然不少人進入城市、企業就業,但終歸一些人為城市所淘汰,還是回到農村,那麼他們怎麼辦。所以農村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也是農村即將到來的問題!



所以三農問題,必須以滿足農民就業為首要任務,以提高農業糧食生產,降低糧食安全風險為目標。以養老保障體系建設農村。這裡面看似緊密相連,又相互獨立,每個自成一體,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當三者中的任何一個出現問題,矛盾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則必然成為其中心!


瓜農之友馬博士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農業、農村、農民三者之間,農民是核心,軸心圍繞農村來轉。

1.農民是核心,因為人是根本,農民是長期從事農業生產的人,是建設農村,發展農業的主要勞動力,只有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實現農業和農村的現代化。

2.農業是經濟基礎,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農業是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民以食為天,只有農業提供足夠的糧食,人民的生活才會安定,生產才能發展,社會才會穩定,才有能力進行新農村的建設。

3.軸心是圍繞農村來轉。發展農業,實現現代化,促進農民增收,目的是調動農民的積極性,積極投身農村的建設,最終目的是實現農村的現代化。也就是,只有農業更強,農民才能更富,農村才能更美,所以是圍繞農村來轉。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江蘇久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