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上市公司真奇葩,核心子公司學扇貝“跑”了

去年獐子島的扇貝跑路,讓人意識到了海中養殖扇貝的風險有多高。海中扇貝跑路股民還可以理解,畢竟扇貝是生活在海里面,不能派人守著,也沒有那麼大的網將整片海域給圍起來。

現在上市公司的核心子公司也學扇貝跑了,這就奇聞了,可偏偏就發生了。

上市公司文化長城向公安局報案,稱花大價錢收購的子公司北京翡翠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翡翠教育)總部已經人去樓空,也是還得從收購翡翠教育說起。

要知道文化長城2018年收購翡翠教育代價可不菲,算上各種支出,累計花費16億,其中發行股份支付8.22億,以現金方式支付7.53億。現金收購資金來源則通過定向增發募集資金7.8億來支付。

然而劇情並沒有按文化長城的預期來發展,簽訂翡翠教育收購協議時,文化長城股價正處於14~16元的高點(如下圖),資產收購期間股價反而跌跌不休, 2018年4月翡翠教育股權完成過戶時,文化長城復牌時的股價反而跌至8.46元,股價如此低迷,再以之前資產重組收購方案定價14.53元/股價格向投資者定向增發,已經無法取得投資人的認可。

這家上市公司真奇葩,核心子公司學扇貝“跑”了

在此情況下,為了提升股價,文化長城在2018年5月至6月間,共動用7800萬現金回購股票回購878萬股票,期間雖然股價回升至10元/股的高點,距定增價仍有30%的差價。股價在股份回購之後又迅速下跌至6元左右,只有當期定期股價的40%,現金募集資金也就泡湯了。

這家上市公司真奇葩,核心子公司學扇貝“跑”了

此波操作不但沒能對股價進行提升,到6月份的時候股價已經跌勢6元左右。公司不得不在2018年9月申請將募集資金方案延期。

文化長城股價如此不振,與A股整體走勢有莫大關係,2018年上證指數從3219跌至2255,沒能趕上2019年大盤的漲勢。(如下圖)。

這家上市公司真奇葩,核心子公司學扇貝“跑”了

除了宏觀形勢不好外,文化長城自身的神操作也脫不了干係,在收購翡翠教育交易期間,文化長城又策劃了另一起收購事件,以4.36億的價格收購創新諮詢持有的成功集團51%股份,收購公告披露創新諮詢在成功集團出資額為2550萬。

除了收購溢價較高外,更重要的問題是成功集團的主營是做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的。先不說本次評估增值有多高,需要問一句文化長城究竟要幹嘛,學生教育市場不夠大?還是股民的資金的資金可以隨便花。

按照協議約定,文化長城應當在翡翠教育過戶完成90天之內向原股東一次性支付7.53億的股權收購款。翡翠教育實際過戶時間為2018年3月27日,文化長城最遲應於2018年6月25日向翡翠教育原股東支付全部收購款。但因股價低迷,募集資金沒有成功,文化長城在支付1.45億股權款之後,剩餘的6.1億收購款就未再支付。

拖著鉅額的股權收購款不支付,大股東又將文化長城大量資金被挪作它用,2018年末文化長城的財務報表顯示,通過預付貨款和資金往來的方式與潮州市三家陶瓷公司支付資金5.35億。

這家上市公司真奇葩,核心子公司學扇貝“跑”了

長城文化支付的收購款大部分(1.1億)是從翡翠教育子公司借支的。上市公司種種行為引起了翡翠教育原股東的強烈不滿。上市公司與翡翠教育之前的一拍即合,最終因股權款支付糾葛而反目成仇。翡翠教育原股東不僅向提起訴訟,要求長城股份支付股權款,承擔違約金,還提出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罷免文化長城實際控制人兼董事長蔡延祥、董事吳淡珠、董秘任鋒。

股權交易糾紛導致翡翠教育不再聽從文化長城的指揮,派出的財務總監無法正常履職,甚至不配合2018年年報審計機構的工作。面對文化城的混亂管理和股權收色款欠款,翡翠教育原股東向文化長城演繹了一出人去樓空的大戲。

除了翡翠教育外,2015年收購的子公司廣東聯汛教育也失控,不再受文化長城的控制。

重大子公司接連失控,導致文化長城的股價在2019年A股行情大好的情況下,都沒能翻盤,目前股價只有3.02元,不知道作價14.93元成為文化長城的翡翠教育原股東做何感想。

假設文化長城未將大量資金用著他途,而是用於支付翡翠教育收購款,可能發生跑路的機率會少很多,自身也不會落得可能被暫停上市的境地,在A股一片大好之聲下,文化長城是不是股價也重新回升到2017年底水平呢?

這家上市公司真奇葩,核心子公司學扇貝“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