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為王的時代來臨?

歐洲央行終於喝下了自己釀的苦藥,歐洲央行宣佈維持三大利率不變,但是為了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加大量化寬鬆和流動性工具,公佈新的LTRO工具,宣佈採取措施提供即時的流動性支持,將為銀行提供暫時性的資本和業務援助。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III)措施將支持中小企業的借貸,利率低於平均再融資利率。

歐洲央行之前過度的透支了貨幣政策空間,把利率引向了零利率甚至負利率,導致現在真的需要降息的時候,幾乎沒有降息空間,只能動用量化寬鬆的政策,親自下場買入債券才能實現貨幣政策的正常,向市場注入流動性。

同時,紐約聯儲也宣佈:從2020年3月12日星期四開始,一直持續到2020年4月13日的星期一,在這段期間內,每日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的上限從原來的1500億美元至少提高到1750億,並將兩週定期回購操作上限從450億美元提高到500億美元。

還記得我們2015年股災的時候的情況嗎?

那時整個市場只有賣盤,沒有買盤,大家都不顧一切的拋售股票,整個場內流動性枯竭,只能眼睜睜著的看著指數快速下跌。

現在,歐美股市也到了流動性枯竭的時刻,需要央行向市場流入資金。但是,這能解決問題嗎?

我覺得很難。

我們看到美國股市跌幅已經超過20%,進入技術性熊市,已經觸發兩次熔斷,而且跌幅還沒有得到控制。全球不管發達國家資本市場,還是新興國家資本市場,都進入大跌的行列,連以避險著稱的比特幣,也從2月中旬的1萬美元跌到了目前的5700美元,幾乎腰斬。

我們可能已經進入明斯基時刻。

什麼是明斯基時刻?

明斯基時刻(Minsky Moment)是指美國經濟學家海曼·明斯基 (Hyman Minsky)所描述的時刻,即資產價格崩潰的時刻。明斯基觀點主要是經濟長時期穩定可能導致債務增加、槓桿比率上升,進而從內部滋生爆發金融危機和陷入漫長去槓桿化週期的風險。

經濟好的時候,投資者傾向於承擔更多風險,隨著經濟向好的時間不斷推移,投資者承受的風險水平越大,直到超過收支不平衡點而崩潰。

明斯基時刻最大的特點就是:所有資產價格都瀕臨崩潰,甚至包括一些避險類資產。

所以,我們最近可以看到,連黃金都在跌,因為人們為了獲取流動性,會拋售一切資產,包括避險資產。

流動性為王的時代來了。

在這樣變幻的時代裡,減少負債,減少不必要的支出,保持流動性,持有現金是最好的選擇。很多人認為是新冠疫情引發了資本市場動盪,其實並不是,新冠疫情只有導火索,它只不過是最後一根稻草而已。

真正的元兇,是美國歐洲日本之前無節制的寬鬆,導致我們達到了人類歷史上最高的債務水平,導致包括股票房地產的資產價格在高位。當資產價格太高產生泡沫的時候,可能任何一個不利因素就會擊破泡沫,讓資本市場崩潰。

我們終於看到了這一幕。

那麼,如何解決呢?

實際上,這樣的全球性崩盤,僅僅靠幾個國家單打獨鬥是很難解決問題的,我們需要全球的領導們,一起坐下來,用人類集體的智慧來解決。

作為普通投資者,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拿好手裡的現金,並期待金融危機不會轉變成經濟危機。


現金為王的時代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