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湯建國講“如何做貸後管理”

天騏直播間2月14日有一個課程,是湯建國老師講,題目是:“疫情下如何做好貸後管理”。課程大綱分三個層次:貸後管理的基本要求;疫情對貸後管理的影響;疫情下如何做好貸後管理。湯老師強調了貸後管理的重要性,提出“貸後管理不僅僅是技術,更多是責任心、更多是藝術”的觀點,講了貸後管理及風險化解的一些細節性操作要求。有不少乾貨,聽後深受啟發,值得細細梳理一下。

1.一定要高度重視貸後。老師一開講,就講到這樣一個常識:在股市,買得好不算好,賣得好才是好。同理,貸款放得好不算好,管得好才是好。要防止重放輕管。貸款只放得出不行,能收得回,才是硬道理。在我們的工作中,常常會發生一些認知偏差:比如,客戶經理只求把貸款辦成,對合規、風控各種抱怨告狀和打小報告;又比如,一旦貸款逾期了或形成不良了,找責任人各種找不著;再比如,客戶經理只管拿績效薪酬,對延期支付部分也各種不理解不配合,往往是不了了之。總之,利歸己、損歸公、責任軟約束,長此以往,豈能久乎?不做貸後,豈有後乎?完全可以這樣說,任何不重視貸後管理的銀行,都是正走在死亡的路上,是不可能擁有未來的銀行。

2.貸後管理的原則、依據和流程。貸後管理的原則是:動態監測;及時調整;分類準確;處置靈活。貸後管理的依據是:貸款新規;監管法規;信貸政策;客觀規律。貸後管理的流程是:確認風險;監測進展;分析評估;控制劣變。貸後管理三階段:首次貸後檢查;定期貸後檢查;重大突發事件(比如這次新冠疫情發生後,就需要及時做貸後檢查)。

3. 貸後管理不純粹是一門技術。老師講,貸後管理不是技術,我把它修正、延伸一下,不純粹是技術,或者說,貸後管理是技術,又不是技術。說它是技術,是說任何事都有一定的專業性,隔行如隔山,熟能生巧,賣油翁、神箭手、魯班,任何領域都會有一些神人,貸後管理同樣也不例外。說它不是技術,總結老師的觀點,緣由大致有二:第一,貸後管理更像是藝術,而不是技術。太教條了不行,要結合實際,要有相當的靈活性。其實說白了就是實事求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比如首次貸後、定期貸後都不能鑽牛角尖,有些按月、按一定週期分期還款的產品,還款見面就是做貸後,不需要再另作。不能搞教條主義、形式主義。內容重要,形式不重要。講貸後管理依據,可以有很多條,其中“客觀規律”這一條是兜底的,內涵豐富。這個工作深入進去了,也會其樂無窮。深入在產業裡和時代的週期裡,探研是用冰棍理論還是用根雕理論,再佈局如何行動,這無論如何是越看越像藝術。第二,做貸後最稀缺的不是技術,而是責任心。比如面對重大突發事件,要第一時間做貸後,可能沒人規定,但道路就是這樣,責任心會驅使你這樣做。這就體現的是一個責任心的問題。無數實踐也證明,做貸後管理工作,主要的不是技術因素,更多的是和責任心相聯繫。它並不難,就看你上心不上心。當然,要做到極致,還需要把責任心再延伸一下:你是否足夠的敢做敢為,不怕任何惡勢力,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你是否有足夠的堅韌進取,點滴努力,水滴石穿,不破樓蘭終不還?你是否有足夠的浩浩然正氣,不為任何拉攏誘惑所動,不信邪、不怕邪,清茶一杯掃天下?我相信,做貸後,精神更重於技術,只要行得正、功夫深,不會有啥天塌下來的難事。

4.關於疫情對貸後管理的影響。簡要概括:一是獲取企業信息不及時;二是現場檢查受限制;三是逾期貸款催收有障礙;四是企業按時還貸有困難。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情況?是源自疫情對人的影響和對事的影響。對人的影響,包括:信貸人員履職受限;企業採購銷售不暢;企業生產經營受限;等等。對事的影響,即影響企業生產經營。可從六個層次分析:從行業風險分析(除醫療及相關行業外,疫情對大多數行業的影響為負面);企業風險分析(要理性甄別,防止借疫情搭便車現象);區域風險分析;對企業經營穩定性的影響;對企業競爭力的影響;長期影響和短期影響。

5.關於特殊情形下現場檢查的一些替代措施。包括:第一,電話溝通。第二,郵件微信交流。第三,數據傳輸。第四,現場圖片視頻(聲明、確認)。第五,特事特辦(如資料接受、文件簽署、逾期處理)。第六,數據分析風險應對。老師舉了一些例子,比如籤合同,村子封了進不去,雙方走不到一起,怎麼辦?可以在村口,可以請執勤人幫著傳遞資料,這本身也是個見證簽字。如果機械地按本本走,可能很多事就無法做成。所以對各種規則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這樣才可以在複雜情況下既堅持原則精神又適度靈活變通,從而服務好客戶,同時把貸後管理做到位。

6.貸款逾期的四種情形及應對。第一種:有還款能力+有還款意願。一般而言不會發生此情況,但也有例外,比如忘記了,比如信號故障,比如資金在途,等等。對此情形,要早著手、勤提示、抓實了。第二種:有還款意願+無還款能力。對此情形,要加快落實續貸、展期等風險轉化措施。第三種:有還款能力+無還款意願。對此種老賴,要快速提起訴訟,依法清收。第四種:無還款能力+無還款意願。此種屬於老老賴,一般也只有訴訟一途。即使不能全額收回,也應當訴,應訴盡訴,這樣才能打造一個貸款必須還、不還就法庭見的良好誠信文化。對老賴要抓早、抓小,一露頭就打,防止破窗效應、羊群效應。

7.關於貸後風險轉化的四種方式(類型)。一是貸款展期,二是借新還舊,三是無還本續貸,四是貸款重組。這四種類型主要是按照六個元素區分的,這六個元素是:性質;借款主體;需要滿足的主要條件;適用的客戶類型;操作時點;五級分類要求。對這些政策必須爛熟於心,精準把握。

(1)貸款展期。性質是原貸款變更期限。借款主體是原借款人。要求經營基本正常。適用於所有借款人。在到期前操作。五級分類的要求是正常、關注。

(2)借新還舊。性質是新貸款。借款主體是原借款人。需滿足條件是:出現嚴重風險因素。適用於所有借款人。操作時點可在到期前,也可在到期後。五級分類要求至少是關注。

(3)無還本續貸。性質是新貸款。借款主體是原借款人。要求經營正常。適用範圍是小微企業。到期前操作。五級分類為正常。

(4)貸款重組。性質是原貸款變更條件。借款主體可以是新借款人。需滿足條件是:財務狀況惡化,出現重大風險。適用範圍是所有借款人。操作時點是到期後。五級分類要求是次級或者可疑。

8.對貸後管理中遇到的一些“疑難雜症”,要積極開動腦筋,創造性加以解決。比如春節前後,對貸後管理有哪些特別要求?這是一個很現實的、有價值的問題。要早了解、深瞭解,如果有異常苗頭,就要早行動、快行動,防止春節收假後找不見人的情況發生。再比如,借款人被隔離了,如何做貸後管理?這個問題很現實。是被隔離,迫不得已,為了公共安全。有些本來就想逃廢債的,更是要睡覺給了個枕頭,正好混水摸魚,藉機賴上一賴。怎麼辦?這顯然是個挑戰。另外,要樹立一個理念,就是“做貸後也是做營銷”的理念,貸後管理本質上也是個營銷問題。一方面是營銷你的想法、方案,通過你的努力,讓客戶接受你的方案、認可你的想法,把真金白銀收回來,另一方面也確實是一個新的客戶經營循環的開始,把客戶信息搞透徹了,再做貸款盡調和審查審批時,速度就會大大提高,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養兵千日,用於一時,大致就是這個道理。

(2020.3.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