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卖油翁》为何要删去最后一句?对学生有影响吗

在我们七年级上册的教材中有一篇《卖油翁》,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这篇文章富含哲理和情趣,通俗易懂,意味深长。将熟能生巧这个大道理用一个小故事来演示。

《卖油翁》的故事非常简单,讲的是有个叫陈尧咨的人,善于射箭,天下没有第二个人能和他相比,因此他也非常自傲,一个卖油的老翁却不以为然,向他展示了把油从钱孔里滴进去的绝技,没想到老翁技术这么高超。陈尧咨羞愧不已,文章主要是说明凡事只要勤于练习,就能做到极致的道理。

教科书中《卖油翁》为何要删去最后一句?对学生有影响吗


但是这篇《卖油翁》, 不是原版,它的最后一句话被删除掉了,被删除的最后一句是“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这句话意思就是:这与庖丁解牛和轮扇斫轮的故事有什么不一样吗?欧阳修的这句话,中学课本为什么没有选呢?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一共包含了两个不同的故事,这两个故事分别讲的是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

庖丁解牛讲的是:战国时期,梁惠王被一个姓丁的厨师吸引住了,他正在拿刀分解牛肉,只见他手法非常精湛,便赞叹不已。丁厨师说:“臣刚开始分解牛肉的时候,看到的是整头牛,三年之后,能够看到牛的内部筋骨,庖丁解牛讲的是什么事情,掌握一定的规律后,就可以手到擒来。

教科书中《卖油翁》为何要删去最后一句?对学生有影响吗


轮扁斫轮讲的是春秋时期,齐国有个叫轮扁的工匠,手艺精湛,擅做车轮。一日,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做车轮,轮扁上前去问齐桓公,读的什么书,齐桓公告诉他,是圣人之言。轮扁说:“圣人已经死了,你所读的书不过是圣人留下的糟粕。就像我做车轮,只有自己亲自做了,才明白其中的道总,如果凭嘴巴教是教不会的。”轮扁斫轮讲的就是什么事都要实践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光只读书,思想就会被书所禁锢。

教科书中《卖油翁》为何要删去最后一句?对学生有影响吗


如果在《卖油翁》中加上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这两个典故,就会使《卖油翁》的文章段落大意变复杂了,不太好理解,因为这三个典故都有不同的寓意。

同时轮扁斫轮这个故事也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读书无用的想法,七年级的学生,认知都还非常有限,写教材的人为了不误导学生,经过慎重考虑,从而删除了最后一句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