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會專業,如何做好職場規劃?

如今社會競爭壓力大,淘汰率高,市場上35歲之後沒有職業發展的例子比比皆是,我們不得不提前做好準備。財會,早已不在是大家眼中穩定的職業,也不再是輕鬆可顧家女性的最優選擇。

財務部門,是為公司領導者提供經營數據的重要部門,有人說過:初創企業靠銷售,發展壯大就需要財務。財務人員,是一個專業性較強的工作崗位,是專業人士,我們必須不斷的去提升自身的價值,不能使自己最終淪為一個記賬的機器,那就終將被機器人所取代。

作為一個財務專業的人,應該如何進行自己的職場規劃?從最初選擇這個專業開始,就應該對財務這個行業有一個深刻的認識,並對自己的未來做好5-10年的規劃。

首先看一下大多數公司的財務架構是什麼,有哪些崗位,瞭解了財務的基本架構,就可以有方向的制定自己的職業規劃。

財會專業,如何做好職場規劃?

財務組織架構

在進入職場之前,以及在職場中,我們就像在戰場上打鬥的戰士,戰士最不可缺少的就是適合自己的武器,畢業院校、專業證書就是財會人員必不可少的武器。在上場之前,武器在手,勝利在望。

一、充分利用有效時間考取專業證書

在校期間,充分利用有效的時間進行證書的考試,要知道畢業工作後時間會越來越少,CPA、CMA、ACCA等,除了CPA,目前較大的城市以及企業是比較認可CMA和ACCA的,當然對於學習能力比較強的,這兩個證書還是考英文版的更好,英文版的更加有含金量。目前已經取消了會計證,所以初級會計證書可以說是會計的入門證書,必須要考。雖說學歷和證書並不能代表是否真的有能力,但是沒有這兩項,你就失去了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再者,能考取名牌院校和拿下證書的人,至少表示他們有足夠的自制力和學習能力,目前企業招聘還是首先看學歷。

財務專業畢業的同學,作為應屆生,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是進會計師事務所,另一個是進企業。目前來說基本所有的本科生都會選擇讀研後再開始工作,這當然是正確的選擇,學歷永遠是你職場道路中強有力的敲門磚。等你進入職場會發現,學歷的重要性。

財會專業,如何做好職場規劃?

學習是終身的事業

二、進入職場的第一份工作

第一份工作的重要性就像大學學歷,決定了以後的發展方向,考慮好了再做選擇,可避免幾年之後再重新選擇而浪費的時間。從自我的喜好以及自身的性格能力等可以有三條選擇:

1、會計師事務所,對於出自名校,能力突出,英語較好的同學可以首選事務所,在事務所的選擇方面,最先選擇四大,沒有進去的退而求其次可以選擇國內八大會計師事務所。

四大:KPMG畢馬威、PWC普華永道、DTT德勤和E&Y安永

八大: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立信會計師事務所、中瑞嶽華會計師事務所、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大信會計師事務所、致同會計師事務所、大華會計師事務所。

個人建議,如進不去四大或者八大,就可以去選擇好的企業,四大或者八大出來的經歷,對於日後進入企業來說,是非常閃光的經歷,可直接從事財務部門較重要的崗位。

2、企業,在企業方面最好選擇外企或者目前國內比較知名的大企業,工資不要放在第一位,一定要是優先企業的規模。雖然外企這幾年逐漸沒落,但還是有不少大型外企在中國可以選擇。外企的優點是:企業文化,人員素質、工作環境幾個方面都是歷經百年的摸索得出的結果。他們非常重視人員的培養,在外企有很多學習提升的機會。10年前外企是人人嚮往的去處,工資方面有很大的優勢,現在,工資優勢早已不在,但是對於剛畢業的學生來說,外企還是值得選擇的。

國內的企業要選擇幾家龍頭企業,阿里、騰訊、華為等等,這些公司最初都是從各大外企和四大高薪吸收優秀人才,整體的公司氛圍不似傳統的民企,也是有很多學習機會,再加之近幾年這些公司的發展勢頭迅猛,機會很多。在這樣的企業,肯定會很辛苦,即使不是996的工作模式,加班也不會少,絕不比直言996的公司輕鬆多少。同時你的周圍會有很多優秀的人,與他們相處合作會面臨一定的壓力,但這些壓力和人都將有可能成為是你以後無形的財富。

3、學校或者培訓機構的老師

會計作為一個工作機會較多的職業,很多人會去選擇,也就誕生了會計培訓機構,需要豐富經驗或者能力出眾的老師,對於不想有太多複雜人際關係,不適應職場競爭的同學們來說,老師是不錯的選擇,時間靈活,按勞取酬。

4、公務員或事業單位

有仕途心或者能夠適應這些單位的工作氛圍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可以考慮。這個方面的選擇,會有一定的侷限性,不一定是要看自己的能力,需要多方面的考量。公務員的考試不比高考容易,家裡的人脈也很關鍵。畢業初始可能不在乎它,35歲之後你會羨慕這份工作。

大學的同學和公司的同事,都是你人生道路上的人脈資源,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人脈,所以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慎重,環境可塑造一個人也可毀掉一個人。

財會專業,如何做好職場規劃?

人脈的重要性

三、職場的5-10年規劃

1、選擇進入事務所的發展方向是兩個:一是在事務所長期發展,往經理、合夥人方向努力;二是兩三年之後進入企業,從事預算分析、或者財務經理的崗位。在事務所期間的工作強度很大,每天晚上10點是四大的常規下班時間,未必所有人都會考慮長期選擇,大多數的人是把四大作為鍍金階段。

2、直接選擇企業,一般先是從會計入手,會計崗位的各個方面都接觸之後,2-3年左右往總賬方向發展。總賬是財務工作中較為全面的崗位,在總賬崗位做過的同學,日後可以往財務經理方向晉升,或者可以往預算分析方向發展。預算分析對於規模較大的企業來說是很重要的崗位。從企業來說,總賬是之後的工作,預算分析是預先的工作,二者相輔相成才能使財務為公司老闆提供有效的經營數據,更好的做好經營方向。對於個人來說,預算分析更是一個財務人員專業的體現。

3、出納,是財務中較為基礎的崗位,主要是負責資金的收支,個人認為技術含量較低,如果不是特殊情況不用考慮。但是如果為了要進去你夢寐以求的企業可以先做出納,再等機會,不過這種是有一定風險的。另外也要有足夠的打拼精神,從進去的那天開始就要抓住任何機會學習,做好出納崗位的工作外也要學習會計崗位的知識,才能不會錯過機會,這也算是一種曲線救國的辦法。

4、稅務專員,稅務是與國家政策息息相關的,也是時時變化的一個領域,與財務其他崗位來說,相對獨立。從開始選擇稅務的人員來說,要做好心理準備,不斷的學習法規條款,與稅務局建立良好的關係。拿到註冊稅務師,成為稅務領域的專家。

財會專業,如何做好職場規劃?

職場需要晉升

四、職場中的不斷晉升

財務人員長期的發展方向看,可以分為兩個:

1、專業財務人員,對於不擅長領導團隊的人來說,可以往專業人士方向努力,這個需要超強的學習能力,要與時俱進,時刻關注變化,比如預算分析、稅務專員等等。

2、團隊管理者,有擅長領導才能的人,一定要好好發揮自己的優勢,無論什麼職業,發展的最終都是需要帶團隊。團隊的力量遠遠大於個人,發揮好團隊成員每一個人的才能,是一個領導人最重要的責任。

財會專業,如何做好職場規劃?

努力成為管理者

五、財務養老計劃

此處的養老並不是放棄打拼,不再向上奮鬥。而是給自己找到一個可以做到45歲以上的工作,增強自身抗風險能力。35歲的定律大家都聽了不少,面對來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壓力,我們不得不提前考慮到後面的發展。年齡的優勢不在,選擇的機會更少,所以我們更要慎重。目前來看,職場競爭壓力之大,35歲的坎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邁過去。去年下半年的各大企業裁員形勢看,每一個企業都不養“平庸之人”,如果還想在企業中養老已經不太可能了。

1、35歲之前要儘快完成晉升,提升自己的職場競爭力,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在之後的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同時還要不斷努力,繼續上升。

2、35歲之前可以幾次跳槽,多見識一些不同的公司和行業,儘量多吸取經驗。35歲之後儘量選擇在一個企業穩定下來,避免頻繁跳動,企業也是需要一定的忠誠度。在一個企業待滿10年以上的,只要不是平庸,一般企業是不會淘汰掉你的,可以選擇養老。

3、如果厭倦了職場環境,可以選擇人際關係簡單一點的工作,就是利用自己多年工作經驗和證書,做會計培訓。有資源或者資金的,可以考慮自己開班授課。不想有壓力和風險的可以選擇去培訓機構,做一名職業培訓師。這個選擇不會再受年齡的困擾,時間靈活,會是養老的放心選擇。

4、如果因為各種原因,職場發展不順,可以選擇一個小點的公司或者國企輕鬆一點,雖說工資少一點,但是貴在輕鬆,可以多照顧一下家裡,也是不錯的選擇。

5、做代理記賬,是一個純體力勞動的工作,沒有太大的技術含量。絕對不是年輕人的最優選擇,但是可以是退休之後打發時間的一個選擇。

財會專業,如何做好職場規劃?

做好中年規劃

職業發展就像一場沒有盡頭的攀巖,比賽對象可以是周圍所有的人,但最重要的對手還是自己!從踏出校門那一刻,該用什麼樣的心態步入職場,怎樣去抉擇人生的第一份工作,長期的職業目標又該怎樣一步步去實現,每一次抉擇和每一段經歷,都將沉澱為一份財富,並築成未來職場道路上的基石。

預祝每一位即將進入職場和已經在職場打拼的人都可以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