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管五年,這家醫院“脫胎換骨”

“到點上班,到點下班,中午還有兩個小時的午休。這哪兒像個醫院啊!”

2015年3月2日,為響應疏解非首都功能號召,北京兒童醫院正式託管順義婦幼保健院。時任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的耿榮,被派到北京順義婦幼保健院擔任院長助理。她格外不適應這裡的節奏。

託管五年,這家醫院“脫胎換骨”

託管順義婦幼保健院之後,耿榮和很多同事一起,開始了從二環到六環“鐘擺”生活。如今,五年過去了,順義婦幼保健院已脫胎換骨,“造血”能力不斷提升,以“北京兒童醫院順義醫院”之名,拿下了醫療、預防、保健、科研等多個領域的多項國字招牌。

一家醫院“強身健體”後,造福的是周邊百姓。

綠色通道轉診207名患兒

2016年3月7日,一名早產患兒在順義婦兒醫院出生,體重僅980克,出生不久就相繼出現極重度感染、呼吸暫停的狀況,病情時有反覆,家人揪心不已。順義婦兒的專家在和北京兒童醫院專家多次會診後,確定孩子的病情與動脈導管未閉有關,必須立即手術。在與家屬溝通後,患兒經綠色通道從順義婦兒醫院轉入北京兒童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

託管五年,這家醫院“脫胎換骨”

這是雙方實現託管後的首例雙向轉診。五年來,經綠色通道轉診到北京兒童醫院患兒207例。2017年順義婦兒醫院作為危重新生兒救治轉會診中心,截止到現在接收區域內轉診的高危新生患兒197例。通過雙向轉診,不僅及時救治了危重症患兒,也實現了雙方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

門診量從90萬人次增長至133萬人次

對標北京兒童醫院,耿榮的不適應很快就“適應”了:2017年,順義婦兒相繼推出“朝八晚四”、“小夜班”門診制度,提升服務能力,滿足患者就醫需求。以北京兒童醫院為依託,順義婦兒醫院還在順義區打造了婦幼醫聯體,與北小營、天竺、趙全營、楊鎮、空港等1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簽訂醫聯體合作協議。在此基礎上,醫聯體成員單位與周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簽訂二級醫聯體合作協議,逐步形成三級醫療、保健服務體系,惠及區域內更多患兒。

自2015年3月北京兒童醫院託管順義婦幼保健院以來,婦兒醫院年門診量從90萬人次增長至133萬人次;年住院量從1.3萬人次增長至2.2萬人次;年手術量從7000餘例增長至1.1萬餘例。

257名骨幹專家參與全方位幫扶

五年來,北京兒童醫院先後派出257名骨幹專家到順義院區參與出診、帶教查房和示教手術等全方位幫扶。其中兒科、眼科、口腔科、皮膚科、超聲科、兒保科、中醫科、精神心理科、遺傳與生殖中心及耳鼻喉等科室主任均由兒童醫院專家掛職。託管後,通過為危重、疑難患兒的診治開闢遠程會診,為特殊疾病、新生兒外科疾病轉診提供綠色通道,順義婦兒醫院新生兒科的診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託管五年,這家醫院“脫胎換骨”

每個週一的清晨,北京兒童醫院院長倪鑫都會準時出現在順義婦兒醫院,出門診、查房、手術,開院長辦公會……以耳鼻喉科專家的身份服務患兒,以總院長的身份履職託管醫院。五年來,風雨無阻。“我的初心只有一個,就是怎麼能讓老百姓看病更方便。”倪鑫說,疏解非首都功能,為北京市醫療機構解決資源緊缺與不均問題指明瞭方向、提供了思路。

北京兒童醫院地處西二環,總佔地面積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編制病床970張,2014年門診量達337萬人次,為了應對不斷增長的門診量,醫院一直竭盡全力挖掘內部潛力,但受制於醫院有限的佔地面積,進一步發展亟需向外拓展。順義區婦幼保健院作為二級甲等專科醫院、是順義區婦女、兒童保健中心,承擔轄區婦女、兒童的醫療、保健工作。早在2009年,北京兒童醫院就與順義區婦幼保健院簽署了從診療、教學、科研到文化建設的全方位合作協議。隨後,雙方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促成託管。

制度創新總能迸發出無限生機和活力。託管後,兩院共享北京兒童醫院的歷史品牌、醫療品牌、教學品牌、科研品牌、文化品牌、管理品牌;共用優質醫療資源;共用教學、科研平臺和預防保健資源;交叉進行領軍人才培養;共建重點(專)學科;共同進行藥品和高值耗材的招標;共同申報課題,通過兩院競聘的方式實現行政管理中層幹部和部分科室科主任的交互調配和聘用……這些曾繪於紙上的藍圖,正在兩家院區徐徐展開, 逐一實現。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賈曉宏 通訊員 鄧璐 方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