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廉吏系列之不朽传奇——包拯(2)

包拯除了断案明察秋毫,任职京城的时候还做了一件让百姓交口称赞的事情。

维护百姓合法利益


中国十大廉吏系列之不朽传奇——包拯(2)


仪门是官衙大门内的第二重正门,是主事官员迎送宾客的地方。仪门的两旁有一面鼓和一面锣,是用来鸣冤的,传说这正是包拯改革诉讼程序的结果。

包拯在权知开封府任上,发现百姓告状时常常遭遇敲诈勒索。掌握情况后,包拯立即做出变革。

《宋史包拯传》这样记述道:“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变革诉讼程序后免去了中间一切流程,告状之人得以直接找到法官诉说冤情,门牌司再也做不了手脚,京城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当时“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成为了京城最为流行的民间谚语。击鼓鸣冤的形式也被一代代传承下来。

此后每当政治异常黑暗,官场腐败横行时,民众无不渴望像包拯那样公正廉明,爱民如字的法官。他们通过戏曲、小说的形式,把包拯的断案故事改编演绎,从此一个被充分神话,无所不能的包青天便深入到民众的心目中。

而包拯之所以能够在百姓心中有这样的地位,正是因为他有一颗以民为本的心。不仅如此,包公廉洁思想也同时贯穿着他的一生。

公正廉洁,为民请命


中国十大廉吏系列之不朽传奇——包拯(2)


1973年4月,包拯墓在安徽合肥开始发掘。考古人员在墓葬中仅发掘出香薰、瓷碗、铜镜、铜钱、陶罐、银盒等普通生活用品,其简朴程度令人惊讶,其中一方普通的砚台引起专家格外的注意。这方砚台的发现印证了《宋史》里所记载的,“包拯任满离去时,不持一砚归”的真实事故事。

包拯的字写得很好,南宋诗人刘克庄就称包公的书法:“笔法端劲,翰墨间风流蕴藉。”书法出众之人,对于砚台自然十分喜爱。可包拯墓中发掘的砚台极为普通,而事实上包拯却曾舍弃过当时最为名贵的一种砚台——端砚。

端州就是今天的广东省肇庆市,这里的黄岗镇白石村是中国著名的端砚生产基地。端砚质地温润,纹理细密,自唐朝开始就是朝廷贡品,被文人墨客视若至宝。但是就是这种极为精美的艺术品,历史上却曾给这里的砚工带来重重苦难。

公元1040年,包拯就任端州行政长官。很快他就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端州每年出产的砚台远远超出朝廷要求上贡的数额。《宋史包拯传》记载:“此前的知州趁着进贡,大都敛取是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

在宋代端州是个偏远贫穷的地方,百姓生活异常艰辛,而砚台的取材和加工过程更是苦上加苦,现在的人很难想象那个时候砚石的采掘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采掘原料风险极高,加工过程也极为不易,即使在技术手段发达的现代社会制作一方端砚也需要花费两个多月的时间,而在遥远的宋代制作周期更要成倍的增。砚工被贪官强征额外贡品往往苦不堪言,甚至家破人亡还难以完成任务。

包拯了解实情后,心痛砚工备受剥削,痛恨贪官贪得无厌。他立即下令,从今往后每年只按朝廷贡砚数额实际征收,绝不再折腾百姓,更不允许任何人借此中饱私欲。消息传开,砚工们奔走相告,他们头顶多年的阴霾顿时消散,眼前是一片朗朗青天。

中国十大廉吏系列之不朽传奇——包拯(2)


三年执政端州,包拯为当地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即将离别之际,民众相送,万人空巷。在当地民间故事里有这样一个说法,当时砚工们为表达敬意,精制了一方砚台暗地交由书童带到包拯所乘的船上,包拯得知情况后,竟然毫不犹豫将砚台抛入江中。传说包拯掷砚的地方变成了一座小岛,小岛的面积约6平方公里,地势优越,风景秀丽,像一块浮在江上的端砚,人们给它取名砚洲岛。

包拯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在离任时不带走一方端砚的故事很快传了出去,成了朝野上下的美谈。

此篇内容考察出自于《宋史》

中国十大廉吏系列之不朽传奇——包拯(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