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哪部電影感人至深?

賈哥看電影



我很少看這一類的電影,但我看了評分還是選擇用它來打發我的時間。當我看完之後,覺得用“打發時間”這樣的言辭來形容這部電影,簡直是對它的侮辱。“這是我永遠都捨不得二倍速看的電影”,看完後我這樣來形容它。

電影講了一個窮白人託尼和富黑人鋼琴家雪利博士在去種族歧視嚴重的美國南部巡演路上發生的故事。起初託尼有種族歧視,他甚至將來家裡修水管的黑人用過的杯子都要扔掉,但迫於生計和高昂的工資接受了一份為黑人鋼琴家做司機兼保鏢的工作,而他們的行程指南就是一本綠皮書。這本書上記錄了路程中允許黑人進入的餐館,旅店,酒吧等等。這一路發生了很多事情,也出現了很多烏龍,但正是這些事情改變了託尼頑固的種族歧視,電影最終以白人一家在平安夜歡迎黑人到來這一美好的場景結束,也突出了消除種族歧視這一主題。

很心酸這是一部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看這部電影時我一會哭一會笑。電影結束後我看了很多版本的影評,並百度了這個故事方式發生的背景。瞭解過這些之後我對這部電影裡的幾處情節有了更深的感悟。

•堅守尊嚴才會贏,因為自尊總能讓你佔理



這句話是在託尼和雪利誤入一個日落後不允許黑人走動的小鎮後,被警察攔下,又因為口角之爭時,託尼動手打警察而二人被關押時博士所說的。後來因為博士給肯尼迪(司法部部長)打了電話,他們才被放出來,而這一行為令博士覺得自己丟盡了臉面,尊嚴掃地。 在白人眼中,黑人是沒有尊嚴的,他們被歧視,被欺負,被冷落。他們不能試穿喜歡的西裝,不能用白人用的廁所,不能在白人的餐廳裡吃飯,這些怒火一直在他心裡積壓著,博士的一生都在為堅守自己的尊嚴而抗爭,但勢單力薄,他無法改變現狀,只能用薄弱的力量維護住自己僅有的尊嚴。他明知這個美國南部是一個種族歧視非常嚴重的地方,他還放棄了比這次巡演高三倍工資的差事來到這,也是在用他自己的力量進行抗爭。

• 世界上有太多孤獨的人害怕先踏出第一步



在獄中,博士向託尼大吼,我忍受了這麼多年一些人對黑人的侮辱性言辭,為什麼警察說你是半個黑人你都忍受不了害得我也跟你遭殃。司法部的部長一通電話使他們得以解救,路上博士為自己打這一通電話導致顏面盡失而懊悔,託尼正為兩人得以解放而沾沾自喜。博士終於爆發,他下車對託尼大喊起來,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麼地位,臺上受白人尊重,臺下受白人歧視,甚至覺得自己不像男人。這幾句話說到了託尼心裡,他開始同情面前這個好像很風光但其實內心很孤獨的黑人博士。回到旅館後他對博士說了這句話“世界上有太多孤獨的人害怕先踏出第一步”,這句話也給後面博士推了最後一場演出,來到酒吧開了一場免費的音樂會做了鋪墊,這是他用實際行動來反抗踏出的第一步。越是孤獨,就越是要勇敢。

在解放黑人的這場偉大運動中,既有林肯,肯尼迪兄弟這樣開明的國家領導人,又有馬丁·路德·金,雪利博士這樣的平民。我們總是埋怨社會的不公平,自己的權利得不到保障。在埋怨的同時是否也要想想,自己做過什麼,自己能做什麼呢?正如劇中託尼引用的肯尼迪的一句話: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們做些什麼,而要問你們能為國家做些什麼。

恩格斯說過:有什麼樣的國民,就有什麼樣的國家。你是怎樣,你的國家就是怎樣。你做不了華盛頓,林肯,那你可以做馬丁·路德·金,如果也做不了,那你至少可以做為英雄獻上鮮花和掌聲的人。

歷史進步的潮流不可阻擋,而任何阻擋這股進步潮流的人終將會成為歷史的小丑。看完這部電影,我又重溫了馬丁·路德·金在二十萬人的集會上的著名演講《我有一個夢想》,又再一次震撼了我的心靈,最簡單的話語道出所有黑人心中的夢想。他堅持自己的信念,敢於邁出這孤獨的第一步,不吝嗇自己的勇氣。然而真正有勇氣邁出這一步的人才是解放黑人運動成功的基石。

這份勇氣,我們共勉。


lucky谷可心


我已經有幾十年沒有上電影院了。平時工作忙,空閒時間看電視劇和新聞。所以對這問題不容易回答。但我想起來了真有一本電影是很感動我的。但年輕人可能都不知道有這樣一本電影。片名是“今天我休息”,主角是戶藉警,馬天明。在某一地段戶籍警叫馬天明,他關心群眾,群眾亦關心他,所以每天都很忙。有一天是星期天,馬天明休息,但這一天他卻比平時更忙,因為這一天恰恰碰到許多要他工作的事,例如某家老奶奶煤球用完,發愁沒力氣去買。某家的老爹米桶空了,無力去買米。又有二家阿姨為了什麼事爭吵的面紅耳赤。等等。所以馬天明這個休息日,真忙,從早到晚忙了一天。他是群眾最熱愛的,工作極平常的戶籍警!


蘇州說笑老客


2010年的時候出了一部電影,這部電影讓我哭了好幾個月,每當想起電影中的情節的時候,我就會流眼淚,我本身也是一個淚點比較低的人,當時去電影院看這部劇,看的哭出聲來,那時候沒有覺得丟人,因為電影院裡很多人哭,連我身邊的男同士都問我要紙巾擦眼淚。

這部電影講的是1976年的唐山發生的地震時,是以一個母親選擇保兒子還是保女兒展開的電影,這部電影的開頭是媽媽有兩個番茄,但卻只給了弟弟吃,其實小女孩子也很想吃,能夠看的出來,母親應該是兩個孩子都愛的,但多少還是有些偏心。

那天夜裡大家正睡的香,突然地動房搖,原來是發生了地震,而後丈夫死了,房子倒塌下來時,正好壓住了兩個孩子,女兒在裡面兒子在外面,這時候有人說只能選擇救一個,並且讓母親儘快做選擇,母親哭著說兩個都是她的命,她兩個都要,女孩子虛弱的喊著媽媽媽媽,這時候媽媽喊著女孩子的名字,說對不起女兒,她要替方家留個根,說她爸爸已經沒了,方家不能沒有人了,於是媽媽選擇救女兒。

這時候女兒聽到媽媽說救弟弟,棄她的時候沒有說話,但嘴唇動了幾下,然後眼淚就往鼻子嘴巴里流,最後女孩子奇蹟般的活了,別人都以為她死了,但她卻在死人堆裡站了起來。

這時天下起了雨,女孩子穿著破破的短袖,回頭看向媽媽走的方向沒有流眼淚,眼睛裡全是絕望。再後來她被收養了,大概是因為小時候的經歷她活的很不開心,怎麼說呢,看完這部電影,我真的不知道應該怎麼表達我自己的心情,我只能感受到身為女孩子被母親放棄的絕望。

可以說如果她死了,那就是她媽媽親手殺死的,而她媽媽後來的幾十年也是很痛苦,覺得對不起女兒,最後女兒找到媽媽,媽媽跪下求女兒原諒時,那時候我在想如果是我我會不會原諒她。


大蒙在鄭州的生活


您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要說到令我感動得流淚的第一部影片,那就是《暖春》。回想起這部影片,仍讓人感到溫暖人心。

這部劇第一次觀看是在初中時學校組織全校觀看的,當時幾乎有認真看片的同學無不偷偷抹眼淚,我那時候也深受感動,淚水在漆黑的操場裡偷偷流淌,那時候害羞,不好意思讓同學看到,我估計當時很多同學也是這樣吧。😄


《暖春》這部影片,講述的是偏遠地區的一位老爺爺和小女孩小花感人至深的故事,小花本來天真爛漫,懂事可愛,但她娘在快生的時候,碰巧她爹在黑窯裡工作,因天下大雨被埋,準備生產的小花娘更加著急,後因大出血而過世,小花在毫無徵兆間成了孤兒。那時人都苦,沒人能收留小花,先是在村長家住,但村長家也不容易,村長老婆百般排斥,村長也無能為力,無法再收養她。這時候,主人公老爺爺於心不忍,把小花領回了家,但同樣的受到了老爺爺兒子兒媳的排斥,無法生育的兒媳異常敏感和不滿,強烈要求將小花送走,小花懇求老爺爺別送走,可以幹活每天吃一頓飯,老爺爺心地善良最終還是留下了小花。在往後的生活中,因不滿兒子兒媳的各種行為,老爺爺帶著小花另起爐灶生活,生活清苦而又充滿感動。


渴望母愛的小花一次次用她的純真無邪,善良懂事去觸碰老爺爺兒子兒媳冰冷的心,在一次次被小花天使般的溫暖下,兩夫妻終於留下了懺悔的淚水,接納了小花,一家人又重新一起生活。後來老爺爺的兒子也終於知道他也是撿回來的“野孩子”,平凡而偉大的老人!

影片感人至深,看過的人無不動容,鄙人文字無法描述這時間最美好的童真和親情,但這部影片帶給我的感動和教育使我受益終生。窮苦的老百姓,或許會有很多陋習,我們無法苛責在貧苦的生活中的老百姓,求全責備從來不應該成為我們的行為指南,相反,諸如老爺爺和小花的為人,充分地表現了中國人內心深處的人性的光輝,這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裡都一直絢爛無比,我強烈推薦這部影片。


如果你因生活感到迷茫和憤怒,不妨看一看這部影片,如片名般,感受春天般的溫暖。


法證先鋒


我至今為止覺得最讓我感動的電影是《念念筆記本》,這部電演我看了三遍,每次看這部電影的感受都不一樣。

電影的講述的是一個浸潤著鮮紅與純白的愛情故事,寫在一本灑滿昏黃的筆記本上,被一位老先生,一遍一遍的講述給身旁總是靜靜的聽著,好奇的追問結果的老太太。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寫著的都是都是兩人戀愛的幸福,隨著老人的娓娓道來,老太太的記憶也慢慢浮現,最後水落石出的是二位美好的愛情。

第一次被吸引去看這部電影是因為他們在深夜大街上跳舞的小片段。當時,我就被著唯美的畫面吸引了,決定一定要去看看這部電影。看完這部電影就感覺即使一路波折,可不管度過多少歲月,相愛的人們終將相遇,守護彼此,永不分離。這種彼此堅定至死不渝的愛情是多麼令人嚮往的一件事情。也不禁感嘆這就是愛情的魔力吧。

第二次看這部電影是談戀愛的時候。那時候,就覺得影響最深刻的是:能把愛情的點點滴滴都將記錄在一個小小的本子上,是一件很幸福很幸福的事情。不管日後會經歷些什麼,老了,面對夕陽,並肩坐著,相互依偎,翻看著我們倆之間點滴的回憶。我想沒有比這更幸福的事情了。

第三次看這部電影是19年跨年的時候了。那時候,是自己第一次沒有出門,在寢室跨年。這次,突然覺得愛情其實沒有那麼多借口,如果不能圓滿,只能說明愛得不夠。諾亞和艾麗他們能夠突破重重阻礙,一次又一次奮不顧身的在一起,走到了最後,這就是愛情。

最後,希望大家能像諾亞和艾麗一樣,遇見自己的愛情,抓住並守護自己的幸福。








三臺yao


2010年的時候出了一部電影,這部電影讓我哭了好幾個月,每當想起電影中的情節的時候,我就會流眼淚,我本身也是一個淚點比較低的人,當時去電影院看這部劇,看的哭出聲來,那時候沒有覺得丟人,因為電影院裡很多人哭,連我身邊的男同士都問我要紙巾擦眼淚。

這部電影講的是1976年的唐山發生的地震時,是以一個母親選擇保兒子還是保女兒展開的電影,這部電影的開頭是媽媽有兩個番茄,但卻只給了弟弟吃,其實小女孩子也很想吃,能夠看的出來,母親應該是兩個孩子都愛的,但多少還是有些偏心。

那天夜裡大家正睡的香,突然地動房搖,原來是發生了地震,而後丈夫死了,房子倒塌下來時,正好壓住了兩個孩子,女兒在裡面兒子在外面,這時候有人說只能選擇救一個,並且讓母親儘快做選擇,母親哭著說兩個都是她的命,她兩個都要,女孩子虛弱的喊著媽媽媽媽,這時候媽媽喊著女孩子的名字,說對不起女兒,她要替方家留個根,說她爸爸已經沒了,方家不能沒有人了,於是媽媽選擇救女兒。

這時候女兒聽到媽媽說救弟弟,棄她的時候沒有說話,但嘴唇動了幾下,然後眼淚就往鼻子嘴巴里流,最後女孩子奇蹟般的活了,別人都以為她死了,但她卻在死人堆裡站了起來。

這時天下起了雨,女孩子穿著破破的短袖,回頭看向媽媽走的方向沒有流眼淚,眼睛裡全是絕望。再後來她被收養了,大概是因為小時候的經歷她活的很不開心,怎麼說呢,看完這部電影,我真的不知道應該怎麼表達我自己的心情,我只能感受到身為女孩子被母親放棄的絕望。


視界之大1


《何以為家》

這個電影中的小男孩讓我看完之後久久不能平息,我為他所處的時代和環境悲哀,同樣,也為他的經歷揪心難過,甚至他最後拍身份證的時候,才為數不多的笑了出來。大的時代背景不能選擇,就像他的爸爸媽媽養活不起那麼多孩子,缺依然要生孩子,他看著妹妹被送走出嫁,再到慘死,拿起刀的那種堅韌,再到他迫於無奈講那個小孩子送人,他也體會到了為人父母的艱難,可他,依舊想要用微薄之力去反抗,去撕開那個血淋淋的傷口,甚至不惜和父母對簿公堂,這樣的勇氣,是常人遠不能及的,值得思考,值得學習。





暖了一夜人間


《忠犬八公的故事》 水來我在水中等你,火來我在灰燼中等你。

看過這部電影的人沒有不襟然淚下的。

就在我剛剛找圖的時候,眼淚又要下來了…

忠犬八公的故事由真實事件改編,原型來自於1923年在日本秋田縣出生的一條秋田犬。1925年八公的主人上野英三郎教授意外去世後,八公每天依然像往常一樣去車站等他回家,這一等就是十年。直至1935年3月8號,他們終於團圓了。

東京澀谷車站還有八公的雕塑

你知道嗎,狗狗的世界只有黑白灰三種顏色。

你知道嗎,小狗的視力極差,幾乎看不見東西。

你知道嗎,狗狗能記住熟悉的氣味,一生不忘。

你知道嗎,狗狗的壽命一般為12至15年。

你知道嗎,成年的狗狗擁有相當於四歲孩子的智商。

你知道嗎,你一生會有許多重要珍視的人,而狗狗只會有你一個。

你知道嗎,狗狗只是你生活的一部分,而你卻是它的全部。

你知道嗎,它會守護你十年,花費它生命中唯一一個十年。

你知道嗎,為再見你,它付出了孤獨的十年作為代價。

你會嗎?生而為人,我們恐怕會走更加理智、薄情的道路,就像我們的眼能辨別出近萬種的顏色一樣,註定我們的生活不會只有一點光亮。

我們的人生,幾多十年,只是無人願意讓任何一個十年荒廢於了無希望的執念上,執著竟成了人生的死路。

我不知道,生命終點的八公見到主人沒有,但我知道,靈魂會超越肉體,思念會帶領八公一路追尋,那等待的終點,其實是追尋的起點。八公的信仰,是那刻命運的相遇,是忠守一生的誓言。

命運要你走一條孤寂艱辛的道路,你仍會義無反顧的任它耗盡漫長的一生嗎?

命運要你等一個人,等一輩子,等一輩子的每一季節,等一輩子的每一天,等一輩子的每一分每一秒,你會嗎?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八公會,一定會。


向著太陽進擊


感人至深的電影有很多,但感動人的點各不一樣,有些是因為愛國情懷,有些是因為愛情,有些是因為親情。小編在這裡推薦一部韓國催淚電影《外婆的家》,它讓我想起了最疼我的外婆。


《外婆的家》,也叫做《愛·回家》,豆瓣評分9.1,超級催淚感人。影片講述的是,為了方便找工作,媽媽領著7歲的小宇來到鄉下外婆家,把他暫時留在外婆那裡,於是,外婆和小宇上演了一幕幕感人的畫面。


外婆年事已高,不能說話也不識字。而在城市裡生活慣了的小宇,剛開始很不適應這裡的鄉下生活,經常無端地流露出不滿,外婆包容了這一切。外婆看到小宇的鞋子破了,就去城裡賣南瓜想給小宇買一雙新鞋。外婆給小宇點了一份麵條,但是自己卻捨不得吃一口,只喝著白水......


電影感人至深,通過一件件生活小事,刻畫出了外婆對孫子無私的愛。從一開始外婆彎著腰出現在熒屏上的時候,小編就已經忍不住想哭,這部電影流露出的真摯感情,總會讓人想起自己的童年,感覺像是在看自己的往事,會情不自禁的想念自己的外婆。


老人家默默包容著孫子的一切,慢慢的,小宇也體會到了外婆的良苦用心。“外婆,如果你病了就發個空信,我就會知道是你,我會盡快來,好嗎?”,看到這句臺詞的時候,小編實在是忍不住眼淚了,好想念我的外婆。


她手忙腳亂地滿足你所有不懂事的要求,心甘情願把她所擁有最寶貴的東西給你,而等你開始學會擁抱他人的時候,她卻只能佝僂地站在時間的路口,目送長大的你遠去。有些人給你的,你知道你用一輩子都償還不起了。


以上純屬個人見解,大夥有更好的推薦,歡迎留言交流一下哦。


影評叫獸


2010年的時候出了一部電影,這部電影讓我哭了好幾個月,每當想起電影中的情節的時候,我就會流眼淚,我本身也是一個淚點比較低的人,當時去電影院看這部劇,看的哭出聲來,那時候沒有覺得丟人,因為電影院裡很多人哭,連我身邊的男同士都問我要紙巾擦眼淚。

這部電影講的是1976年的唐山發生的地震時,是以一個母親選擇保兒子還是保女兒展開的電影,這部電影的開頭是媽媽有兩個番茄,但卻只給了弟弟吃,其實小女孩子也很想吃,能夠看的出來,母親應該是兩個孩子都愛的,但多少還是有些偏心。

那天夜裡大家正睡的香,突然地動房搖,原來是發生了地震,而後丈夫死了,房子倒塌下來時,正好壓住了兩個孩子,女兒在裡面兒子在外面,這時候有人說只能選擇救一個,並且讓母親儘快做選擇,母親哭著說兩個都是她的命,她兩個都要,女孩子虛弱的喊著媽媽媽媽,這時候媽媽喊著女孩子的名字,說對不起女兒,她要替方家留個根,說她爸爸已經沒了,方家不能沒有人了,於是媽媽選擇救女兒。

這時候女兒聽到媽媽說救弟弟,棄她的時候沒有說話,但嘴唇動了幾下,然後眼淚就往鼻子嘴巴里流,最後女孩子奇蹟般的活了,別人都以為她死了,但她卻在死人堆裡站了起來。

這時天下起了雨,女孩子穿著破破的短袖,回頭看向媽媽走的方向沒有流眼淚,眼睛裡全是絕望。再後來她被收養了,大概是因為小時候的經歷她活的很不開心,怎麼說呢,看完這部電影,我真的不知道應該怎麼表達我自己的心情,我只能感受到身為女孩子被母親放棄的絕望。

可以說如果她死了,那就是她媽媽親手殺死的,而她媽媽後來的幾十年也是很痛苦,覺得對不起女兒,最後女兒找到媽媽,媽媽跪下求女兒原諒時,那時候我在想如果是我我會不會原諒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